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我的三观,李诞掀起了一场“巨婴”讨论潮

01

我被《向往的生活》种了草,连《奔跑吧》都不想看了,每天等着它更新。

谁来拯救我的三观,李诞掀起了一场“巨婴”讨论潮

要说原因,那是因为我是个吃货。我超级喜欢看黄磊老师做饭,满屏幕都是美食,然后,大半夜起来流着口水吃零食,于是,我又胖了三斤。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人都知道,讲究吃的人,做饭会从选购食材开始。《向往的生活》中的美味之所以吸引人,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嘉宾们一起去劳动,然后看着简单的材料一点点变成餐桌上的食物,那种感觉,充斥着无尽的幸福。当然更好吃了。

但第三期,有个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个习惯:李诞。

谁来拯救我的三观,李诞掀起了一场“巨婴”讨论潮

别看李诞在《吐槽大会》上才华横溢、段子层出不穷。可到了蘑菇屋,却变成了一个“婴儿”。他总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干活,装病、装可怜……反正就是想尽办法偷懒,被节目组鉴定为“史上最懒嘉宾”。

谁来拯救我的三观,李诞掀起了一场“巨婴”讨论潮

不仅逃避劳动,还各种撒娇,跟黄磊、张绍刚打电话买芦荟胶。躺在地上不起来,还说我想妈妈了。

看看弹幕上满满的吐槽,连陈赫都带上了。

谁来拯救我的三观,李诞掀起了一场“巨婴”讨论潮

这个样子,让我想起了一个词“巨婴”。

02

谁来拯救我的三观,李诞掀起了一场“巨婴”讨论潮

不知从何时起,“巨婴”这个词广为流传。

一个成年人,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巨婴!

工作上,自己承担的任务完成不好,处处让人帮忙“擦屁股”,巨婴!

婚姻上,完全听从妈妈的意见,不管是对是错,奉行“孝即是顺”的“真理”,巨婴!

……

什么是巨婴呢?

顾名思义,因为从小娇生惯养或者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虽然生理上已长为成年人,但心理上还像是没断奶的婴儿一样,摔了一跤不反思自己没走稳,反而责怪2米外的母亲没有拉住他。

最常见的“妈宝男”、“妈宝女”、“啃老族”。虽然已经成人,但是还必须依靠父母的意见和接济才能生活。

更有甚者,毕了业找不到工作,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埋怨父母没本事,没能替他找份好工作,要不就是借口辛苦,天天在家里上网玩游戏,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

还有一种,自己结婚生子之后,丝毫没有当爸妈的责任,把孩子扔给自己的爸妈,两人依旧过着潇洒的日子,仿佛孩子就是为爸妈生的一样。

03

谁来拯救我的三观,李诞掀起了一场“巨婴”讨论潮

工作上遇见巨婴更可怕。

前段时间,单位来了一位同事,正好和我一个办公室。

一次,我手里有个特别紧急的任务需要处理,领导又交办我任务,我说,我现在真的不行,手里这个活就够我加班好几天的了。领导看我同事没事,就交给她了。

过了几天,领导给我打电话,问我工作进展。我说不知道啊,那不是她在做吗?然后这位同事来找我,问我,这个活怎么干?领导让我配合你。

配合?那你为啥早不说?更何况这个材料都已经延期2天了,请问你这几天都干嘛去了。结果,同事带着材料玩起了“消失”,谁也联系不上。

没办法,为了挽回损失,全部门停下手里的工作,加班一天一夜,才把材料弄完上交。

我们以为这是意外,谁知道这只是开端。领导交办的任务,她都能推到别人的身上,实在推不掉,就玩“消失”或者请病假,直到有人帮她完成任务为止。

这样的人可怕不可怕?

她一副无辜的表情站在你的面前,楚楚可怜地说,我不会做,你帮帮我吧。然后你就得帮她把这项工作全部完成。如果出一点差错,她回过头来还要说,这是你的责任。

这种人,典型的共生和全能自恋。

自己不能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我们必须一起做。而且,你必须帮助我,否则我就会发脾气(玩消失或者请病假),让你不得安宁(向领导告状)。

04

谁来拯救我的三观,李诞掀起了一场“巨婴”讨论潮

武志红曾经说过: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的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在我们的文化中,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名人,都极容易是巨婴。我也不例外。

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怕?我们居然身处一个“巨婴”的世界。

但是,仔细想想,巨婴似乎也没那么可怕。

就拿李诞来说吧。虽然内心极度讨厌他偷懒撒娇的样子,但是却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会写诗,写小说。如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担任《吐槽大会》的总策划,节目上的很多段子都是他写的。

这让我想起来学生时代。高中时,父母为了让我们安心学习,几乎承包了所有的家务活。我们除了学习,什么事也不用操心。充裕的学习时间,换来的是考卷上满意的分数。

我们常说,时间是公平的,在一方面花费得多了,自然在另一方面花费得就少了。李诞在“段子”上有如此才华,是因为他在这个领域的付出和努力。生活经验不足,因为他的注意力并未在此。

不止是他,网上还调侃过许晴不会换电话卡,唐嫣不会乘坐地铁,胡歌的家里一团乱糟。他们为我们奉献了一部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却连最基本生活常识都不懂。

他们是生活上的“巨婴”,可又是他们擅长领域的天才。

换个思路想想,只有像婴儿般专注于一个领域,也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05

谁来拯救我的三观,李诞掀起了一场“巨婴”讨论潮

我朋友小可的老公就是一个典型的“巨婴”,但是他们夫妻关系特别好。她曾经跟我们分享过如何与“巨婴”相处。

第一、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就像节目中张绍刚老师对待李诞和池子那样,虽然大家都是成年人,但是面对他俩,张绍刚像个父亲一样,到蘑菇屋之前对他们再三嘱咐。看到李诞说头疼,耐着性子摸摸额头,确定他没生病。

谁来拯救我的三观,李诞掀起了一场“巨婴”讨论潮

巨婴吗,就是没长大的孩子,以家长的身份与他们相处,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一般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

第二、尽量不要跟他争执对错。巨婴的一大特点就是从来不承认是自己的错,他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脱责任。跟他们相处,尽量避开责任追究的环节,直接说下次应该怎么办就好。

小可说,她就是靠这个方法,驯服老公的。老公做错了,如果你埋怨加指责,他会暴跳如雷,如果你什么也不说,他反而俯首帖耳。

谁来拯救我的三观,李诞掀起了一场“巨婴”讨论潮

第三、学会接纳。小可说,其实,与巨婴相处,最重要的是友善接纳。《遇见未知的自己》书上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你的内心世界的投射;你内心有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

我们身处在巨婴的世界,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是个巨婴,却不自知。对巨婴的控制及攻击行为,要有化解性回应,让对方的控制及攻击行为得到一定满足与消解,只有这样才能与其建立联接、成为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