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引導孩子坐便盆?

大鯢3112

Hello親愛的寶爸寶媽,蜜桃姐姐來咯!

即使孩子已經發育到準備開始使用便盆的階段,但是在放棄尿布這一方面他可能還是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鼓勵。

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坐一會兒便盆,而大部分時間他卻一直在拒絕,在說“不要”的話,那就先把便盆撤離幾周。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初學走路的小小孩常常把“不”掛在嘴邊,即使他們想表達“是”,越來越獨立的人格卻促使他們唱反調!那家長呢,就給孩子一點時間先擺脫拒絕模式,這樣就可以開始更為順利的教學了。

等待孩子的日常生活穩定下來,更配合時,再開始坐便盆的訓練。由於培訓要求孩子集中精力,所以最好選擇安定的時機,如果是剛搬進新房子或者剛進入不同的託兒所,是不太適合孩子進行如廁訓練的。小小孩還沒有那麼大的能力,能一次性處理多方的變化,新的環境很容易讓他分心,所以如果生活還不可預測,那家長先考慮推遲訓練吧。等到孩子適應了新環境,再開始應該也不遲。當然家長也可能想辦法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給予更多引導和陪伴,讓他更容易適應。

當家長開始訓練孩子時,不要指望孩子馬上就會坐在馬桶上,真的使用它。先讓他坐上馬桶幾分鐘,一天一次或兩次固定的時間段,讓他習慣。如果孩子小便時是坐著的狀態,他就會把訓練和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一段時間後,他會找出自己身體的感覺,當有尿意時,他需要去馬桶上坐著。有些孩子在幾天內就可以把這些東西聯繫在一起,但大多數孩子可能都需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如果孩子屬於後一組,家長也不要擔心。

在關於如何教寶寶上廁所方面,不知道其他家長有沒有什麼妙招,一起分享一下吧~


蜜桃姐姐

  訓練寶寶自己坐便盆大小便,對寶寶而言,是一個重要成長階段和學習過程,不但可以讓寶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而且可以讓寶寶建立自信心和增強自尊心,對寶寶將來的心理發育和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不過,訓練寶寶大便時要講究方式和方法,因時因人而異。爸爸媽媽一定要以寶寶為主體,採取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

  爸爸媽媽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圍繞寶寶,著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訓練過程中允許寶寶一點一點的反覆實踐,並根據寶寶的接受程度以及進步速度,還有表現出來的興趣偏好逐步訓練,一步一步地引導寶寶喜歡上坐便盆大小便。

  訓練寶寶坐便盆的4個基本步驟

  1、細心觀察寶寶排便規律

  訓練寶寶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時,要先摸清寶寶每天大約什麼時間排便次數多,到了這個時間爸爸媽媽就要格外注意了,如果發現寶寶有出現臉紅、瞪眼、凝視等神態時,就應把寶寶抱到便盆前,並用“嗯、嗯”的發音使寶寶形成條件反射,久而久之寶寶一到時間就會有便意了。

  寶寶大便乾硬在便便時會顯出與平時不同的表情,當看到寶寶憋足力氣時,媽媽要預感到寶寶要便便了。

  2、讓寶寶熟悉“便盆”

  8個月左右,寶寶已經能夠坐穩,就可以開始訓練他坐便盆。

  將便器放在寶寶遊戲地方的旁邊最好,也允許他當作一般小椅子用,或是穿著衣服進行假裝上廁所的遊戲。可以挑選有卡通人物的小內褲,並且告訴他“如果希望不弄髒你喜歡的卡通人物,那就要學習脫褲子,在便器上尿尿才行。”並鼓勵寶寶每天在便盆上坐一會兒,並把紙尿褲上的糞便放入便盆內,指給寶寶看,使他逐漸理解便盆的概念和用途。

  3、消除寶寶對便盆的恐懼感  

 為了消除寶寶可能會有的對便盆的恐懼感,可將便盆放在寶寶經常活動的地方,最好是臥室、客廳、陽臺等比較明亮的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