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发现多个美军二战汽油桶,内装白骨真相让人痛心

7月中旬,致力于“为战争背景下的个体生命提供人性关怀”的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在云南省施甸县太平镇寻找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时,发掘出多个二战时的美军汽油桶,而汽油桶里装的,是在滇西大反攻时阵亡于此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

滇西发现多个美军二战汽油桶,内装白骨真相让人痛心

两个汽油桶对接在一起,就是一口棺材。

位于怒江东岸的施甸县,在抗战时期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10多万名中国远征军在这里驻军,据怒江天险,与日军对峙两年之久,最终于1944年5月1日发起滇西大反攻,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以伤亡约6万人的代价,夺回被日本占领的龙陵、腾冲、芒市、畹町等地,取得滇西战场的全面胜利。

滇西发现多个美军二战汽油桶,内装白骨真相让人痛心

这个汽油桶已经裸露在外,有半截已经没有了,发掘人员在里面发现了几颗牙齿。

在怒江之巅的村子里,村民种地或修建房屋时,经常会发现白骨。

滇西发现多个美军二战汽油桶,内装白骨真相让人痛心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遗骸收敛。

施甸县太平镇,位于著名的惠通桥东侧,中国远征军在这里修建了加油站。据当地年长的老人讲,因为没有棺木,一些阵亡的官兵,就被装在汽油桶里下葬。

这些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的抗战英烈,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们的墓地未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和祭奠,而大部分阵亡士兵,至今还没有找到亲人。这些现状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痛心和愧疚,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帮助英烈寻亲,修缮英烈墓地。

根据牙齿鉴定,大部分官兵牺牲时仅仅18岁至21岁。

2017年7月7日,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联合云南省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发起“滇西远征军阵亡将士墓地普查及遗骸寻找”活动,西北大学考古专家陈靓副教授带队参与遗骸的发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对遗骸进行DNA鉴定,为这些英烈留下生命信息,方便寻亲家属进行比对。

陈靓副教授对已经发现的遗骸进行分析之后说,根据发现的牙齿判断,大部分官兵牺牲时的年龄在18岁至21岁。因为战争,他们的生命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戛然而止。

目前寻找到的遗骸,暂厝于施甸县的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司令部旧址,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尽快建设纪念陵园,让他们得到体面安葬。

滇西发现多个美军二战汽油桶,内装白骨真相让人痛心

抗战英烈遗骸被暂厝于第11集团军司令部旧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