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老外是一种什么体验?

每日考场

以前在德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就说我知道的中国嫁到德国的姑娘吧!丈夫是德国人,曾经在中国工作过一段时间,两人是在中国认识的,后来相爱,没过多久两人就结婚了,是在中国登记的,然后二人拿着中国结婚证去公证,去大使馆做双认证,女方以团聚签证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去了德国。丈夫后来也被调回了德国工作,两人就一直在德国的一个大城市里生活,说是大城市,其实这个城市才70万人口,但在德国,超过50万的绝对是大城市了。

语言问题。

对于一个只会一些英语,完全不会德语的女性来说,在德国几乎是找不到工作的。虽然丈夫的收入不错,但没有工作就意味着和社会脱节,一年多来一直在参加德语学习班,但进度很是缓慢,因为她觉得德语实在是难学。


信仰问题。


饮食问题

德国人其实并不是不会做饭,也不是不擅于做饭,而是不希望在饮食上花太多时间,不像西班牙人,一顿晚饭吃四五个小时。她开始觉得牛排、香肠、大肘子还挺好吃的,但久而久之就想念中国菜了,德国的中餐馆做的都已经很本地化了,吃起来并不地道,有时甚至会突然想吃小米粥,这个在国内几乎都不吃的,在国外却特别想吃,但就是买不到小米。


思维问题

德国人有着典型的欧洲人思维方式,重视公德,不重视私德,对待外人特别好,对待自己家人,其实和对待外人是一样的,但中国女人受不了啊,觉得对待自己得夏天般火热,对待外人得冬天般寒冷才行。但德国人重视平等,所以一来二去的,和女性同事、朋友拥抱,互相吻面颊什么的,就特别容易让妻子吃醋,要说其实都不是事儿,但中国人理解不了,一发现丈夫和其他女人稍有亲昵行为就是大吵一架。

要说中国女人吵架水平确实不是盖的,各种语种的脏话急了都能骂出来,老外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又不会哄人,所以一来二去的,就不知所措了。


文化差异

跨国婚姻如果对对方的文化、历史一点了解都没有的话,那是有很大问题的,中国人认为女人嫁到德国了,就等于在那里设立了“某某驻德国办事处”了,各种家人、亲戚去德国旅游都不住酒店了,全住她家,中国人碍于面子,还能忍,但总这样老外就受不了了。所以吵架就有了新的主题。


最后结果

别的地方的不了解,不妄自菲薄,但在德国,有不少中国单身女性,带个混血孩子生活的,在宜家经常看到,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还扛着家具的,多半都属于此列。所以,以我的认知,那些嫁给老外的中国姑娘,绝大多数都没有嫁给中国人生活的幸福。


传统神秘文化

我的初中同学Linda,高考超常发挥进了一所985,大学四年忙着恋爱,不但学业几乎荒废,最后差点拿不到毕业证,让她不顾一切的爱情也因为男友劈腿而告吹。

临近毕业,看到周围的同学,要么拿了工作offer, 要么过了雅思托福,准备出国留学,什么也没有的她,充满了焦虑。

Linda想出国看看,让自己放空和思考,无论是游学、打工度假还是留学。

可是,家境不富裕的她,几乎门门在及格边缘的成绩,根本申请不到名校。

而她的室友正巧已经去了新西兰留学,在咨询之下,并劝她试试打工度假的机会。

Linda的其实很聪明,凭借之前的英语底子,很快就达到了打工度假签证的雅思要求。

心怀忐忑和憧憬,就这样Linda,踏上了出国之路。

一下飞机,她就被新西兰的景色和空气所迷倒,本想着体验生活的她,动了移民的念头。

更幸运的是,她在餐厅兼职时认识了老外Jack。

Jack虽然是当地人,但高中毕业就走向了社会,并没有像大部分白人一样,进大学读书。

Jack说他喜欢简单的生活,享受当下是他追求。

平凡,踏实热爱自由深深的吸引了Linda,这一点正好和水瓶座的她相吻合。

就这样,他们在一起了。

Linda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却遭到了父母的极力反对。

然而,和许多情侣一样,热恋三个月后,生活上的矛盾开始暴露。

比如她天天要吃中餐,Jack都却觉得太辣。而Linda却觉得Roast太谈。

比如Linda觉得在一起了,就应该男生为女生买单,可Jack却觉得在西方就应该AA,自己这不叫抠门。

还有,除了Jack,Linda并不喜欢其他白人在一起。Jack的圈子,Linda根本不想融入。

在语言沟通也很费劲,吵架都是蹩脚的英语加上各种肢体比划。

两人由于从来没有过有效沟通,问题越积越多,彼此都感觉相处得很累。

Linda身在国外,本身朋友就不多,和家人也断了联系,看着Jack对她的关心越来越少,遇到矛盾也逐渐失去了耐心,她的孤独感愈发强烈。

她的理想爱情生活,可能只是一个幻想。

有一次,Linda发现Jack和别的白人女生走在一起,她彻底失望了,死了心了,决定和Jack分手。

申请的绿卡就此作废,南半球这片纯净的国度,成了她永远都解不开的心结。

签证到期后,她选择了回国。

2

Dora是我最好的闺蜜,她在英国读硕士的时候认识了她的真命天子 Aaron ,两个人恋爱两年后就顺利结婚了,然后Dora加入英国国籍,成了人生赢家。

Dora去英国留学的时候,刚结束了一段失败的感情。

出国后的她一方面想忘记那段受伤的记忆,一方面也希望在这一年里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Dora觉得找一个外国男朋友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她抱着练口语的心态,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认识了Aaron。

刚开始的一个月他们一直在用短信联系,互相交换了很多关于三观的话题,Dora发现Aaron和自己很合拍,英国人的传统保守的思维,也吸引着Dora,更重要的是,她很喜欢Aaron的努力上进。

确定关系后,他们相处得越来越舒服。

两个人静静地坐在一起,草坪上,沙滩上,还是沙发里,即使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

Dora深陷了久违的甜蜜中,而且这次的恋爱,不仅甜蜜,更多的是安稳和踏实。她断定这就自己向往已久的感情模式。

“在我们相处了大概半年后,我告诉了他我毕业后会离开英国回到中国的决定,他非常的伤心,像个小孩子一样抱着我哭了好几次。

其实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觉得,我不可能留在英国的,远离家人和朋友。”

Dora虽然觉得遇到了对的人,但对未来还是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

当她和Aaron和毕业旅行后,她居然彻底改变了想法,准备留在英国。

她说:“他在旅行中为我做的一切以及在一起的这一年时光的点点滴滴,都让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后来,Dora向我描述了婚后生活,非常羡煞旁人。

“我和Aaron的家人都相处的非常融洽,他父母也是很好的人。对我也非常好,是尊重我和爱护我的那种好,把我也当作家人的那种好。”

“他每天都会送我去公交车站,下班会在公交车站接我回家。

早上我们分别时他都会说“我爱你”,然后亲我一下,有时候我忙着上车忘了,他都会隔着好远冲我喊:你忘记亲我了!”

在Dora的眼中,那些饮食习惯的差异,生活上的差异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生活,反而都变成了生活中的乐趣。

Aaron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她眼中最可爱的模样,正因为差异,因为彼此的包容和理解,让他们的生活多出了许多笑料和回忆。

3

跨越半个地球遇到相爱的人,一定会让人感觉更加幸运和珍贵。

但你务必要知道,你接受的不仅仅是这个人,还有这个人背后的国家和文化,所以跨国恋的双方在相处中需要更多的磨合和包容。

相爱容易,相处难。嫁给中国人如此,嫁给外国人就更不必说了。

异国婚姻虽然会遇到一些更加棘手的挑战和问题,但也能享受到不同方式的爱和生活体验。

在确保对方是一个爱你的,适合你的,并且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之后,最好提前了解一些问题,有个心理准备,对自己的婚姻负责。

毕竟,他是要与你一起对抗生活,一起发掘这个世界的美好,一起牵手走到老的人。

有人觉得,与中国人结婚都需要磨合,如果嫁给老外,不管是饮食和生活习惯,还是未来的文化冲突,子女的教育问题,都有可能出现更多的观念冲突。

“送礼方面,我早先去他家时,给每个人带礼物,基本上都是奢侈品牌货。但后来发现,西方人之间送礼实在小气的很。

婆婆从墨西哥旅行回来,送我们桌布,钥匙扣;从马达加斯加回来干脆送了海滩上捡的火山石。

他弟弟和女朋友去其他国家旅行回来干脆什么也不带。这些小事都会渐渐积累,到跟老公吵架时候爆发出来。”

当问题出现时,不管是争吵还是冷战,都有可能消磨彼此的感情,如果再无法进行及时的沟通,那亲密关系的隐患是非常大的。

为了沟通,语言也是很头痛的一个问题。

如果自身对国外语言不算精通,也懒得在语言上花功夫学习,只想着依赖工具的话,彼此之间的沟通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误会。

人和人交往和建立关系的第一步就是沟通,如果语言这关没有过,很难建立婚姻关系,更别说日后的长久经营了。

除此之外,如果嫁给老外,并且决定定居在国外的话,你会远离父母,失去之前的交际圈,和国内朋友的关系也会越来越谈。

空巢老人的比例在中国逐年攀升,子女如果住得不远,几十分钟就能赶来看望或帮忙,但嫁在国外的你,难免会错失一些陪伴父母的机会。

父母年轻时,一味的给予爱,父母老了,其实也渴望爱的滋养。

亲情,不怕给得少,只怕来不及。

不过,嫁给老外也能享受到不少“福利”。

首先老外没有中国人那么含蓄,所以会毫不吝啬的表达“我爱你”这类表达爱意的词汇。而且还会经常主动称赞你。

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审美不同,在外国人眼中,你就算不是中国人眼中的美女,在老外眼里也一定是最美的。

所以嫁给老外,你每天都会感受到满满幸福和自信,自然对婚姻越来越有信心。

其次,如果你们是因为彼此欣赏,因为爱走到一起,那彼此应该能克服文化,习惯等差异带来的问题。

你会消除对其他国家某些文化的误会,甚至越来越接受。

当你的外国老公做出一些让你哭笑不得的行为时,会觉得他好可爱。

我听说,嫁给老外还不用处理麻烦的婆媳关系。

“简单的说在国内结婚,是两个家庭的结合,牵扯的实在是太多。

在西方,不能说所有,但是大部分确实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与家庭没有太多关系,父母很少再去参与儿女的婚后生活。

因为儿女结婚后,对于他们来说反倒是解脱。

他们可以花更多的心思去享受生活,他们最为父母是很独立的父母,而中国的父母都不够独立,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


回首似水流年

也许你第一时间会想起好莱坞大片里面的男主:壮硕的身材、英勇的面庞、绅士般的风度、风趣的谈吐。但,现实中真的是这样的吗?且看看三位分别嫁到日本、美国、法国的中国女人,她们遭遇了什么样的文化差异与生活的不顺利。

在中国,一个离了婚又带一个小孩的40岁女人,是很难有再婚机遇的;尤其像我这样有较高学历的,就算我愿意"屈尊\


花开人间三月天

对于一些人对于嫁不嫁老外的忧虑和担心,我在这里想给一些面对抉择的朋友们一些参考,里面也包括我的个人宝贵的经验。(本文只分享好处,且只是个人感悟)嫁给美国人的六大好处:

1、直爽,不拐弯抹角

不同于我们亚洲的文化:爱面子,有事不直说,甚至藏在心里。美国男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比较容易懂得对方的心思。我老公就是传统的美国人,具有美国的绅士风度。记得当时来中国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他**惯不**惯,一般亚洲人不管怎么样都说很好,结果就是把不满藏在心里。他却如实地说,好的地方不会不停的称赞,不**惯的地方他也会很礼貌的说出来,既不伤感情,还用broken的中文妈爸逗乐了,并且不再担心和多余的猜测他不**惯了。

真相:老外的虚伪和狡诈,即使是白痴的人,也能在长期接触中体察到。他们的直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绝不会让自己的利益让别人占去,分利必争,界限分明。AA制,从生到死都是这样的。图2/5

2、很爱老婆并知感恩

只要是美国人向你求婚了,并且是真心的要与你结婚,那就说明了他对你是一心一意的。

美国男人结婚了之后是特别护家的,没有三心二意不说,一天都要说好几回I love you, 上班前说,挂电话之前说,回到家也说, 听起来是美滋滋的。中国人结婚后一般不会说我爱你,以至于有的时候老婆多心会问:你还爱不爱我? 嫁给美国男人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美国男人也很知感恩,要不他们怎么会有个感恩节呢。只要老婆对他好,他就很高兴得不得了,并且之恩图报。比如,我做个饭,他就会跑来帮忙我,我洗碗时他就说你已经为我们做了美餐不应该再让你来洗碗了。在我感冒的时候更是看到我做一点事就抢过来做,很是令我感动。

真相:我爱你,这个口头禅天天挂在嘴里,不知道跟多少女人说过,也不知道跟多少女人**过。感恩更是放屁。你如果惹到他的利益了,立马翻脸不认人,监控和控制你的财物状况。图3/5

3、不存在老公于婆媳之间的纠纷

在美国男人的眼里,结婚后妻子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了,其次才是他的妈妈。因为他们觉得结婚了,就是两个人的一辈子的生活。有一次我谈到中国人爱问的一个无聊问题:我和你妈妈掉到水里先救哪一个? 他既不出乎我意料但却让我很惊讶的回答道:在美国夫妻是不会担心这个问题的。

我说如果这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办?他说:“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会先救你,而且我妈妈也会认为应该先救你。”我很吃惊,他继续说道,“因为在美国遇到紧急的情况一律都是先救女后救男,先救少后救老。我妈妈会让我先救你,因为你还年轻,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听完这番话,我深深地为这个礼仪之邦感到钦佩,因为它能让每一个美国人自觉地做出这样的举止和选择,我非常地欣慰。

真相:美国人的冷漠是有目共睹的,对岳父岳母根本就不关心,也不放在眼里。不知道,感情为何物。岳父母的生死跟老外什么关系都没有,当然不会有纠纷。连关系都不放在眼里的人,怎么会想到跟他有纠纷。图4/5

4、美国人懂得享受生活

老公会时不时地引导我,应该休息放松放松了,周一去参加party,周三晚上去BBQ(烧烤)Party等,在工作之余也不忘培养夫妻的感情。

真相:享受生活的另一个词语,就是自私。自己的外面玩乐,酒吧泡年轻女人,根本不会顾及整个家庭。(这点不太赞同,通常老外结婚前很潇洒的完,结婚后还是非常顾家)

图5/5

5、互相学**文化也是其乐融融

文化上的差异使得我们之间的真正摩擦很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从小的教育,经历文化不一样,有时候会不解,但是我们双方都知道这是文化的不同,也就很容易谅解对方。有时我们的一些小错误或是小误会就会因为一句文化不同啊,而化解。你看,多简单的处理方式。

真相:文化不是用来学**的,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没有文化的体现生活需要沟通,就没有生活,真实生活还还是需要沟通,讲个笑话都不能懂。

6、一切为了下一代

混血儿作为下一代光是聪明不说,而且还具有很好的先天好条件。在这样的家庭里,可以受到很好的教育和美国先进的医疗的照顾。对我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培养出一个双语母语的宝宝。先天就多人家一门语言。中国有很多教育下一代的好方法比如敬老爱幼,美国也有教育下一代的好方法比如培养独立自主,开放式思考。中西结合,是培养下一代的最佳方法。其实不止这六大好处,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就先例出大的几点,希望对读者有些帮助。

真相:中国文化里的父母是一切为了下一代,而老美的文化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看看2014年五月, 圣塔芭芭拉加大杀人犯是半白人半中国人杂种仔,雅称'混血儿', 杀了三个无辜的中国孩子和三个白人, 它在网上发表过很恨中国人。

我感觉我是非常得幸运和幸福得到这样的跨国婚姻。除了结婚前的手续很是繁琐头疼以外,生活在一起的日子让我点点滴滴的感受到婚姻生活的幸福。

哪儿都有好人,哪儿都有坏人,婚姻就象穿在自己脚上的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自己才知道,嫁给谁并不重要,自己觉得幸福是最重要的。


小木拍摄

直爽,不拐弯抹角

不同于我们亚洲的文化:爱面子,有事不直说,甚至藏在心里。美国男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比较容易懂得对方的心思。我老公就是传统的美国人,具有美国的绅士风度。记得当时来中国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他**惯不**惯,一般亚洲人不管怎么样都说很好,结果就是把不满藏在心里。他却如实地说,好的地方不会不停的称赞,不**惯的地方他也会很礼貌的说出来,既不伤感情,还用broken的中文妈爸逗乐了,并且不再担心和多余的猜测他不**惯了。

真相:老外的虚伪和狡诈,即使是白痴的人,也能在长期接触中体察到。他们的直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绝不会让自己的利益让别人占去,分利必争,界限分明。AA制,从生到死都是这样的。

思维问题

德国人有着典型的欧洲人思维方式,重视公德,不重视私德,对待外人特别好,对待自己家人,其实和对待外人是一样的,但中国女人受不了啊,觉得对待自己得夏天般火热,对待外人得冬天般寒冷才行。但德国人重视平等,所以一来二去的,和女性同事、朋友拥抱,互相吻面颊什么的,就特别容易让妻子吃醋,要说其实都不是事儿,但中国人理解不了,一发现丈夫和其他女人稍有亲昵行为就是大吵一架。

要说中国女人吵架水平确实不是盖的,各种语种的脏话急了都能骂出来,老外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又不会哄人,所以一来二去的,就不知所措了。

文化差异

跨国婚姻如果对对方的文化、历史一点了解都没有的话,那是有很大问题的,中国人认为女人嫁到德国了,就等于在那里设立了“某某驻德国办事处”了,各种家人、亲戚去德国旅游都不住酒店了,全住她家,中国人碍于面子,还能忍,但总这样老外就受不了了。所以吵架就有了新的主题。

三毛与荷西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段跨国情缘。三毛曾这样形容婚后生活,“双方对彼此都没有过分的要求和占领”。
对于跨国婚姻,要求与占领不仅仅是欲望与感情上的,文化和认知或许更多一些。人们谈及婚姻都会用“磨合”一词。这是十分残忍的词汇,意味着妥协和自我改造。
所以,三毛说,“荷西与我自从结婚以来,便不再谈情说爱了,许多人讲——结婚是恋爱的坟墓——我们十分同意这句话。”
我们随访了四位嫁给外国人的湖南妹子。她们都讲到了妥协,也传达了一些日常的快乐。
柴米油盐、亲朋远戚,是所有婚姻的主题。如何完成好生活中的琐碎与龃龉,才是爱情的终点。


黑马机械

引用

也许你第一时间会想起好莱坞大片里面的男主:壮硕的身材、英勇的面庞、绅士般的风度、风趣的谈吐。但,现实中真的是这样的吗?且看看三位分别嫁到日本、美国、法国的中国女人,她们遭遇了什么样的文化差异与生活的不顺利。

在中国,一个离了婚又带一个小孩的40岁女人,是很难有再婚机遇的;尤其像我这样有较高学历的,就算我愿意'屈尊',别人也未必愿意'高攀'.我嫁给美国人并不是为了出国,完全是因为美国男人处事简单、好相处。我们七年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非常甜美,但障碍也在所难免,最大的挑战是'金钱'与'夫妻生活'……这是东西文化在婚姻里的最大冲突!

在中国,两个人一结婚,就变成了一个人;而在美国,两个人无论好到什么程度都还是两个人,在钱上分得清清楚楚……这并不等于离心离德,这就是他们的文化。美的夫妻大多各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各种费用的支出谁该付多少都说得清清楚楚;还有婚前财产公证,这是每一个美国人在举行婚礼前例行的法律手续。当我和丈夫结婚前,他要求我在一份财产公证材料上签字,说明婚前他的财产与我无关,我心里确实不好受!

有一次,我们接朋友从机场回来,他当着朋友的面向我要10美元的汽油钱,当时的确让我下不来台。母亲节那天,丈夫打电话请他父母来家里吃饭,吃完饭,他父亲主动向我们付钱……这类事在中国连想都不敢想,哪有父母在自己儿子家吃饭后还需付钱的事有时,我总觉得丈夫没有人情味,和中国的亲情礼节大相径庭;但在美国,这些现象很普遍。丈夫跟我算得那么清,作为妻子的确尴尬不已。不过,当我真有经济困难时,他也会慷慨解囊!

和丈夫相处久了,我也渐渐理解了他们在生活中'分得清'和'分不清'的界线、'有人情'和'没人情'的真谛。我也开始懂得,中国人的婚姻是以共同理想爱好为基础,而美国人的婚姻是以和谐甜美的夫妻生活为基础;在中国,夫妻们太注重柴米油盐的日子了;在美国,和谐的夫妻生活则是成功婚姻的首要大事!

我是住在澳洲的,身边朋友嫁各种国家的都有,先说嫁白人的,嫁白人的基本分两种,一种是在国外留学的,英文啊对国外生活的了解程度都比较深的,自由恋爱了志趣相投的老外,通常这种老外都是比较年轻样子比较好看的,生活在一起通常蛮合拍的因为女生比较洋化年轻男的也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

老外确实是浪漫,他们跟中国男人最大的差别就是把爱挂在嘴上,每天都是honey sweetheart这么喊,经常抱抱亲亲黏黏答答的,对的就是妈妈是超人里马雅舒和她老公那个样子。

我一个嫁白人的朋友经常秀她老公某个周六,她睡得晚起不来,老公出门锻炼,回来带了束花给她惊喜.这种我最羡慕的是他们生个特别漂亮的混血娃娃,真的是可爱。

然后,第二种就是,外国老头找中国离异中年妇女,这种特别多见,据说大部分就是相亲网站上或者中介一介绍,大家看看照片了解一下,老外去趟中国,人就娶回来了,没什么感情基础,大家目的性明确-老头想找个贤惠年轻的亚洲女人陪伴伺候自己(他们不太会再找白人中年妇女因为白女人特别有性格不会伺候他们。

再就是中年白人女人老的严重,同一年纪亚洲女人显年轻多了),中国女人当然为了出国过点有保障的日子拿身份,而且她们都是带着孩子一起的,老外这点很好,他们大部分不介意养妻子跟前夫的孩子,爱屋及乌,爱这女人她的孩子也会爱也会照顾。

见过的大部分这种组合看着也都挺好的,大部分女的英文几乎不懂但竟然可以过日子,有时候拿个快易通在那沟通,蛮奇特的,但老头都很有耐心的,也是一口一个宝贝的,中国大妈也非常受用,毕竟前半辈子可能从没被人宠过。然后,我还认识好几对中国女孩跟泰国越南人结婚的,都是大学同学,这种组合挺一般的,你想想两个人都用不是很好的第二语言-英文沟通,怎样都沟通不到位的,文化差异也有,泰国人非常信佛,据说他们有时候生病什么的都不看医生,去他们一个泰国人的庙里住几天念念经,说是就好了。

最后一个,也是最不能理解的,还认识个女的嫁给印度人,生了个娃,这对最后离婚了,因为不熟所以道听途说这女的说印度阿三那个方面特别厉害,一晚上七次什么的。额不做评论,觉得印度人还是算了。总结一下啊,嫁外国人的好多了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最需要客服的就是文化差异和沟通方面的问题,想要嫁外国人还是嫁白人吧。最好的就是,浪漫,没有公婆压力,混血儿可爱。

我和现在的美国女友从13年9月份谈到现在,我和她都计划明年结婚,所以我应该要在年内求婚。双方的父母也都见过,她的父母很喜欢我,一切也都还算是顺利。

我没有很多上面很多答主的国外生活经历,我也只是千千万万的沪漂屌丝中的一员。两年前还在一家国企拿着可怜的税前3k的月薪,甚至在工作满一年后因为工资没有涨,养老金涨了,到手的钱反而少了。在遇到她之前也刚刚跳槽到一家德籍华裔老板的公司一个月。那个时候真的很多未来的事情真的是遥不可及的,心里有梦想,但是很绝望。那时候还很喜欢玩魔方,那也是毕业后刚到上海时最快能结交到上海本地朋友圈子的方法,虽然很多人还是高中生和大学生,但是真的很开心。

当天晚上回家,我止不住地想她,失眠,到两点钟,我终于决定,如果不告诉她,我会后悔,就算被拒绝了,也不会比自己失去这个机会更糟糕。所以发了很长的信息给她,说很抱歉,这么迟了发给你短信,但是我想你。

我认识很多嫁给外国男人的华人女性。就我从她们说的,自己眼睛看到的。给我的感觉是她们的大部分的都过的很开心。那些外国男人也很宠她们,对她们很好,外国男人也比较绅士,尊重女士,会帮女人开门,做家务。

而且很能干,家里里里外外的房子小修小补都是自己动手做。有一点她们常提到的就是对女方父母特别好,有耐心,照顾体贴有佳,这常会让她们很感动。

还有一点就是嫁给外国,不会有紧张的婆媳关系,因为美国人早早就独立于家庭与父母,对个人感情上的事是不会管,也管不来。总的来说,与外国人过日子就简单很多,一是因为他们头脑简单,思考问题不会转弯。他们有什么都会直接说,顾忌的东西较少。再就是对感情很浪漫,对物质金钱就相对不会看得很重。

够用就好。不过有一点常听她们抱怨的就是,如果双方都有工作,经济上一般都是独立的,而且外国人不像我们中国人那样有存钱的习惯,他们喜欢刷信用卡,先用未来钱。总而言之,无论外国人中国人,在感情上也都讲究缘分,嫁中国人也好,嫁外国人也好。都会碰到好的,也会碰到不如意的。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嫁给什么人。所以,嫁之前最好要多多了解,不要盲目才好。


用户265486877

近几年来,不管是从明星还是平民百姓嫁给外国人的不在少数。说说中国原来的歌坛大姐大韦唯吧。韦唯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1993年她29岁邂逅了来中国访问的瑞典钢琴家迈克尔.史密斯。

后来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1994年韦唯嫁给了比她大20多岁的老头子迈克尔.史密斯。并到瑞典生活。1994年4月,韦唯产下长子韦紫明,1996年产下次子韦紫瑞 ,1998年产下幼子韦紫湦。2004年4月17日,十年之痒,韦唯与迈克尔·史密斯离婚并返回中国定居。

韦唯嫁给瑞典老头子之后,一是生活不习惯,瑞典环境比国内好,但是人口稀少,就像生活在一个地广人稀的大农村,后来还得了抑郁症,专门为此看了心理医生。二是遭到了老头子的家暴。不管怎样说,两个人之间还有点共同语言,但是韦唯吃打受骂的时候很多,老头子把韦唯从国内带来的悉数收入糟蹋了个一干二净。三是限制了人生自由。婚后韦唯的人身自由一直受限于外国丈夫,护照被扣下,离婚的时候,老头专门顾了保镖拿着枪看守着韦唯,离个婚都差点把命搭进去。

离婚了,韦唯只好带着三个混血儿子来到中国讨生活。韦唯这一段经历图了个啥?就是图生了三个外国儿子。中国未来将有3000多万光棍找不上媳妇。中国以前家家只能生一个,可是韦唯却带了三个儿子,如果是三个女儿的话肯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毕竟中国男多女少,中国以后会少三个光棍,结果带回来的是三个小子,三个儿子来到中国肯定会挤占国内紧张的婚姻资源。中国老百姓起码要有三个家庭出现打光棍的孩子了。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你好不容易才和那个外国老头离了婚,如今耐不住寂寞又找了个瑞典人,中国的成语在你身上算是失灵了。吃跌不把滑。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都不懂。看来还是跟瑞典有缘,第一次结婚的苦头没有吃够,又跟了个瑞典人。

韦唯支持三个儿子认了瑞典的白胡子老爹。据说原任白胡子丈夫还要求韦唯给他支付以后每个月的生活费,不知韦唯给了没有。中国的观众对你算是失望透顶了,难怪现在不红,这都是有原因的。

虽然说,爱情无国界,但是人是有国界的。找对象最好是找一个中国人才好。嫁给外国人要面临一大堆的问题,语言问题,生活习惯问题,文化差异问题等等。闹不好就是像韦唯那样离婚,然后回国。当然了,如果是年龄大的剩女的话,找一个外国人还是可以的,中国女人显小显年轻,嫁一个外国小丈夫是绝对有可能的。

还有中国著名的模特吕燕也嫁给了外国人,她的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如今混血儿子非常漂亮。中国男人不烂漫,只是实实在在地爱着自己的老婆,甘心让老婆当家庭的一把手。中国男人给老婆买一朵玫瑰花,真不如买一捆大葱扛回家来得实惠。外国家庭都是AA制,老公每天都要和老婆卿卿我我,显得很烂漫,如果要享受外国男人的爱情生活的话,也不反对嫁个外国男人试一试,最好不要像韦唯那样高兴而去,败兴而归。


东方看雁

不会有家人干扰夫妻生活 也不会有婆婆催生娃…遇到的所有问题对方都会尊重自己的意见 双方拥有充分的自由 感觉生活中大部分时候都很有礼节,不是说相敬如宾,就是感觉任何时候都被尊重吧,像是和绅士生活在一起~很舒服的那种不会为了工作不顾家庭 不会只想着好好工作多赚点钱 不过这也是要看个人 对我而言最棒的感觉就是生活简单轻松了许多没有过多的欲望而事实证明那些欲望只会让人远离幸福感 文化差异也存在不少,最重要的还是互相理解包容对了 任何时候都会习惯性夸你 吻你“You're so pretty”'my gorgeous baby'然而觉得他比自己美多了………还说自己没什么睫毛………

夜晚数星星

女人嫁给老外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由于业务的关系,本人接触过几个嫁老外的女孩,暂且说出他们的经历供大家参考:

A女,上海人,嫁德国人

工作中与A女接触,这是一个很知性、感觉很有修养的上海女人,由于留学德国嫁给德国人。后来两个人都在德国著名的银行工作。她说起差异最大的是文化差异。

结婚的时候,A女说要给家里5000欧元作为彩礼。老外很不理解:我们两个人结婚,为什么要给父母钱?经过反复解释仍然想不明白。最后A女说,不管怎样,如果我们结婚就一定要给父母5000欧元。老外虽然同意给了,但是觉得中国人不可思议。

结婚后回上海探亲。离开德国前,A女提出要给父母购买礼物。老外说,为什么要购买礼物,难道我们回去不是最好的礼物吗?最后说,如果一定要购买礼物,到机场购买一束花不是很好吗?A女说,不是花的那种礼物,而是很有意义和实用的礼物。但无论A女怎么解释,老外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购买那样的礼物。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B女,山东人,嫁美国人

B女留学美国后嫁美国人。平时两个人的关系更像是两个生活在一起的独联体。男的是一个医生,工作相对稳定,收入也高,下班基本回家,没有什么应酬;女的做与中国的贸易,出差多、应酬多,甚至周六周日也要经常去工作。

一次与B女一起吃饭聊天。B女说,嫁给老外从正面讲是充分信任,互相不干涉彼此的生活和工作,她举例说,周末她如果出去工作,老公也不会过问,你自己出去就好,不会像中国的一些男人那样唠唠叨叨地抱怨,或者问这问那。但是从反面来讲,就是缺乏互相的关心。老公从周五晚上开始打游戏,一直到周日早上,然后开始睡觉到周一早上上班,生活是很有规律,但是不是你的规律。

C男,留学后在英国工作和生活

在英国由朋友介绍认识了C男。

说起了文化的差异必然就会谈起嫁娶之事,其它也谈到为什么不娶一个老外。

他说,文化差异太大,难以沟通和交流。比如外国女孩可能相对开放一些,中国男人可能难以接受。外国女孩不会做中餐,在饮食上也难以兼容。

谈到中国女孩嫁老外的事情,他淡然地说,自己不排斥但是也不接受,认为很多中国女孩嫁给老外以后生活习惯和文化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再嫁中国人也就困难了。

这就是我听到的嫁老外的情况。你认为呢?


文化评论

知名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学校有些女生不自重,我们的女生见到外国男人都要讨好。”此言一出,一位自称有美国黑人男友的女生在网上进行了猛烈回击,《女大学生狂骂知名教授》:“象我这样有外国男友的女生很多,我漂亮年轻,而且成绩优秀,追求我的人很多,我宁愿嫁给外国黑人,可以早拿绿卡,嫁给黑人精神上是平等的,嫁给黑人身体上愉悦是真实的,所以嫁给黑人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的婚姻是我幸福就行,和你无关。”

中国女生到底要不要找老外,不应用一刀切来机械的看待这个问题,老外不论是黑的还是白的有垃圾也有珍品。到底找还是不找,这也是女生的权利,别人是不能干涉的。越来越多的外国女人都嫁到中国来了,中国女孩找个黑人伴侣也是正常的。

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可不可以找老外的问题。在街上我们要是看到有个中国男人手挽手的领着一个外国美眉,也不管她是黑的还是白的,心里除了羡慕,恐怕绝不会反感,也不会认为中国男人不应该找外国女人。这是一个社会现实,但有些人认为男人可以娶外国女人,女人却不可以嫁给老外。例如,要是中国男人娶个日本在心理上我们就赚了,心里会很高兴;要是中国某个女生嫁给了日本人,她会遭到口诛笔伐。

说到底这和嫁给谁没多少关系。这牵扯到一个尊严的问题,社会发展了,老外进来了,中国女生选择的机会多了,但埋藏在中男人心里的男权思维却打下深深的烙印,比如自己的老婆是不是处子之身。所以,当看到有中国女人嫁给老外,在心理上有失衡的感觉。这种心理说到底是一种自卑。男人最怕的就是说你不行,身体能力对男人来讲就是生命。是一个男权的标标志。它渗透着一种地域文化特性。

从女性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常说女人是感性的动物,只凭感觉做事。尤其是在感情中的女人更是很傻很天真。中国的女生对老外一般是比较崇拜的,因为老外一般都会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也是众多女生梦寐以求的。另外,由于老外生活的文化环境不同,一般比较幽默,比较开放,比较绅士。更重要的是找个老外男友可以极大的满足女生的虚荣心,是女生可以像别人炫耀的资本,毕竟女人也是虚荣的动物。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社会上几乎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老外一般都很有钱,开的都是名车,住的都是别墅,这也迎合了女生喜欢物质的天性。也有女生是为了获得身体上的安慰。

对与人生的真正幸福来讲,虚荣、物质、浮华都是次要的。不管嫁到哪里幸福才是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