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立香,為咱市公務員打了樣

许立香,为咱市公务员打了样

許立香(右)查看恩巴多亞麻項目落實情況。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從穆稜市婦聯主席、環保局長、發改局長,到下城子鎮黨委書記,再到現任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每一個崗位都留下她殫精竭慮、堅定踏實的腳步;每一個職位都留下她孜孜以求、奮發有為的印記;每一次角色的變換都成為她肩負責任的起點。她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忠誠於事業的公僕情懷。

她,就是穆稜市政府黨組成員、穆稜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許立香。

今年年初,許立香當選為“全省十佳公僕”,這是一份殊榮,更是人民群眾對她的信任和認可,也是許立香心中沉甸甸的責任。

许立香,为咱市公务员打了样

許立香(左)慰問貧困家庭

如果災害是場戰役

她是那個身著迷彩的

“急先鋒”

走進穆稜市下城子鎮懸羊村,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泥路,上千棟整齊劃一的食用菌大棚,彷彿在向人們訴說著村民們這些年的富庶和喜悅。然而,就在前些年,同樣是腳下的這片土地,卻給村民們留下太多的傷痛。是許立香的到來,讓這個村莊徹底變了樣。

2011年10月,許立香被任命為穆稜市下城子鎮黨委書記。當時下城子鎮肩負的任務是全市扛旗,率先實現產城融合,加速經濟中心轉移,聚焦發力打造穆稜經濟發展排頭兵,許立香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壓力和責任。

藍圖還未描繪,剛到鎮裡工作多半年,懸羊村就遭遇了天災,辛苦一冬剛好到生長期的1500萬袋地栽木耳,被一場冰雹砸得所剩無幾,直接損失2000多萬元;而禍不單行,連續三天強降雨,又有七個村遭遇洪災,最為嚴重的新民村發生百年不遇的巨大洪災。

“那天下午,連雹子帶雨下了一個多小時,十公里左右的水全都湧到了新民村。”提起2012年7月2日那場洪災,下城子鎮新民村村民劉慶江記憶猶新。他說,當時洪水把整個村子全淹了,30多戶房屋倒塌,牲口死了12頭。

在天災相繼發生,群眾利益受到威脅時,許立香衣不解帶連續奮戰,第一時間組織抗洪救災先鋒隊,連夜帶領全鎮幹部投身搶險救災一線。連續五天五夜和暴雨、泥石流作戰,滿身泥汙來不及換一件乾淨的衣裳;腳踝骨嚴重扭傷顧不上去醫治。百姓看到一瘸一拐、滿身泥巴的許立香,全都不等不靠自發衝到了救災一線,積極開展自救。

“受災第一天晚上許書記就去走訪,一戶一戶看災情。”劉慶江說,當時有村民還問這個挨家走訪的女同志是誰,聽說是新來的許書記,還都不太信。這穿著迷彩服,跟著村民一起跑上跑下的一個女同志,咋這麼能吃苦?“後來的五六天裡,許書記一直白天晚上領著村民幹,讓他們好感動”。採訪中,劉慶江的眼眶又溼潤了。

如果貧窮是堵牆

她是那個紮根田野的

“破壁者”

在各方幫助下,如此大的洪災,無一人傷亡。可是看到坐在菌地痛哭的鄉親們,看著眼前萬畝良田變灘塗,許立香心如刀絞,突然感到了身上擔子好沉、好重。救災,更得救“窮”啊,靠天吃飯行不通,必須走現代農業這條路才行。

痛定思痛,幾番調研、幾番思索,如何發展的脈絡在許立香腦海裡漸漸清晰。下城子鎮毗鄰綏芬河市,綏芬河對俄出口的蔬菜多來自山東壽光,下城子距離綏芬河口岸僅60多公里,如何發揮區位和黑土地優勢,她決心建設穆稜河流域現代農業示範區,將保安村打造成為對俄棚室蔬菜產業基地、懸羊村的地栽菌變為抗災強、品質高的掛袋棚栽菌,就這樣,許立香領著村民們從零開始,毅然起步……

處理完災情後,許立香馬上組織鎮裡菌農、菜農代表赴吉林、北京等地考察棚室木耳、棚室蔬果種植等項目。標準化育菌室興建、棚室種植晾曬、種植刺五加、沙棘、特色木耳,食用菌基地從無到有,從黑木耳到反季花菇,從幾十個棚到千棟菌棚,從普通品質到獲得有機認證。

“剛開始大棚種植都是機關幹部先帶頭。”原下城子鎮副鎮長王玉群說,懸羊村的吊袋木耳大棚技術引進後,看著跟傳統種植不一樣的吊袋木耳,村民心裡不託底兒。為了讓村民放心種植,許書記親自帶領機關幹部和鄉鎮領導每人平均種植兩個大棚,一年以後,看到木耳無論是質量還是銷量都不錯,村民心裡有底了,開始大面積種植吊袋木耳,後來大棚供不應求,許書記又帶領鄉鎮幹部主動退出種植。就這樣,懸羊村的食用菌一路發展到今天,產業迅速發展,2017年,懸羊村僅木耳銷售收入就達到了1億多元。

受災後的保安村災情過後,許立香組織村民去外地學習蔬菜大棚技術,保安村從零開始,建起了1000棟蔬菜大棚,成立了蔬菜合作社。保安村的村民人均收入由原來的不到一萬元,達到兩萬元以上。

“這幾年保安村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保安村村民張喜全高興地說,以前村裡雖然臨近高速公路,但是一條大河成了致富路上的“攔路虎”。河上的木製吊橋,兩噸的車都過不去。村民如果想賣糧,必須等冬天河水凍住以後。

“要想富,先修路。”經過多方籌措資金,保安村修建的“兩路一橋”直通G10國道和鄉鎮。伴隨著產業發展,跨河大橋架起來了、水泥路、瀝青路,路路通暢,40噸大掛大貨暢通無阻。原來賣不出去的糧食現在坐在家裡就暢銷全國,每斤均價長了5分錢。土地外包漲到每畝700元,比其他鄉鎮農戶高出400元,剩餘勞動力還能去大棚務工。這個以種植西紅柿為主的小村莊每家人均收入21000多元,就是在下城子鎮,保安村都是響噹噹的富裕村。由北京一合人天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拍攝的電視劇《保安村的幸福味道》,就再現了當地村民為幸福生活而奮鬥的甜蜜歷程。

如果鎮域經濟是篇文章

她是那個錦心繡口的

“執筆者”

除此之外,許立香還認真踐行黨建為民“三服務”理念,深入開展“大走訪,解民憂,惠民生”活動,對包扶聯繫的貧困戶進行分類識別,認真梳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措施。全年對包扶聯繫的67戶農戶走訪470人次,對接貧困戶7戶,認真梳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制定產業幫扶措施。截至目前,共為古榆樹村累計投入資金35.6萬元,幫建紅色旅遊項目,安裝木柵欄1100延長米,石徹邊溝100延長米;發動園區20名科級幹部認種“一分田”助推古榆樹“俺村有你一分田”產業的發展。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在下城子鎮工作四年間,許立香團結和帶領全鎮黨員幹部,全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將美麗鄉村建設與美麗經濟結合起來,增強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和後勁。

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建設,帶動了周邊懸羊、保安、新民三個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海月灣水上大世界、臺灣米糠加工園區等項目建設運營,極大優化了下城子鎮農業產業結構,鎮域經濟發展成績斐然。

2015年,全鎮工業生產總值實現11億元,是2011年的2.9倍;固定資產投資實現8.2億元,是2011年的6.8倍;農村經濟總收入和農民人均收入分別實現20.77億元和14900元,年均增長13%以上。

下城子鎮位居穆稜市績效綜合考評第一名,榮獲“全國文明鄉鎮”、“黑龍江省百強鄉鎮”第一名、“黑龍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殊榮。許立香個人也被評為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全國雙學雙比先進個人、全省三八紅旗手、全省百鎮建設先進個人,2013年被提拔為副處級(鄉)鎮黨委書記。

如果招商引資是場博弈

她是那個韌勁十足的

“棋手”

當時正值全國經濟調結構、促轉型的關鍵時期,穆稜市作為經濟後發地區,作為全省邊境縣份,有邊無口是不爭事實,又沒有諸多先天優勢,唯有全力“對外開放”,把好企業、好項目引到穆稜,才能激發穆稜發展新動能。

2016年在參加全國麻紡產業領航旗艦企業招商會時,聽說世界亞麻界大師級的技術專家恩巴多父子,要在中國建高端亞麻紗紡織廠。許立香腦海靈光一現,作為女人,對於亞麻,第一印象是紡織和服裝,亞麻在國際市場倍愛青睞,在人們日益崇尚自然環保的需求下,市場前景十分廣闊,而隨著深入瞭解她又知道亞麻還可以用於諸多領域。

“恩巴多是世界亞麻界泰斗級人物,一定要把這個企業引到穆稜來!”許立香說,她知道這個在世界排行第三的高端亞麻項目對一個地區的帶動意義、對一個產業的拉動作用是非常大的;更知道落地在穆稜不僅僅是一個項目,而是一個產業。

可剛一接觸,人家一瞭解穆稜的地理位置,就連連說“no”。許立香沒有氣餒,準備跟他們打一場“持久戰”。國內長三角、國外比利時,恩巴多走到哪,她就跟到哪。按照許立香掌握的他們的行程,千里追蹤,無論他們是在登機安檢排隊,還是在辦理酒店入住手續,或是在商務談判茶歇,許立香都跟上去全力推介穆稜。

一次恩巴多帶妻子在上海談判,為了防止她的“熱烈追求”造成誤解,竟然拿出手機找出許立香的照片對賓館門衛和前臺交代“防住這個女人!”儘管一次次被拒,但許立香還是用這股子韌勁打動了恩巴多。經過長期努力,從一見面就擺手搖頭的"no- no"到敷衍她“OK,我下次抽時間去穆稜。”許立香看到了一絲希望。可在這個關鍵時刻,許立香卻病倒了。

通過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在接下來不到兩年的時間,又有三個亞麻企業相繼落地,穆稜亞麻紡紗規模達到5萬錠,佔全國總量的10%,一個地區單體總量佔全國第一,距他們打造新興亞麻城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如果項目發展是場盛宴

她是那個傾心盡力的

“服務員”

許立香有一句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做官一身清,做事敢衝鋒,永做人民的勤務兵,永做企業的勤務兵。”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開發區在規模以上企業和新引進企業設立了企業服務站,派駐科級幹部任黨建指導員,優秀後備幹部選為服務站工作人員,實行“項目領辦制”和“專人負責制”。成立推進項目手續辦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7個推進部門,在項目申報、手續幫辦、跟蹤管理等方面,實行“一站式、保姆式”貼心服務,每年為20多個開復工項目跑辦手續近200項,通過公示板及時公示手續辦理進度,展示了“服務至上、效率第一”的工作理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經營、產品開發、市場營銷和項目建設難題,為企業黨員職工提供年節車票代購、職工子女入學、身體健康關懷等方面幫助。

在為企業做好配套工作中,實施“人才安家工程”,闢建了開發區職工公寓、企業家公寓和企業之家,通過前期免費入住、中期租賃使用、後期以租抵購的方式,為落戶的企業做好配套服務,解決企業老闆及園區工人的後顧之憂。目前已為11戶企業、17名企業老闆解決了辦公和住宿問題。

當亮劍、悅恆、北一半導體三個企業遇到資金週轉困境時,許立香帶領十餘名科級幹部,用公務員身份為這三個企業共貸了五百多萬元的流動資金,解決了燃眉之急。企業老闆看到她們帶著愛人到銀行簽字畫押時,眼淚都流了出來。

穆稜市北一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明星迴憶到,當時購買設備需要850萬元左右,企業自籌了700萬元,還差150萬元的缺口。當時許書記來到企業,問有什麼困難沒有,他就如實的做了彙報。

許書記回去以後,給金明星帶來一個好消息,她在電話裡告訴金明星,準備用8名公務員的名義為企業申請貸款。這樣一來,上午辦手續,下午就能放款。金明星感動地說,當時有好幾家企業競爭這套設備,由於資金及時,企業一點也沒有耽誤時間就採購了這些設備。“許書記真是救了我們企業,我們真是非常感動。”金明星說。

“作為包乾這個企業的幹部,為這個企業貸款,我義不容辭。”穆稜市開發區資產管理局局長蓋穹說,當時許書記開會說,科級幹部可自願為企業貸款,他報名貸款20萬元。市政辦主任、招商二局副局長孫鐵年也報名貸款15萬元。

正是這種服務、這種擔當,使得開發區在2015和2016兩年全球經濟下滑時,沒有一家企業倒閉,兩年來,簽約的項目90%是通過投資者之間口口相傳的好口碑“以商招商”落戶開發區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一份付出一份所得。開發區先後榮獲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級出口木製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省重點對俄進出口加工園區、省財源建設示範園區、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連續8年被評為黑龍江省先進開發區。

對於這次榮獲省“十佳公僕”,許立香說,這既是對她工作的肯定,更是對她今後工作的鞭策。前方的路還有很長,她將在這片廣袤的黑土地上,繼續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守護好黨和人民對她的信任。

许立香,为咱市公务员打了样

看到農民的木耳豐收了,許立香(左二)比誰都高興。

许立香,为咱市公务员打了样

許立香(右二)經常到村民的蔬菜大棚查看蔬菜的長勢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