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恶财富风险的人都在这样做

厌恶财富风险的人都在这样做

市场催生行业这话不假。

过年到现在接到N多客户、朋友咨询家庭财产(房产居多)的婚前婚后规划。

婚内买房怎么买是个人财产,与配偶无关?

婚前全款买房登记在一方名下,是不是与配偶无关?

父母出资买房,是不是也有配偶的一半?怎样买是我一个人的?

老公买了海外保险进行转移资产,我怎么保护自己?

我在婚姻中感觉到了不安全,我要做些什么,让自己多些保护?

基本都与婚前资产的保全和婚姻中家庭资产的隔离保护沾边。工薪阶层关注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中产阶层关注资产的合理配置;高净值人群关注税务的筹划和资产的传承;特殊人群更关注资产的转移。私人法律顾问业务特别要注意隐私的保护。

厌恶财富风险的人都在这样做

原来的家事业务被认为是律师业务中的低端业务,为什么?很大原因在于家庭资产量少,种类单一,不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储备,基本不需要团队合作。

现在的家事业务呢?客户资产不仅国内有,国外也有;房产不仅这个城市有,别的城市也有;金融资产有股票、基金、保险、信托、私募股权、黄金和互联网金融产品、券商资管等多达十几项;企业股权设置粗简,风险的法律防范意识低,家业长青企业的接班都是需要提前筹划的;还要防婚变风险、防意外风险、继承风险、债务风险、合理税务筹划等,仅律师还不够,甚至需要税务师、会计师、金融专家等共同服务一个客户,家族办公室应运而生。家事律师最早接触客户的财富,但是进入客户的私人财富管理领域,婚姻问题反倒仅是其中一块。私人财富律师是趋势,所以当移投行家族办公室向我抛出橄榄枝,我欣然加入。

厌恶财富风险的人都在这样做

对工薪阶层和中产来说,从动买房的念头就开始咨询律师,从准备登记结婚就开始咨询律师,这说明什么问题?本源是厌恶风险,还可以说明三点,一是老百姓有钱了,二是房产占据家庭资产的比重大,三是法制意识增强。现在的90后风险意识要强于前辈,前几天我外甥打电话说跟她媳妇商量把彩礼钱付首付买一套房子,他知道这钱他拿不到索性买套房子变成共同财产。防范风险好过风险来临时去承受风险。默多克邓文迪的婚前(内)协议、刘强东奶茶妹的“约法三章”好过王宝强、马蓉的“离婚大战”,理念问题,随着财富的增长迟早会通的,马克思早就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厌恶财富风险的人都在这样做

还有,从家庭的私人财富管理角度,遗嘱业务将进入未来的中国家庭, 生育习惯的改变,家庭结构的复杂,当然了主要是财富的增长,银行的无主财产逐年增多,房产不能过户现象,公司股权继承不置可否,均因传承的理念未达。也许你说我只有一个老婆,一个孩子,一套房子,没啥争的但是房子也未必能顺利过户给你的孩子,因为法律早早的规定好了,只是你不知道。

下篇: 震惊!独生子女不能全额继承父母的房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