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互金强监管下的投资人该何去何从?

有投友表示,这两年把手里的闲散资金都投到P2P了,也确实带来了不小的收益。但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严格整改互金行业,不少差一点的平台都做不下去了,小而美的平台也越来越少,是不是要换种投资方式了?

2018,互金强监管下的投资人该何去何从?

说实话这些焦虑小8也体会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进入2018年备案大年所有互金平台都在调整的背景下,投资人该何去何从。

①互金行业的阵痛

2018年互金行业受政策和整改文件的影响,近乎所有的平台都在去存量调整产品结构。

同时,还有很多平台在压缩业务,调整产品结构,甚至有的平台出现了原有产品停止售卖,清零的现象,引起了很多投资者的担忧。

2018,互金强监管下的投资人该何去何从?

这算是对全互金平台用户的无差别攻击,当然一切都是为了去风险。

我们可以理解“监管”是一颗功效强大的大力丸,药是好药,就是味儿苦,苦得让人直抽抽的那种。

我们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看看应不应该从“互金的煎熬”中抽身,小8个人认为抽不抽身,还得看各个资金渠道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收益,能不能承接住我们的资金。

下面是做的各渠道资金翻倍所需要的时间。

ps:根据72法则(72÷收益率=资金翻倍所用的年限)

1.储蓄:现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倍需用时间:72÷1.5=48年。

2.货币基金(宝宝类):按平均收益4%计算,本金翻倍需要用时间为:72÷4=18年。

3.国债:姑且按3%计算,本金翻倍需要用时间为:72÷3=24年。

4.互金:年化收益率10%左右,本金翻倍为:72÷10≈7年。

5.股票:股市不同于固定收益类投资,风险较大。长期来看,股民7赔2平1赚的格局永远不会变。

ps:银行理财产品与货币基金产品收益率相差不大。

2018,互金强监管下的投资人该何去何从?

6.楼市:

启动资金高,一般百姓无法投资。最近两年楼市价格也是有着较大波动,并且没有专业的机构帮助,楼房的变现速度是比较慢的。所以不建议大家投资。

很明显,相比于其他固定收益类投资渠道,互金行业的投资回报还是相对更高的。即使备案之后互金平台们的收益率也没太大可能低于8%。

所以,显而易见互金平台的收益率还是吊打不少传统渠道,再加上未来可以预见的监管后资产会更透明,收益更稳定,依然会是我等平民的投资首选。

② 选择无可厚非,但要安全!

如今平台大调整下,该如何判断平台是否还安全呢?

小8觉得,整体上来讲你需要时刻关注平台股东架构、高层的变动,如果一个平台你已经长期投资,你对平台是已经很了解的,并且对平台的价值观是认可的。

但平台是否初心依旧,那就要看领导人是否有变动了。与一个性本善的人共事结果不会坏到哪里去的。

下面还罗列了一些需要关注的因素,大家往下看。

1.警惕线下理财门店

早在2015年末,监管就已经禁止P2P平台开展线下理财业务,线下理财公司及有线下理财业务的P2P平台无法通过备案,这类公司涉嫌资金池,容易被经侦,风险较大。

2.有完整的信息披露

要看平台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全面,比如说借款资料,合同信息、运营数据、自身实力等等,这些信息披露得越全面,平台的透明度越高,也说明平台是真心诚意地在做事情。

要看业务交易是否足够透明一般情况下,P2P平台在能够公布的范围内,会披露包括借款人的基本信息、账户详情、项目照片、还款计划等一系列信息。

2018,互金强监管下的投资人该何去何从?

3.备案才是第一要务

4.警惕平台团队大规模换血

有很多做不下去的平台,很有可能在近期把平台出手卖给别人。

至于换了后妈还会不会像以前一样维护平台,那就不好说了……

说了这么多,

我们都希望大家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越来越安全。

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