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央视六套放映的外国电影多为译制片而非原声字幕?

金旭涛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这就要认清楚“配音”对一部影视剧作品的重要性了。

影视剧被进行配音制作的理由有很多,有的时候因为现场收音不好,后期需要重新录制,可能因为演员本身有口音、声音不好听或者是语言不通的特聘演员,而重新找人录音,比如《那年花开月正圆》的胡杏儿,《刁蛮公主》里的张娜拉等等。



而一些电视台在引进各种动漫、电影、剧集时,一般会特聘配音员或者动用本公司的配音员来进行重录制(如香港tvb、台湾中视、中国央视等都有自己御用的配音员)。

比较常见的情况看中央八套,会对引进的八点档韩剧和台剧进行配音重录,我们经常看到的“台配版”的《名侦探柯南》、《哆啦A梦》等动漫版本就是这些动漫或剧集在引进该地时进行的配音重录。



可能很多观众不知,在香港tvb电视台引进这些动漫时,也会进行粤语版本的重录。而由于语言和地区的限制,粤语版本的动漫只会在广东省极其邻近的粤语区传播,而在我们看来,更流行的是语言发音相近的台湾配音版动漫。

情况大体上就是这样了,但是又为什么要重录呢?我们经常在电影院看电影、在网上找资源的时候,都会被建议找该影视的原声版本,传说更加的“原汁原味”,所谓的国语版本有时制作粗糙让人出戏,有时甚至会被观众抵制。

既然配了又容易挨批,容易吃力不讨好,那为什么还要配呢?

1 最根本的动因,还是传播的需求。

TVB有自己的配音员,台湾有自己的配音员,在制作剧集时可以启用同一批译制组的成员为其配音,不只满足专业需求,在传播时也形成了品牌特色。

比如,台湾在译制美国经典动画《南方公园》时,如果强行直翻,不只语意做不到完全还原,同时也会因为字幕解释过于冗余而影响观看。所以看过台配版的观众会发现,配音员对原台词进行大幅度的更改,既保持了原片诙谐幽默、大尺度讽刺时局的风格,又融入了台湾当局的时政热点,使剧集更加接地气,从而促进传播。



2 基本动因,观看的需求

像上一条说的那样,没有配音的原声版本,字幕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放在电脑上或者录像带形式进行观看还好,但放在电视上,这就不合适了。

因为电视是实时的。

人物语速过快导致字幕没看清就翻篇的情况实在太常见了,而且也不满足大多数人的观看需求,人们为了跟上剧情,只能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而无法做到暂停和后退,这就明显违背了电视观众的传播需求。



更何况,对于小朋友和老年人来说,屏幕上的字幕,他们也无法做到全部看清、认得和理解,所以这种观看需求的不满足直接导致了传播的困难。


狗蛋儿的私人影院

需要考虑全体观众人群的感受,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原声字幕。即使你的节目再好,比如老年人眼神不好,听力不好,自然不会去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