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伊拉克都是俄羅斯的盟友,為何俄羅斯只救阿薩德卻不救薩達姆?

何子茵

眾所周知,

敘利亞、伊拉克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最好的兩個盟友。薩達姆一生不出訪,但是唯獨訪問過俄羅斯,關係確不一般。讓詫異的是這樣的關係,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後,俄羅斯沒有出手相救,而敘利亞,俄羅斯果斷出兵介入。是為什麼呢?

從歷史上看,俄羅斯一直是強硬的,在自己的利益問題上是從來不讓步的。但要清楚的是,這種“強硬”、“不讓步”不是隨口一說就行的,而要由強大國力、軍力來支撐。敘利亞、伊拉克都關係到俄羅斯的利益,出兵與否要考量自己實力和權衡利益得失。

2003年伊拉克戰爭,正是蘇聯解體不久,俄羅斯處在很艱難的時期,無論是國力、軍力都遭重創,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因此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寄於伊拉克自己。因為當時伊拉克的軍力在中東數一數二,號稱百萬大軍。俄羅斯也沒想到美國很快得手,認為很可能陷入戰爭泥潭。等美軍深陷後,再支援薩達姆打游擊戰,以拖垮美軍。但讓俄羅斯沒有預料到的是,薩達姆的百萬大軍潰不成軍,不到一個月,美軍就打到巴格達,使得俄羅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薩達姆被殺。

在敘利亞戰爭時,俄羅斯在2015年斷然出兵進入敘利亞,救援阿薩德,直到現在,又是怎麼回事呢?

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的唯一軍事基地,也是在敘利亞乃至整個中東唯一的支撐點,一旦丟失將要被趕出中東。如果說失去伊拉克,俄羅斯可以忍耐,但是失去敘利亞,是俄羅斯的底線,那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再有伊拉克戰爭,美國進攻速度極快,數月後佔領整個伊拉克全境,並抓住薩達姆,假如俄羅斯有心出兵,反應的時間太短。而敘利亞戰爭就不一樣了,敘利亞政府軍堅持了四、五年,並與反對派勢力形成膠著態勢。讓俄羅斯有充分反應時間。

更重要的是,2003年的俄羅斯與2015年的俄羅斯是不能相提並論的。2015年以後,俄羅斯重振

雄風,先後佔領南奧塞梯、阿布哈茲、克里米亞等,雖仍受制裁,但整體恢復和復甦。所以才敢出兵敘利亞,保護阿薩德。

因此,俄羅斯只能救阿薩德卻無法救薩達姆。是否出兵是要靠實力來說話!

請關注“下午歷史茶”,共同研討。


下午歷史茶

簡單到以朋友關係談救與不救,和簡單的以對抗較量角度看國際問題一樣,讓人哭笑不得。這些都是表面現象,背後的實質是利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尤其是這樣。沒有利益卻要犧牲自己的利益救朋友,這是大同世界的理想化精神。至少在現在這個滿是利益,隨時朋友可能變成敵人的世界不太現實。不顧利益得失,專門為較量而鬥氣,這種傻事也沒有人去做。如果從利益的角度看俄羅斯為何只救阿薩德不救薩達姆,就好理解。

1,俄羅斯出兵敘利亞是為了保住敘利亞的軍事基地。2017年俄羅斯宣佈撤軍前後,暴出俄敘就俄羅斯兩個軍事基地續簽74年(租期49年,到期可自動延續25年)合約的消息。2015年出兵,2017年續約,從時間上來說,意圖也很明顯。另外,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後,國際環境惡化,周邊處於美歐擠壓包圍中,急需突圍解困,轉移壓力也是一個因素。

2,普京有個夢,成為主導世界的大國。俄羅斯從蘇聯時期的世界並列第一,跌落到了世界第二的境地,普京不甘心。別的地區口頭上能插手,也多得益於繼承了蘇聯的聯合國常務理事國位置和大量核彈頭,要不然憑經濟免強跨入世界前十及糟糕的工業製造,影響力應該在三流國家之下。縱觀世界,只有中東是俄羅斯能夠插上手的地方,何不借名義上老二這個餘威擴展勢力。以中東為前哨,窺視全世界。只是不知道俄羅斯主導全球,是否會給人類帶來福音。



3,俄羅斯盟友少,維持利益少不得朋友。在爭奪利益的同時,進一步聯絡或增進感情鞏固合作,當然也在俄羅斯考慮範圍之內。俄羅斯能說的出而且比較鐵的盟友,除了獨聯體個別國家,就是中東的伊朗敘利亞。三個國家風格相同,三個領導人脾氣相近。半路地撿了個土耳其,也都差不離。有俄羅斯存在,敘利亞巴沙爾只能是個屈從的角色,有伊朗存在,也好不到那裡去,伊朗想成為什葉派的掌門人,巴沙爾也得規規聽話。當然巴沙爾也有利益需求,靠這兩位哥們維持統治。土耳其也想從中切割一塊肥肉,歐美也不會放棄這塊蛋糕,巴沙爾混到這地步,比伊拉克,利比亞慘多了。



伊拉克沒有具備俄羅斯這麼多利益需求,沙達姆比普京還獨斷霸道,一山難容二虎。美國下決心推倒薩達姆,救薩達姆如飛娥撲火。而美國在敘利亞的政策始終猶豫不定,給了俄羅斯可乘之隙。救敘利亞一保利益,二相對風險較小,事實上也是這樣。就憑軍事基地續約一點來說,即使巴沙爾將來下臺,也沒有人敢撕毀合約。一個小國家,面對俄羅斯這樣的戰鬥民族,除了認還能怎樣?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基本利益保住了,巴沙爾這個朋友,就會隨時被丟棄,這就是他被救的宿命。



吉祥如意170587193

薩達姆只能感慨生不逢時。1990年和2003年兩次伊拉克戰爭的時候,恰逢俄羅斯國力嚴重衰退的時候。1990年,蘇聯處在解體前夜,蘇東鉅變自顧不暇,哪裡有時間和精力玩國際政治?2003年,普京剛剛擔任俄羅斯總統,主要精力是處理國內的政治經濟危機,打擊舊寡頭,理順新關係,也不可能有精力顧及伊拉克的戰局。



但現在的阿薩德不同了。普京在俄羅斯國內執政接近20年,他的權力基礎牢固,國內關係已經全面理順。作為地緣戰略大師的普京,自然也希望能夠在國際舞臺上有更大的發言權。而這個時候恰逢美國的外交全面收縮,無論是奧巴馬政府還是特朗普政府。所以,在2015年的9月,普京果斷做出了出兵敘利亞的決定。3年的時間表明,普京竟成了這場敘利亞內戰的大贏家。


其實,當年薩達姆的伊拉克和蘇聯關係非常親密。薩達姆不僅從蘇聯進口大量的武器裝備,而且在資源礦產等方面給予蘇聯很多權益,薩達姆統治幾十年,唯一訪問的國家就是蘇聯,可見兩國關係之鐵。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俄羅斯對阿薩德和薩達姆的態度,不是說有什麼親疏遠近,而是時勢造就的結果。


另外,2003年伊拉克戰爭前夕,恰逢“911”結束後美俄關係改善,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有了很大改善,俄羅斯特別珍視這個來之不易的成果,不到萬不得已,普京是輕易不會主動與美國發生正面衝突的。普京沒有救薩達姆,是帶有濃厚的實用主義外交色彩。


敘利亞戰爭期間的美俄關係,卻正逢美俄關係陷入低谷了。美俄不僅在敘利亞對抗,還要在烏克蘭對抗。所以,普京出兵敘利亞,本質上不是為了救阿薩德,而同樣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依然是實用主義的外交色彩。


李明波論中東


時間不同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在2003年,當時美國實力如日中天,而俄羅斯經濟才經歷90年代休克療法的失敗,國力損傷嚴重,沒有足夠的財力來和美國抗衡。普京上臺之後一直想和美國搞好關係,爭取時間來恢復國力,因此不敢過分和美國翻臉的,在聯合國阻止不成後也就沒多少手段了。

敘利亞戰爭發生在2011年,而俄羅斯在幾年後介入戰爭,打擊IS等反政府武裝。因為此時俄羅斯經過十年發展,國力已經大大增強了。伊拉克戰爭時期俄羅斯還顧忌美國顏面,有和美國搞好關係的需要,可敘利亞戰爭之後,俄羅斯已經因為南奧塞梯、克里米亞等問題與美國撕破臉,也就沒那麼多顧慮,所以不顧美國的不高興而軍事介入敘利亞。


對象不同

伊拉克戰爭是美國直接派遣幾十萬軍隊入侵的,有人認為美國沒膽量直接攻擊俄羅斯軍隊,其實反過來也一樣,俄羅斯也沒膽量直接攻擊美國軍隊,如果軍事介入肯定要和美國直接交手,那是俄羅斯不願意的。

敘利亞戰爭中俄羅斯面對的則是IS等反政府武裝,對手實力弱,俄羅斯戰勝的把握大,因此放心大膽的進行轟炸。而且IS等武裝有恐怖主義行為,俄羅斯打擊他們道義上也不吃虧。

自助者才有別人幫助

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軍隊短期之內就垮了,俄羅斯即便想援助都不可能。敘利亞戰爭從2011年開始,俄羅斯軍事介入是2015年,阿薩德堅持了4年不垮,這給了俄羅斯一定的信心,認為敘利亞值得援助。

自助者才有別人幫助,這個規律永遠適用,中國近代抵抗外國侵略,也是這樣的軌跡,堅持時間長了,或者打了幾個勝仗,就有別的國家同情和支持,開始大量援助中國。如果自己都堅持不了,別人也很難幫助。


俄國自身利益考量

敘利亞有俄羅斯的軍事基地,其中塔爾圖斯港俄國人已經營40年了,是俄國艦隊在地中海唯一的港口,也是俄海軍在前蘇聯地區以外唯一的軍事基地,對俄國人非常重要,普京不願意輕易放棄這個基地。此外敘利亞內戰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反政府武裝是俄國的恐怖分子,從俄國境內前去參加,這引起俄國的警惕,怕敘利亞政府一旦倒了,當地就成為滋生和培養恐怖武裝的溫床,最後還是要禍害到俄羅斯境內。因此俄國也把敘利亞作為抵禦恐怖分子壯大的一個外圍屏障,不能讓他倒掉。


喜者寡言

1: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地理決定的。可以說敘利亞是俄羅斯進入中東的咽喉,打通了這個咽喉,俄羅斯就可以干涉中東事物,進而對歐洲產生影響。俄羅斯現在的經濟很大一部分靠的就是石油,掌握了敘利亞,中東各石油國做什麼都會考慮俄羅斯的利益。還有一點,進而影響以色列,畢竟大馬士革到以色列只有六十公里,不是有句話,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嘛。但如果丟掉了敘利亞,那俄羅斯就麻煩了。首先,北約對土耳其的控制就會加強,土耳其不再敢和俄羅斯眉來眼去,那麼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就只能在黑海自己玩了。這樣,北約對俄羅斯的封鎖就完成了,從此俄羅斯在歐洲、中東再也沒有發言權。俄的經濟命脈石油就會受制於人。一旦軍事、經濟全面崩潰,那俄羅斯會有再次解體的可能。

2:時間不同了。當時的俄羅斯對西方還是很有幻想的,認為可以進入歐洲樂園,整個國家是希望全盤西化的。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都是按西方專家的指導進行改革的。(從現在來看,當時的改革還是有一定的效果,但俄羅斯人太狼了,不明白雙贏這個詞,和國內有句話說:投資不過山海關有些類似。結果,大量資金和人才全跑了。)既然親西方,薩達姆又是侵略別國,俄羅斯自然不會出力去管。伊拉克的薩達姆有野心,膽子也肥,但治理國家的能力真的不行。那麼好的資源,硬是把一個國家搞得民不聊生,為什麼打科威特?窮的沒辦法了,加上對世界大勢判斷錯誤。

3世界大勢不同了。現在世界的主流是和平與發展,俄羅斯由於歐美的圍追堵截,已經被邊緣化,無論是科技經濟還是軍事都是在退化,在這樣下去,不要說一流大國,二流都危險了。如果沒有唐國的支援,前幾年經濟就奔潰了。怎麼辦?來橫的。趁自己軍事還可以時,在中東站住腳,哪裡畢竟是世界能源的庫房呀!你們想要石油,想要和平,可以呀!帶我一起玩。不帶我玩,我就掀桌子,大家都別玩。

伊拉克還是敘利亞,在大國眼裡其實就是籌碼,各位不要以為俄羅斯真的是想幫敘利亞,現在只要歐美肯接納俄羅斯,第一個打敘利亞政府軍的或許就是俄羅斯。俄羅斯這個國家為什麼沒有朋友?是有原因的,這個國家咬朋友的事還少嗎?周邊國家防俄羅斯就象防賊似的,生怕又被咬一口。


那年3282

俄羅斯一直都想阻止美國攻打伊拉克,可是2003年的俄羅斯正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國力不如現在強大,無法與美國在伊拉克打持久戰,因此俄羅斯無力拯救薩達姆政權。



1.伊拉克與俄羅斯以及前蘇聯的關係非常好,冷戰時期薩達姆允許蘇聯使用伊拉克境內的軍事設施,並且採購了大量的蘇聯軍火。蘇聯甚至還向伊拉克出口了圖-22遠程戰略轟炸機,這款轟炸機在蘇聯是用來進行核攻擊使用的。

薩達姆執政伊拉克24年來,唯一訪問的國家就是蘇聯,可見伊拉克與蘇聯和俄羅斯的關係非常好。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後,由於歐美國家長期對伊拉克進行經濟封鎖、政治孤立和軍事威懾,導致伊拉克國內經濟發展滯後。薩達姆對美國製裁伊拉克非常不滿,因此在2002年宣佈伊拉克國內出口的石油不再用美元進行結算,改用歐元對伊拉克的石油進行結算。美國害怕伊拉克這種終結石油美元的政策,在中東地區造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勢”,引發其他中東國家效仿。因此,美國決定在2003年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推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給其他中東國家來一個“下馬威”。



2.美國2003年對伊拉克發動戰爭期間,當時的俄羅斯綜合國力還沒有現在強大。俄羅斯當時的主要任務還是希望能夠發展經濟、恢復國力。而美國在2003年的國力處於鼎盛時期,這讓俄羅斯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辦法去救薩達姆。另外2003年的伊拉克擁有116萬軍隊,俄羅斯認為美國無法在短期內打敗伊拉克。俄羅斯希望讓薩達姆手裡的116萬軍隊給美國造成巨大的戰爭損失,然後俄羅斯再對薩達姆進行經濟和軍事援助,把美國拖入伊拉克的戰爭泥潭,消耗美國的國力。




杜達特洛夫斯基

同樣是盟友為何俄羅斯現在如此盡心盡力的幫助巴沙爾政權,而在15年前美軍進攻伊拉克時卻僅僅從道義上對美國進行譴責。難道俄羅斯對待“盟友”的態度也是持雙重標準?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裡面原因很多。單從美國方面看來,其當前對於巴沙爾政府的態度其實跟對薩達姆的伊拉克態度是不一樣的。當年布什政府是有意必須要拿下伊拉克,這意志是很堅決的,而對於今天的敘利亞而言其僅僅是威脅,並且設置了戰爭紅線,保持一種有限介入的態勢,顯然伊拉克的夢魘仍在發揮著作用。美國尚且此一時彼一時,俄羅斯也是這樣,那麼俄羅斯為何這麼堅決的介入敘利亞內戰,這與當年薩達姆的伊拉克有何不同之處呢?

普京與特朗普

因為當前大的國際環境和俄羅斯自身的條件已經與15年前有很大的不同。

當時俄羅斯與美國為首的西方之間的關係相處的十分融洽。美國剛剛經歷的9.11恐怖襲擊,當時俄羅斯也經歷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的恐怖襲擊,在全球反恐合作方面美國與俄羅斯有很多利益契合點。當時俄羅斯為了支持美國進攻阿富汗還默許了美軍租用烏茲別克斯坦的漢納巴德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馬薩斯兩座空軍基地。當時美軍進攻伊拉克是在2003年的3月,而導致俄羅斯和西方關係驟變的顏色革命起始點格魯吉亞“玫瑰革命”是在同年的11月,頂點烏克蘭的“橙色革命”發生在2004年。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區域一直是俄羅斯的核心利益所在,算是自己的後花園,在其沒有受到滲透威脅之前,俄羅斯是不可能因常年制裁而貧弱的伊拉克,而跟西方鬧翻的。再者當時俄羅斯自身的國力也十分有限,還沒有同美國為首的西方叫板的本錢。

薩卡什維利與尤先科

戰略價值,伊拉克遠遠沒有敘利亞和伊朗大。

敘利亞和伊朗就好像是俄羅斯立在中東地區的兩條腿一樣,一條踩在地中海沿岸,而另一條守護著俄羅斯的南大門。在當前烏克蘭危機北約東擴的大背景下,敘利亞是俄羅斯唯一能夠突破北約封鎖,將勢力深入地中海的門戶,絕對不可以放棄。相對比伊拉克戰略意義就小的多,本身出海口一場狹小,波斯灣還是一片遍佈了美國軍事基地的封閉海域,而且還沒有塔爾圖斯那樣優良的海港。還有一點,伊拉克的統治者薩達姆由於遜尼派的原因,同什葉派的伊朗和什葉派阿拉維分支的巴沙爾之間相處的並不是十分融洽,而且還與伊朗是死敵,這不利於力量的整合。所以即便是關係緊密的條件下,俄羅斯也僅僅是在外交和輿論方面給予伊拉克一些聲援而已,不可能給為保住薩達姆的寶座而兩肋插刀。

中東地區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經濟利益的原因。

我以前多次講過,俄羅斯出兵敘利亞打擊ISIS武裝,其實是為了保住國際油價。因為在美國聯合沙特做空國際油價前提下,還縱容控制大片伊拉克和敘利亞油田ISIS武裝以超低的價格無限制的通過兩國與土耳其的邊界走私石油還獲取必要的資金和武器。(埃爾多安的女婿就憑藉這個發的家)這導致國際油價暴跌至接近俄羅斯產油的成本價30美元。俄羅斯勢必做出反應,出兵打擊ISIS武裝的石油設施和運輸車隊,國際油價也就此開始穩步上升。當年美軍進攻伊拉克,原因就由於薩達姆想用歐元結算本國石油,挑戰了美國的石油美元體系,美國就藉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顛覆了薩達姆政權。除此之外,美國還藉著這場戰爭,將國際油價由站前38美元打到了150美元,早成美元的流通緊縮,不僅美元升值,整個美國都在漲價,狠狠的剪了全世界一波羊毛。油價上漲除了美國以外誰最高興,當然是俄羅斯最高興,這麼高的油價對於俄羅斯經濟的提振作用十分明顯,可謂是一朝暴富。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還可能去幫助薩達姆麼,自己偷著樂還來不及呢。

紐交易所2000-2018油價,東方財富截取

結語

國際局勢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能單單憑藉一時一事靜止的去對比,必須要考察當時的大的背景是什麼情況。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在無政府的國際社會當中,國家之間的行為往往都是以國家利益為導向的。雖然當前仍然以物質利益為主但是現在看來越發由物質利益的爭奪向價值觀念等一些務虛的方面轉化。從日趨激化的中東地區的教派衝突,西方與俄羅斯的對抗之中略見一斑,就如同今天有報道指出的那樣,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防委委員弗朗茨•克林採維奇表示:“美國已決定宣佈俄羅斯為‘邪惡帝國’。”重拾價值觀之戰,已經成為成為趨勢。


古姿

其實兩場戰爭的不同結果,歸根到底就是俄羅斯實力的一個縮影。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其實就是海灣戰爭的一次延續。海灣戰爭時,伊拉克作為蘇聯少有的鐵桿之一,很多西方國家都認為蘇聯會干預這場戰爭。但在聯合國投票時,蘇聯居然投了贊成票,在美國攻打伊拉克時居然也沒有干預。

這也是蘇聯在解體後被詬病的地方,如果當年蘇聯干預海灣戰爭,影響國際油價,可能會不解體或著推遲幾年解體。但不管怎樣,蘇聯是從內部解體的,不管外部打多少“強心針”,都無法解決蘇聯解體的命運。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正是解體後的俄羅斯經濟最困難的時候,在經濟、政治上非常需要美國等“民主”國家幫助的時候。面對混亂接近奔潰的俄羅斯經濟、面對剛剛經歷兩次車臣戰爭的俄羅斯軍隊,俄羅斯並沒有實力去幹預伊拉克戰爭。唯一能通過聯合國等外交途徑解決伊拉克問題,還被美國與英國“巧妙”的跨了過去。現在想想,當年美英聯軍執意要打伊拉克也是為了修剪俄羅斯的“枝葉”,防止其東山再起。

而2011年敘利亞內戰,俄羅斯經過普京近10的發展,尤其是國際能源價格大漲的那幾年,俄羅斯出口能源給國家掙得鉅額外匯。大量的外匯進入俄羅斯國內,也促進了俄羅斯國內經濟的發展。再加上俄羅斯大力打擊腐敗、寡頭等,淨化了俄羅斯的國內環境,使俄羅斯國內政治、經濟等都得到快速發展。這些都為俄羅斯對外干預敘利亞內戰打下了基礎。

另外,敘利亞擁有俄羅斯除原蘇聯外唯一的一個海外軍事基地。這個軍事基地不僅維持著俄羅斯對地中海的影響,也保護著俄羅斯海軍進出黑海的門戶,同樣也保護著俄羅斯與歐洲、美國進行國際貿易的海上生命線。因為俄羅斯黑海艦隊進出地中海需要這座港口,俄羅斯最重要的黑海沿岸的港口進行國際貿易更加需要這座港口,這也是俄羅斯不予餘力援助敘利亞的原因。

但是隨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裁,俄羅斯的經濟再一次受的嚴重影響。美英法對敘利亞的打擊也只能讓俄羅斯在外交層面進行譴責,不知今日的敘利亞還會重蹈昨日伊拉克的局面嗎?


昨思今明未武

伊拉克和敘利亞雖同為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盟友,但親疏遠近還是區別很大的。從歷史上看,自老阿薩德統治敘利亞後,一直都是蘇聯和俄羅斯的親密盟友。蘇聯和俄羅斯向敘利亞提供了包括軍事裝備在內的大量援助,敘利亞投桃報李,自蘇聯時期便在敘利亞塔爾圖斯港設立軍事基地,一直使用至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看一下伊拉克,薩達姆上臺以後,和蘇聯關係很一般,倒是兩伊戰爭時,反對伊朗的美國看到可以利用薩達姆打擊伊朗的宗教政權,就極力拉攏利誘,為伊拉克輸送大批先進武器,並派軍事人員指導伊拉克軍隊作戰。兩伊戰爭結束後,美國認為薩達姆已經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就一腳把他踹開,直至伊拉克戰爭後又把他送上了絞刑架。在兩伊戰爭後,伊拉克和俄羅斯的關係有了很大發展,但相比敘利亞還是遜色的多,兩國之間沒有生死攸關的交情。

海灣戰爭時,蘇聯即將解體,無暇顧及別人的事。到了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普京剛接過葉利欽的爛攤子僅三年,本身已經讓美國為首的北約欺負的沒一點辦法,即便薩達姆向俄羅斯求援,普京那時也真的愛莫能助,無法救他。敘利亞危機始於2011年,俄羅斯也是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出兵干預,所以直至2015年眼看巴沙爾政權不保,再不施救,會嚴重威脅到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巨大利益和戰略安全。雖然這時的俄羅斯讓西方搞的也是心力交瘁,但還是果斷出兵,挽救了巴沙爾。
所以,阿薩德父子為蘇聯和俄羅斯做出的貢獻很大,是鐵桿盟友,況且敘利亞的戰略位置對俄羅斯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敘利亞政權更迭,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所有利益將無法得到保證。而伊拉克的戰略位置沒有敘利亞重要,並且俄羅斯在伊拉克國內也沒用重大利益關切,這也就不難理解俄羅斯厚此薄彼的原因了。


高山流水116820061

這是因為兩國變化發展情況不同因素造成。 1.薩達姆政權原來是為對抗伊朗,得到了美歐西方的扶植,在八十年代曾發動與蘇聯支持的伊朗,長達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1980~1988)。薩達姆成為中東地區的強人,後來不服美國的指使,遂與美國交惡。蘇聯解體後,他曾一度偏向俄羅斯,成為俄羅斯的“盟友”,此時,薩達姆政權成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眼中盯”。 2.在九十年代初,薩達姆政權與科威特國家的矛盾,引發薩達姆政權出兵並想吞併科威特,從而引發海灣戰爭,以及持續十年多的經濟制裁,隨後美國以“化武”為藉口繞過聯合國安理會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 3.在海灣戰爭時期,俄羅斯正與西方國家處於“蜜月期”,且是薩達姆吞併科威特而引發,安理會才一致通過決議。伊拉克戰爭時,俄羅斯還是西方陣營,國力還弱,在安理會上投反對票,美英聯軍依然繞過聯合國侵略伊拉克。 4.敘利亞戰爭,是由美英支持的反政府武裝與政府軍進行的。在2015年政府軍危難之際,俄羅斯以反恐名義介入敘利亞戰場,並迅速扭轉形勢。美英勢力想退出敘利亞戰場,因而發動空襲敘利亞,而卻不敢襲擊有俄羅斯軍隊保護的場所。 通過對比,可以知道,敘利亞阿薩德總統,才是俄羅斯的盟友,而伊拉克薩達姆總統,只是因反美而依附俄羅斯的“投機者”,也因為俄羅斯國力所限,作出這種處理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