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墓在這裡

倉頡墓位於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西北12公里的古王集鄉堌堆坡村西北隅。黃帝史官、文字鼻祖倉頡卒後即葬於此,歷代文獻均有記載。至於倉頡墓始建於何時,已無從查考。每年春秋祭祀,歷代香火不斷,直至今日。

倉頡墓在這裡

倉頡墓前,枝葉繁茂的古柏掩映著一座大殿,為倉頡祠,墓祠佔地約4000平方米,始建於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擴建於唐代,後屢廢屢建。殿脊正中間立有"康熙九年重修"字磚,殿內有一尊長有四隻眼睛的倉頡塑像。大殿為3間出廈,臺高0.6米。殿門兩旁的明柱木雕裝飾,上刻有"天下文章祖,古今翰墨師"的楹聯。座梁嵌檀,八磚扣頂。大殿迎門靠後牆處,在高約兩米的神龕內,有生著四隻眼睛的倉頡泥塑坐像。20世紀50年代初被當成迷信之物予以破除,久經風雨侵蝕,大殿成了危房。如今的倉頡大殿,是在退休幹部趙福田、鄭樹華、葛明亮等人的倡議下,由附近村莊的群眾與幹部集資重修的,祠院呈"凸"字形,現為倉頡小學佔用。殿前兩株柏樹,蒼勁挺拔,依然鬱鬱蔥蔥。倉頡兩株古柏是漢柏,即檜柏,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倉頡墓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