不想做怨妇?试试这三个方法!

文/萧涵

不想做怨妇?试试这三个方法!

昨日,我与几个朋友相约喝下午茶,大家似乎都很自然地谈起了自己的婚姻家庭,谈着谈着就变成了“吐苦水聚会”,有抱怨老公不干家务的,有抱怨婆婆不帮忙带孩子的,有抱怨小姑子多管闲事的……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身边多了很多怨妇,似乎抱怨已经成为了她们表达的主旋律。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路易斯·特曼研究发现:“幸福的夫妻和不幸的夫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幸的夫妻更多地将伴侣形容为爱争辩的、尖刻的、爱唠叨的,也就是说,不幸的夫妻更爱抱怨。”

相比于男性,女性更爱抱怨。为什么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女性比男性更注重情感联系,更需要关注,对关系的期待值也更高。但是她们又不懂得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于是抱怨就产生了。

因为内心有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就有了负面情绪,沟通时就展示出了一种消极状态。这种消极状态又会引发大量的逆反情绪,如此周而复始,陷入恶性循环中。

美国心灵导师威尔·鲍温认为:“所有问题都是沟通问题,一味地抱怨别人只不过是在推卸责任。抱怨是腐蚀关系基础的罪魁祸首,它会扭曲、削弱,有时甚至会破坏那些对我们的幸福安宁至关重要的关系。”

其实每个女人都不想成为怨妇,只不过缺乏正确的沟通方法来让自我得到满足。所以想要拥有幸福的婚姻关系,就要学会处理抱怨,用不带有负能量的语言与伴侣沟通。

不想做怨妇?试试这三个方法!

1.不带消极感受地陈述事实

心理学家罗宾·柯瓦斯基指出:“某个具体的陈述中有无抱怨的成分,取决于说话人是否心怀不满。”抱怨的表达背后往往隐藏着不满和厌烦,会让被抱怨者感受到你在轻视他或诋毁他。

所以,当你抱怨一个人,对他进行消极描述时,只会起到反作用,让他继续那些让你厌恶的行为。比如,当你抱怨老公不关心你,他就会融入你的描述中,继续冷落你,甚至变本加厉。

陈述事实并表达自己的感受,远比抱怨有用得多。如果你听到这两句话:“你把袜子扔在地上,我看到后感觉有些烦躁。”与“你怎么总是把袜子扔在地上,烦死了!”,哪种表达让你更愿意反思自己并做出改变?毋庸置疑,是前者。因为对事实的陈述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且感受的表达是不带指责意味的;而抱怨中则承载了负能量,隐含的意义是“你怎么敢如此对我!”

当你不满别人的某些言行时,请停止抱怨,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愿望,需求得到满足的几率会大很多,不妨试试看!

不想做怨妇?试试这三个方法!

2.试着说“你可能不知道”

我们为什么喜欢抱怨?原因很简单,就跟小孩子为什么会哭一样,都是因为对某些事情不满,但是却缺乏语言技巧,只能用哭闹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不抱怨行动的倡导者威尔·鲍温给了我们很好的一个范例,他提倡的“你可能不知道”,就是一种高情商的表达方式。当你向他人表达你的需要,陈述不满时,“你可能不知道”开头的表达能让你的评价听起来不针对任何人,并且充分表达了你对事情的理解,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而非敌意。

例如,“老公,你可能不知道,每次你催促我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妈妈大声催我、骂我的情景,我就会感觉很郁闷、很焦虑,所以你可以对我耐心一些,换一种语气跟我说话吗?”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很顺耳呢?

所以,如果你正试图消除与爱人之间的隔阂,那么你一定要十分注重言语的作用和影响,试着在表达时以“你可能不知道”开头,言语中不应带有任何埋怨和愤恨。

不想做怨妇?试试这三个方法!

3.表达你需要的,而非你不需要的

当我们开始抱怨时,就会忽略对方曾吸引我们的闪光点,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缺点上面。这就使得我们常常在表达我们讨厌的、不需要的东西,以致于对方无法进入你的世界,更无从知晓你还有何种需要未得到满足。因为,抱怨是在告诉别人你不想要什么。

有些女性抱怨时,会说:“如果他爱我,就会知道我想要什么。”然而,爱情并不能让我们拥有读心术,你不说,别人又怎么知道你想要什么呢?而且,满足自己的需要是每个成年人的责任,而非爱人的义务。我们应该对自己的需求负全责,不能用爱的名义依附在别人身上来逃避自己的责任。

为自己的需求负责任,就要学会表达你需要的,而非你不需要的。当你把“别这样做”改为“请那样做”时,你会发现,这样表达会让你更容易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而且双方都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

抱怨是对现存问题的过分关注,而不是对解决方式的寻求。不管你怎么抱怨都无法得到你想要的,那何必执着于抱怨呢?

不想做怨妇?试试这三个方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