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370馬航空難搜救歷時4年終結束 說說飛機“黑匣子”

中新網5月29日電 綜合外媒消息,對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的搜索定於29日(今天)結束。馬來西亞承諾將公佈詳細和透明的搜尋報告。據稱:MH370黑匣子發出的信號曾被我海軍搜尋到過。


5月14號,四川航空(簡稱川航)由重慶飛往拉薩的3U8633航班,在四川空域內飛行途中時,駕駛艙右側玻璃突然破裂,萬米高空中機組人員驚險處置,終成功備降成都。涉事飛機黑匣子已送有關部門進行調查。

5月18日中午,古巴航空公司飛往東部奧爾金市的波音737客機在哈瓦那何塞·馬蒂國際機場起飛後不久墜毀,包括6名機組人員在內的111人遇難。上週消息,古巴已找到墜毀波音737客機的第二隻黑匣子。

MH370馬航空難搜救歷時4年終結束 說說飛機“黑匣子”

那麼,什麼是黑匣子,黑匣子能起到什麼作用?

簡單來說,飛機上的“黑匣子”是“飛行數據記錄儀(FDR)”的俗稱。它是一種將飛機飛行的情況儲存下來的儀器。需要時把所記錄的內容解碼,供飛行實驗、事故分析之用。

黑匣子的發展歷程

1908年,美國發生了第一起軍用飛機事故。此後,隨著飛行事故不斷髮生,需要有一種追憶事故發生過程原因的儀器。二戰期間,飛行記錄裝備儀器在軍用飛機上應用,後來又用到民航飛機上。

1954年,當時飛機內所有的電子儀器都是放置在大小、形狀都統一的黑色方盒裡,因此得名“黑匣子”。

1958年一位墨爾本工程師發明了真正意義山的“黑匣子”。

一般來說,民航客機上會同時安裝一個記錄數據、一個記錄語音的兩個黑匣子,分別是飛行數據記錄系統(FDR)和座艙音頻記錄系統(CVR),主要是由採集器和記錄器組成。而現代飛機上安裝的“黑匣子”都不再是黑色的,而是鮮亮醒目的橙色。而在空難中,因起火導致飛機各部件燃燒,“黑匣子”最後可能還會變成真的“黑匣子”。

MH370馬航空難搜救歷時4年終結束 說說飛機“黑匣子”

黑匣子

黑匣子作為一種事關飛行安全的重要航空電子設備,具有抗強衝擊、抗穿透、抗高溫火燒、抗深海壓力、耐海水浸泡、耐腐蝕性液體浸泡等特種防護能力,能在各種飛機事故中保存其內部存儲的信息。

“黑匣子”歷經4代發展,在參數記錄和保存上都已相對完備。

研究發現,空難時飛機的尾部比較難破損,屬於相對安全位置,FDR一般安裝在飛機的尾部。而在陸地空難中,黑匣子存活率為82%。為解決海上打撈和提高陸地空難黑匣子的存活率,拋放式黑匣子應運而生。

怎麼尋找黑匣子

當前黑匣子在陸地的定位主要依靠人工目視,找到飛機殘骸後,利用黑匣子外表明亮、獨特的顏色和反光標識進行搜尋。

黑匣子在水下定位主要依靠水下定位信標(ULB,UnderwaterLocatorBeacon)。它是一個電池供電的水下超聲波脈衝發生器,牢固地安裝在黑匣子外部。一旦黑匣子入水,信標上的水敏開關啟動信標工作,通過信標的金屬外殼把頻率為37.5kHz的超聲波信號發射到周圍水域,每秒一個脈衝。其內置電池可連續工作至少30天,30天后隨著電量逐漸耗盡,超聲波信號將越來越微弱直至停止工作。在MH370的黑匣子搜尋過程中,我國艦艇就曾收到過這種信號。

MH370馬航空難搜救歷時4年終結束 說說飛機“黑匣子”

拋放式黑匣子示意圖

我國黑匣子的研製情況

中國的飛機黑匣子技術雖然起步較晚。

1978年研製了中國第一臺磁帶式黑匣子;

1990年研製出了中國第一臺採用半導體記錄介質的黑匣子;

1991年取得中國第一個機載設備適航證;

2000年成功研製了緊跟TSO-C124a標準(1996 年, 美國聯邦航空局發佈的標準)的黑匣子;

2012年成功研製了抗飛機高速墜毀的黑匣子,超出TSO-C124b標準要求。研發的新型拋放式黑匣子,具備水上漂浮、無線電和衛星定位功能。

2009年法航事故和2014年馬航事故,已經暴露出海上航空事故後應急定位功能缺失、傳統黑匣子定位和打撈技術手段不足、週期長、耗資巨大等問題。黑匣子如何滿足類似事故救援和調查的需要,成為當前行業內研究的重要課題。

我國在黑匣子研製上緊跟國際發展,但是技術研發方面依然需要大量人才,人才培養已經成為我國科技發展的關鍵。中國製造2025已然如火如荼,讓我們一起為智能製造人力資源服務盡一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