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杀!先捧后杀!从历史中的经典“捧杀”中学会如何巧妙避免它!

前几日大火的“远大前程”中,十三太保中老乞丐最经典的一句就是“捧杀”!那何为“捧杀”?它从何而来?

捧杀!先捧后杀!从历史中的经典“捧杀”中学会如何巧妙避免它!

“杀君马者道旁儿”,语出东汉应劭所撰的《风俗通义》。文中写道:“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

故事的大意是说,有个人善于养马,他骑马飞奔在路上,路边的人不停地赞美其马跑得快。众人越夸奖,他越得意,越快马加鞭,结果使马累死。

捧杀!先捧后杀!从历史中的经典“捧杀”中学会如何巧妙避免它!

鲁迅先生说过,欲置人于死地,可“棒杀”,即打死对方,也可以“捧杀”,即用不停的吹捧,使对方在自我陶醉中完蛋。后者之意,就是“杀君马者道旁儿”。

“捧杀”之理易懂,但屡屡成功,因在何处?就在于它既有吹嘘、拍马之谗,又有恭维、颂德之音,一时齐发,使人眼花缭乱,甚至常有“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之叹。

历史上有一人怕是被"捧杀"的最经典的案例了,他就是——关羽。

捧杀!先捧后杀!从历史中的经典“捧杀”中学会如何巧妙避免它!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关羽发起了襄樊战役。战役进展顺利,关羽打败了于禁所率领的七部军队,于禁投降,庞德被杀。一时间,曹操甚至都产生了迁都以避锋芒的想法。在司马懿等人的建议下,曹操一方面向孙权写信,让他出兵抄关羽后路,一方面继续向樊城增兵。战役发起前,关羽是担心东吴有所动作的,因此在江陵、宜都等地留下了防守兵力。

陆逊这时候“未有远名”,就是名气不是很大,来到前线后,就给关羽写信,一上来就给关羽带了一顶高帽子,说:“您观察敌人的破绽,轻易就获取了很大的成功。您的功绩是多么伟大呀!敌国被打败,对盟国也有好处,我不觉击节叫好!希望您乘机完成席卷中原的大业,一起来辅助朝廷,维持纲纪。最近我这个没有才能的人,接受任命西来这里。我非常仰慕您的风采,希望受到您的善待和教诲。”又说:“于禁等人被您擒获,远近对您钦佩、赞叹、认为您的功勋定能与世长存。即使当年的晋文公参加的城濮之战的军队,淮阴侯攻拔赵国的谋略,也不能超过您的业绩。”然后告诫关羽防止曹操增兵。还说自己是一介书生,来当这个前线主将深感力不从心。但是能够和关羽为邻则非常高兴。并且说,自己的这些建议即便是不符合关羽的谋略,也是可以看出他的向往之情,说:“倘若得到您的关注,一定会明察这些。”

看,“完成席卷中原大业”、“功勋与世长存”,这话说的多好!城濮之战、韩信拔赵这样的战役都比不上关羽的樊城大战,这奉承话都有点儿过头了;还有,提醒关羽的话,也并不是关羽看不到这些,好像只是为了引起关羽的注意似的。也难怪关羽看了陆逊的信,觉得有“谦恭、愿意尽忠和托付自己前程的意思,于是就放了心,不再怀疑东吴会有异动”,然后逐渐撤出防守军队赶到樊城。这也就导致了关羽的兵败被杀。

捧杀!先捧后杀!从历史中的经典“捧杀”中学会如何巧妙避免它!

从关羽这方面来说,假如不是大意,意识到东吴方面意有所图,他可以撤兵吗?关羽攻打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俘获了于禁手下三万多士兵,虽然樊城没有攻下,应该说也是有所斩获,也就是说,这一仗已经得到了好处,也是可以主动撤兵的。假如关羽主动撤兵,东吴敢不敢动手还很难说,凭关羽的能力,硬碰硬地摆开战场厮杀,东吴还真的难说获胜。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关羽还真是被捧杀的。

历史上的大英雄都无法抗拒“捧杀”的威力,那现如今我们应该怎么面对生活中的“捧杀”呢?

捧杀!先捧后杀!从历史中的经典“捧杀”中学会如何巧妙避免它!

1、 人贵有自知之明,让自己的亲朋好友列出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自己的亲朋好友,特别是父母长辈跟死党闺蜜,他们跟自己一般不存在竞争关系,同时也对你比较熟悉,并且由于是你主动要求,也不会担心伤了感情,这样可以有助于正确的认识自己,免得在被人夸的时候飞上了天。

2、 牢记自己的目标,不要让外界的言论影响你走错方向。你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升职挣钱还是为了博得所有同事的夸奖?如果升职挣钱和夸奖发生了矛盾,你会做如何做出选择?

3、 保持低调,不要做一个惹人讨厌的人。当你收到同事的夸赞时,小心引起另外一些同事的不满,以致在工作的时候故意不配合你,毕竟嫉妒是人的天性。想想自己在平时工作中讨厌什么样的人,比如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然后对照亲朋好友给自己找出的优缺点,在工作中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故意引人反感。

4、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面对来夸你的人你可以夸回去。当有同事来夸奖你的时候,其实是不容易区分对方是否是在捧杀,那么咱们一是保持一贯的低调,对他们恭维之词不置可否一笑而过,然后反过来夸对方一遍。如此一来,真夸你的人会觉得你的人品不错,而那些想要捧杀你的人也不清楚你到底中没中招。

面对“捧杀”这把温柔而无形的刀,如果内心操守不够、看待事物的眼力不深,久而久之,即被“捧杀”,中伤落马也就在所难免。

捧杀!先捧后杀!从历史中的经典“捧杀”中学会如何巧妙避免它!

世界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捧”。正如齐人邹忌本不如徐公美,但他身边的人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没有自我陶醉,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东汉章帝即位不久,马太后就告诫他,那些说话都顺着你心思来的人,都只不过想讨好你以谋求好处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