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的融资过程中,投前估值和投后估值各代表什么意思,对公司原有期权池有什么影响?

天上宝贝儿

投前估值与投后估值

投前估值和投后估值分别是指获得融资前后的估值。

举个栗子:

(1)投前估值:某创业公司引入投资人,约定投资200万元,投前估值1000万元,则该投资人在创业公司的股份占比为200/(1000+200)*100%=16.67%;

(2)投后估值:某创业公司引入投资人,约定投资200万,投后估值1000万元,则该投资人在创业公司的股份占比为200/1000*100%=20%;

一般而言,投后估值是指包括本次投资款在内的估值,投后估值则是未包含本次投资款的估值,从投资人的角度,同样的投资金额,同样的估值,采用投后估值计算能获得较多的股权占比;从创业者的角度看则相反。

期权池的设立

1、如投资协议约定期权池股份完全从创始人的股权份额中出,投资人坐享股权激励带来的好处却无须付出任何的代价,对于创始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2、如投资协议约定,期权池由原股东和投资人共同预留,则期权池的设立的是由所有的股东共同分割出一部分纳入期权池。

举个栗子,如果引入投资人后,公司的股权结构为:创始人团队80%、投资人20%,现设立期权池(期权池规模为10%),创始人团队和投资人按比例分别拿出8%和2%凑成10%的期权池,此时公司的股权结构为创始人团队72%、投资人18%、期权池10%。这种做法对于创始人来说是最有利的。


蜗牛侃财经

顾名思义,投前估值就是投资公司投资之前的估值,投后估值就是投资公司投资之后的估值。

一般情况而言,创业者融资时所列基本为投前估值,比如,融资100万,占比10%,意思是投前估值1000万。而投后估值往往是投资人在与创业者谈判争取更多的股权比例,也就是说如果是投后估值1000万的话,实际上也就相当于出资100万,之后估值1000万,投前估值就是900万了。

相同估值下,投前对于创业者更有利,投后对于投资人更有利,核心是所占股权的问题。

至于对于期权池的影响,影响来自于期权池设立的时间。

一般在融资前,设立期权池,融资后,会相应的稀释期权池的股权比例,比如你拿出20%作为期权池,之后融资10%,融资后你的期权池就变成了18%。

而在融资后设立期权池,往往稀释的是原有股东当然包括投资人的股权,比如,投资人持股10%,你现在要增发20%作为期权池,相应的投资的股权比例就变成了8%。


sesameYang

顾名思义,投前估值(pre money)指公司融资之前的估值,投后估值(post money)=投前估值+投资款。 因此,在跟机构洽谈时,一定要强调投前还是投后估值,为了不引起双方理解偏差,最好以说明一下,投资以后,投资公司占多少股份比例,这样表述才清晰。

对期权池本身是没有影响的,因为一次进来的投资机构,占股份比例是一样的。要看期权池在机构投资进来之前还是之后设立,在机构进来之前设立,会被稀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