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力中小银行转型,同盾科技副总裁李伟东畅谈同盾之道

1月18日,由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主办,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等国内25家投资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 2018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在北京召开,本界论坛以拓展国际视野,实现全球联动为目标引导,在聚集百个国家、千个项目、万亿资金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发展趋势,实现产融结合的国际化投资格局。

新用户群体大量流失,中小银行切肤之痛

同盾科技副总裁李伟东受邀参与了“中小银行创新发展”圆桌讨论,与来自全国各地中小银行领导代表,在现场共同探讨了中小银行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很多中小银行正在经历一段挣扎的岁月,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和客户群体的改变让中小银行措手不及,与大型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相比,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小,风险控制能力弱,同时还将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监管环境。

相比于外部环境的恶化,内部客户的流失也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挑战。

中小银行的产品同质化问题十分突出,而客户群体的场景化需求日益显著,但是大部分的应用场景都被第三方占领,中小银行失去了和用户接触的渠道和数据。

中小银行开始把转型的希望投向了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对中小银行的提升作用得到了现场来宾的一致认可。金融科技可以帮助银行提升核心业务能力、业务效率、降低风险与成本、实现差异化竞争,并且能从根本上帮助银行从产品思维导向向用户经营思维进行转变。

很多中小银行在转型探索过程中发现,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去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团队是很吃力的事,小银行难以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即便技术团队组建成功,数据来源、场景应用等问题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因此,与会的中小银行代表均表示,要以开放的心态发展金融科技,海纳百川,银行自身保留最核心的职能,其余更多的事情交给专业第三方企业来解决。

金融科技助力中小银行转型,同盾科技副总裁李伟东畅谈同盾之道

同盾科技协助中小银行科技化转型

同盾科技的定位是一家独立第三方智能风控解决方案提供商,自从2013年底成立以来,累计的服务客户已经超过七千家,覆盖非银行信贷、银行、保险、基金理财、三方支付、航旅、电商、O2O、游戏、社交平台等领域。

同盾跟很多中小银行都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凭借自身在智能风控领域的技术能力、海量的数据沉淀,为中小银行客户的金融科技转型提供了巨大帮助。

在同盾没有入场之前,无论是信用贷款的风控还是交易的反欺诈,中小银行基本上都是做本地部署。同盾创立初期就果断运用公有云,采用API调用的方法,为中小银行或其他客户提供异地调用的服务模式。

这是银行转型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现在同盾API日调用量已经突破一个亿,峰值超2亿,累计调用量超过400亿,400个亿调用数据的分析、清洗、整理等等需要应用大数据、AI等技术,同盾的技术团队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

李伟东在现场说到:“每天一个亿的量里面,有超过一千万是来自于信贷的调用量。

金融行业由于其天然的高度数据化和自动化,人工智能自然而然就成了最好的应用领域之一。同盾科技率先提出了智能分析即服务的理念,叫做AaaS,提倡将风控服务云端化,针对各种金融场景提供全场景风控服务。

比如针对贷前审查有智能信审,针对信贷风控有信贷保镖,针对贷后管理则有逾期管家,以及其他更细节化、场景化的解决方案。

正因为同盾一直坚守工匠精神,潜心打磨技术,2017年11月13日,同盾科技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表现同盾科技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重点支持。

在四年的发展过程中,同盾科技一直致力于利用金融科技为金融机构赋能的建设。同盾科技为金融机构提供从精准获客到信用评估,再到反欺诈,风险控制,端到端的全流程的服务体系,不断促使技术能力的下沉,协助中小银行的创新和转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