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自主创业宝妈: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没有平衡点

在现在这个时代中,作为妈妈不是只要养育好子女就万事大吉。时代的进步,自身的追求,她们身上背负了更多的能力和职责。工作、家庭、长辈关系,这些是她们除了育儿外还要平衡的部分。

而对于老一辈的母亲来说,隔代教育的普遍,如何与时俱进的当好“母亲的母亲”是摆在她们面前的新题。母亲节将至,亲子学堂策划了一组人物选题,希望从她们生活点滴中,审视在这个时代下,她们对母亲这个身份的全新理解。

讲述者:张女士,生于1988年,现居山西大同

80后自主创业宝妈: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没有平衡点

两个宝贝儿子,是上天给我最好的礼物。

我记得第一次给妈妈过母亲节,是在读初一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并不是很清楚母亲节的意义。只是班里同学都吵吵着给妈妈准备母亲节礼物,我也用零用钱,花了1.5元给妈妈买了一支粉色的康乃馨。

我第一次感受到母亲节是在三年前,大儿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年,母亲节前他从幼儿园回来,拿了个小贺卡,里面歪歪扭扭的画着妈妈和一束花。他稚嫩的声音,抱着我说,“妈妈我爱你,长大我给你买真的花。”话音未落,我已激动的哭成了泪人。

要说我印象最深刻地一次母亲节,是结婚第一年。我送婆婆一束康乃馨,她哭着的抱着我说谢谢,因为这是她当妈妈26年来,第一次收到母亲节礼物,之前我老公从来都没给她过过。而遗憾的是,今年我得不到这个拥抱,几年前她因病就已离开了我们。

我是23岁有的第一个孩子,从那个时候对于母亲这个身份,才有真切的理解。只有自己当了妈妈,才会耐心的听自己妈妈对你唠叨。而自打孩子出生后,我也陷入了不自觉操心的循环模式。

那个时候我急于给予孩子最好的,焦虑一切他能接触到的事物,无论是学习还是体能。从他刚会坐我就坚持天天给他读绘本。从他懂得吱吱呀呀的开口说话,我就开始和他用英语交流。在他六个月的时候,我就带他去上早教班。每次喂奶粉前,我都会严格要求长辈一定要给奶瓶消毒3分钟。所以那时除了上班,我把所有心思都铺在了孩子身上。

在老大3岁的时候,我有了二宝,同样还是个小男孩。如果按照我上述老大的养育方式,我的生活满地鸡毛应该是必然趋势。但庆幸并没这样发展下去,当有了二宝后,我发现原来很多所谓的育儿理念,并不是都适用。

我开始反思之前的育儿方式,之后我带孩子变得随性起来。我不会非要他们去游泳,也没有一定让他们去早教中心,一切都跟随他们的喜爱。而对于奶瓶消毒这件事,当两个宝宝都哭着要喝奶的时候,其实是没时间容许你斤斤计较奶瓶到底有没有消毒到位。这时我也理解了三年前长辈口中“不用这样”的含义。

在二宝出生后除了育儿理念的转变,我自身也完成了职业转型。在二宝出生的那年,其实我的好多同学都刚刚硕士毕业。在20岁刚出头就去结婚生子,学业自然是被耽误了,但我没后悔过。我发觉自己的知识层面和同龄人有差距,决定去首尔建国大学继续深造。

当然有这样的决定,也得益于老公和长辈的支持。在那两年里,我基本每个月都往返于大同和首尔,课不多就想回家看宝宝。而毕业后,我觉得辞去原来稳定的工作,自己创业。一是,原来每个月3000元的工资,对于支撑两个宝宝的日常开销是不够的,我想再搏一搏给他们好的生活。二是,依附老公的生活没有挑战,当然我也不想把所有重担都压在老公一个人身上。两人共同进步,也许才是维持夫妻关系和谐不可忽视的点。

从现在来看,当初的决定还算正确,我的小事业干得不错,接下来还打算再扩展一家奶茶店。有得就有失,在事业上升的这三年中,我错过了很多孩子成长的点滴。在我看来,事业和家庭真的找不到平衡,我只有平衡自己心态。就事论事地在关键时刻分清哪个更重要。

在给孩子创作良好条件的时候,自己累点也觉得幸福。当然,我现在也会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他们,每天早上除了出差赶早班机,我都会把两个儿子送去幼儿园。晚上尽可能回家辅导他们做功课。周末抽空都会带着他们出去玩,我也会一年安排一到两次带他们去旅游的时间。

80后自主创业宝妈: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没有平衡点

儿子喜欢在海边玩,我就每年都陪他来。

对于母亲这个身份,通过这六年的时间,我越发觉得小学课中把母亲比作大地,是贴合的。今年的母亲节,我最期待二宝的小礼物,这是他上幼儿园的第一年,虽然知道这些小礼物都是老师布置的,但只要是宝宝亲手做的,我都喜欢。而我也打算在母亲节那天,带着宝宝外出去玩玩,毕竟能陪着他们健康成长,才是我最想要、最珍惜地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