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哪些英语教育大事件值得关注?(2018.5.19-5.25)

2018年全国招9万名特岗教师

外语为紧缺薄弱学科

本周哪些英语教育大事件值得关注?(2018.5.19-5.25)

教育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2018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9万名。教育部要求各地按照核定的岗位数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快启动2018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工作。

具体招聘条件为:符合招聘岗位要求,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本科或高等师范专科毕业;年龄不超过30周岁;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此次招聘的工作重点是切实加强乡村学校教师补充;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保持合理的性别比例,加强体音美、外语、信息技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补充;向本地生源倾斜。

全国高校英国文学研究方法与课程教学高端论坛举行

本周哪些英语教育大事件值得关注?(2018.5.19-5.25)

5月19-20日,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外文学》杂志、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18全国高校英国文学研究方法与课程教学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百余位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采取专家讲座与互动交流的形式,六位国内英国文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担任讲座嘉宾。专家学者理论视野开阔、研究功底深厚,专家讲座既有宏观的文学理论的讨论,又有文学作品的个案文本细读,既涉及英国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又包含文学概念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的解读。不仅为英国文学研究教学领域提供了许多新的视点,更与参会老师们交流分享了诸多先进的学科理念及研究方法。

会议不仅为英国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生长点,也为中西文学乃至文化交流与汇通,为高校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交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英国教师借表情符号教授莎士比亚

本周哪些英语教育大事件值得关注?(2018.5.19-5.25)

由年轻人在发短信或玩社交媒体时常常使用表情符。如今,表情符走进英国中小学课堂,成为一些教师的辅助教学工具。教师们认为,引入表情符,有助学生们更好理解所学内容。

埃文伯恩学校英语教师夏洛特·霍奇森在给七年级学生教授莎士比亚作品时引入表情符,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位大文豪的作品。“我刚刚教完《仲夏夜之梦》。讲到其中一段时,我让学生们用两个主要表情符来概括并解释其中含义,”她说,教学中引入表情符,除了能增进学生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让他们对学习更感兴趣、更投入。

卢卡·库尔曼在蒂斯河畔斯托克顿一所中学教授现代外语。“(教法语时,)只要可能,我就会先写下英文词义,再用表情符替代它,这样,比起记住英文翻译,学生们更容易把法文单词跟一个形象联系起来。能被替代的英文越多,他们越不需要(教师)再解释什么……好的一点是,表情符越来越多。我总是期待表情符更新,因为我喜欢用它们。”

《21世纪英语教育》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