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裡的“美女”竟是摳腳大漢,這幫百人詐騙團伙落網

微信裡的“美女”竟是摳腳大漢,這幫百人詐騙團伙落網

本想通過網絡尋找另一半,不料手機那頭的美女竟是男兒身,以生病、路費等各種理由要錢。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不少受害人最終竟加入了詐騙團伙。今天上午,溫州市公安局龍灣區分局通報一起特大網絡交友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49人,扣押涉案手機200餘部,涉案金額達150多萬元。

一起普通案件牽出連環詐騙案

接到報警後,龍灣警方開展偵查,通過作案手法分析和串併案,警方發現此案系以交友形式進行跨地區詐騙的通訊網絡詐騙案件。

警方先後三批次打掉百人詐騙團伙

對於新型通訊網絡詐騙犯罪,及時打擊就是最好的防範。龍灣警方對此案高度重視,由龍灣區委常委、公安局長黃挺義靠前指揮,抽調派出所、刑大、網安、法制等警力成立打擊新型網絡交友詐騙團伙專案組開展偵查。2017年9月22日,專案組在陝西寶雞搗毀一個詐騙窩點,成功打掉33人的新型網絡詐騙團伙案件。

2018年年初,專案組在對該案後續偵查中,發現該團伙大部分成員已轉移到湖北省荊州市繼續作案,他們的作案手法和組織模式均和陝西寶雞如出一轍。

隨後,龍灣警方在溫州市反詐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安排警力前往湖北荊州進行偵查,成功摸清了該詐騙團伙的多個落腳點。2018年5月3日,專案組聯合當地派出所對3個窩點進行抓捕,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44名。

微信裡的“美女”竟是摳腳大漢,這幫百人詐騙團伙落網

5月14日,專案組再接再厲,繼續抽調60餘名警力前往湖北荊州開展統一收網行動,又抓獲72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搗毀該網絡交友詐騙的犯罪團伙。5月16日,由龍灣公安分局副局長呂傑帶隊的專案組歷時17小時行程2000餘公里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押解回溫。同時,溫州市看守所啟動緊急收押機制,開闢綠色通道,全力協助專案工作。

微信裡的“美女”竟是摳腳大漢,這幫百人詐騙團伙落網

詐騙團伙實行洗腦行騙

據辦案民警介紹,該團伙以公司的模式運作,以傳銷的方式管理。團伙層級分為業務員,主管、主任、經理、總經理五級,相對應有不同提成標準和晉升要求,要達到相應的級別必須發展一定數量的下線。

他們的居住環境很差,都是租住在均不到20平米房子內,男女各分開一個房間集中吃住,還有一個是他們學習培訓的房間,裡面有目標口號和行騙教程。這些團伙成員已經完全被洗腦,他們雖然每天只吃土豆和白菜,但均認為自己吃著世界上營養價值最高的東西,而且有“家人們的陪伴”,很幸福。

微信裡的“美女”竟是摳腳大漢,這幫百人詐騙團伙落網

團伙成員既是施騙者又是受害人

據悉,該團伙成員大都是施騙者又是受害人,他們也都是在網上認識,上家以“姬佩詩”化妝品公司為幌子,說給他們介紹工作為由,騙他們到作案地點。當他們到當地後,該團伙就沒收掉他們身邊的財物、身份證件和手機,對他們進行洗腦式培訓,然後一起實施詐騙。

“我就在網戀‘女友’的慫恿下辭職過來了。”據犯罪嫌疑人張某交代,自己被所謂的洋房、豪車所吸引,逐漸從受害人轉變為了嫌疑人,甚至到了案發後,都不知道當初和他聊天交友的是男還是女。

民警介紹,該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大多是90後或者00後,年齡最小的才16歲。25歲的張某是團伙中某窩點的“主任”,負責團隊管理與培訓,實則維繫團伙運作、傳授詐騙手法與經驗。可是一開始,張某也是被騙拉攏入夥,取得了“組織”信任、晉升了層級,隨後成為團伙骨幹成員。

為了成功騙到對方,團伙甚至準備了行騙教程,記錄了“洗腦”內容和行騙技巧。如何帶“新人”、聊天中的談話技巧、如何慌稱看病或被出車禍等騙人理由、邀約前要準備哪些話題、接到受害人電話時要把握哪些原則……

目前,該犯罪團伙149名犯罪嫌疑人均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深挖中。

警方提醒,對於網絡上的信息要注意甄別,特別是網上交友信息要仔細辨別,一旦涉及轉賬匯款更應謹慎,以防上當受騙。

案例再現

案例一:嚮往愛情,一農民工多次被騙

雖然陳某有多次上當受騙的經歷,但是還是架不住對方“糖衣炮彈”,義無反顧的再次選擇了相信對方。在短短十幾天裡,以給話費、路費向對方匯去3590元。

該案雖然兩次詐騙手法如此相似,但陳某卻不曾警醒,一直沉陷於美麗的網絡愛情陷阱。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出,他心地善良,但自卑,需要關愛,需要一段愛情,而這些卻被網上不法分子所利用。

微信裡的“美女”竟是摳腳大漢,這幫百人詐騙團伙落網

微信裡的“美女”竟是摳腳大漢,這幫百人詐騙團伙落網

案例二:傳銷者被傳銷騙,局內連環騙

受害人潘某,男性,雲南曲靖人,在蘇州打工,之前誤入過傳銷組織。

該案詐騙時間跨度這麼長,一般人早就發覺不對勁,但就是因為潘某曾有誤入傳銷的經歷,知道逃脫窩點的困難,對方就是抓住這個心靈,不斷編造理由,局內設套,而且每次詐騙的金額不大,都在100元-300元不等,導致受害人連續被騙。

案例三:大學生、未成年人誤入歧途輟學詐騙

嫌疑人李某,女性,22歲,雲南某大學本科生。2017年7月,李某在網上認識一男性,聊了一段時間之後,成為男女朋友,後來在對方介紹高薪工作誘惑下,李某輟學來到當地,隨即陷入傳銷詐騙窩點,專門從事詐騙活動。

其中還有一嫌疑對象為未成年人,是被其閨蜜騙至犯罪窩點的,閨蜜對其說在這個公司中,可以賺大錢,不要認為這樣的方式是犯罪,是為公司以後發展積累資本等等,在其閨蜜的蠱惑下,該未成年人同意了其閨蜜的做法,並在其閨蜜的培訓後進行詐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