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時 科學不滅 ——中國科學家追思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

2018年3月14日,76歲的物理學家霍金在英國家中去世。霍金被認為是20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有社會影響力的物理學家。

生命有時,科學不滅。這位科學家的傳奇人生雖然落幕,但他的故事,和他留下的精神財富卻將長久流傳。

生命有時 科學不滅 ——中國科學家追思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

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霍金在學術上建樹頗多,特別是宇宙起源和黑洞研究。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安宇森、王少江介紹,霍金和彭羅斯共同提出了奇點理論。彭羅斯證明了黑洞內部存在奇點,而霍金則將這一證明用在整個宇宙的研究中。這是霍金博士論文的主要內容,安宇森認為,奇點定理的證明“是經典廣義相對論的集大成者。”

此後,霍金的研究從宇宙學轉向黑洞,他和同事們提出了黑洞熱力學、“霍金輻射”、黑洞信息佯謬、黑洞“軟毛定理”等概念和理論,將人類對黑洞的認識不斷向前推進。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苟利軍研究員的主要工作是從天文觀測角度尋找黑洞並確認它們的存在,他說:“說霍金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瞭解黑洞的人,一點兒也不過分。”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蔡榮根院士解釋說,霍金在1974年提出了“霍金輻射”理論,即黑洞具有輻射,且輻射是一個黑體譜。通過輻射的黑體譜,霍金給出了黑洞溫度的表達式。簡單地說,也就是“黑洞不黑”。這一理論將引力、量子力學、熱力學等聯繫在一起,是理論物理的一次重大突破。

張雙南說,顯然霍金認為“霍金輻射”理論是自己最重要的學術成就。雖然這一理論基礎非常牢靠,也得到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學者的認可,但可惜的是,“霍金輻射”至今仍未被實驗觀測到,“未經實驗或者觀測驗證的理論模型就仍然有可能不正確,這或許就是霍金至今仍未得到諾貝爾獎的原因”。

生命有時 科學不滅 ——中國科學家追思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

最有社會影響力的科學家

復旦大學教授施鬱曾在劍橋大學理論物理與應用數學系工作過,是霍金的同事。“我和霍金教授沒有直接交往,但對他印象頗深。”施鬱說,霍金與其他人一樣正常上班、出席報告會,別人作報告結束後,他會用語音合成器提問。“霍金的很多研究成果是在他身體出現問題後取得的,黑洞‘軟毛定理’就是他和同事在2015年提出的。”施鬱說:“他對學術的執著令人欽佩,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時至今日,霍金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科技界,成為公眾最為熟知的科學家。

科研之餘,霍金花了大量時間撰寫科普書籍,作科普報告。《時間簡史》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並多次再版,發行量超過數千萬冊。之後,他陸續出版過14本書籍,還參與了6部影視劇或系列片的拍攝。苟利軍說:“霍金的口才非常好,他在英國廣播公司里斯講座上的兩次演講被整理成《黑洞不是黑的》一書發表。他的演講如同宇宙探索和理論物理發展的歷史課,清晰易懂、深入淺出,許多天文‘梗’和比喻用得妙趣橫生。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說:“科學界要感謝霍金,因為他,天文、物理和宇宙研究吸引了大眾的興趣,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公眾要感謝他,因為他,很多人對宇宙和科學前沿產生了興趣,從而改變了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走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成為新一代科學家。我們太需要霍金這樣的公眾科學家了,他是科學的代言人,他向公眾介紹科學前沿,吸引公眾、決策者關心和支持科學的發展。只有這樣,科學之光才能照亮人類社會的各個角落,照亮普通人的人生前行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