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科學巨匠、“漸凍人症”患者史蒂芬·霍金在英國當地時間3月14日與世長辭,享年76歲。他是當代享有盛譽的傑出學者,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是國際著名數學家,理論物理學家,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教授。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生前曾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霍金的子女表示父親在去世時的最後時刻非常安詳。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漸凍人症”的學術名稱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又簡稱為A.L.S.。人體的所有運動包括運動、說話、吞嚥以及呼吸肌的活動都是由運動神經細胞支配。罹患“漸凍人症”的患者由於腦和脊髓中運動神經細胞發生進行性退化,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以至癱瘓,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由於患者的感覺神經並未受到侵犯,所以漸凍人的智力、記憶及感覺不會受到影響。患者一直頭腦十分清醒地看著自己逐漸不能行動、不能說話、無力咀嚼,無力呼吸,這正是“漸凍人症”最殘酷的地方。科學巨匠霍金就是位“漸凍人”。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1942年1月8日伽利略逝世300週年紀念日,同一天也是霍金出生的日期。他出生於一個典型的英國中產家庭,父母均為牛津大學畢業生,父親法蘭克是畢業於牛津大學的熱帶病專家,母親伊莎貝爾1930年代於牛津研究哲學,政治和經濟,霍金出生後母親也放棄了事業轉做了家庭主婦。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霍金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2歲時在他聖奧爾本斯家的花園裡,1962年在他牛津大學畢業典禮上)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在同事眼中他風趣而幽默,在妻子眼中他是個好丈夫,在孩子眼中他是一位好爸爸,在大眾眼中他是小愛因斯坦,宇宙之王 --- 史蒂芬·威廉·霍金是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在大學學習後期開始患「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半身不遂。這個時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問題上創立了宇宙之始是「無限密度的一點」的著名理論。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1965年史蒂芬·霍金與簡·王爾德結婚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史蒂芬·霍金在劍橋大學接受榮譽學位後與妻子簡·王爾德以及兒子蒂姆。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霍金學生時期,也曾經差點走上父母安排的軌跡,做醫生的父親希望霍金去學醫,但他不喜歡生物學,因為那個學科不夠抽象,「過於敘述性並且不夠基礎。」17歲那年雖然「考得很糟」,他還是拿到了獎學金,進了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1995年年史蒂芬·霍金和伊萊恩·梅森的結婚典禮。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1972年年後在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學部進行研究工作,1975年任重力物理學高級講師,1977年任教授。1979年年任盧卡斯講座數學教授,其間1974年年當選為皇家學會最年輕的會員。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霍金的眼鏡上安裝了負責偵測肌肉活動的紅外線發射器及偵測器,譬如他想打招呼,說聲「你好」,他先以眼球控制紅外線感應器,選定在螢幕上輪流出現的英文字母,當計算機出現他想要的「ħ」時,霍金再動眼球,這樣計算機就會不斷顯示以「ħ」為字頭的英文字,當「HELLO」出現時,他又動一下以選定這個字,當他造句完畢後,才把句子傳至合成器發聲。當初霍金使用這臺語音合成器的時候,一分鐘最多能夠「說」出15個字。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他的不朽名著《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他於1978年年和1988年年先後獲得物理學界兩項大獎,即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和沃爾夫獎。1989年霍金獲英國爵士榮譽稱號,他還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和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1974年3月1日,他在“自然”上發表論文,闡述了自己的新發現 - 黑洞是有輻射的(所指的輻射被稱為霍金輻射)他的新發現,被認為是多年來理論物理學最重要的進展。該論文被稱為「物理學史上最深刻的論文之一」,同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1975年至1976年年間,獲得倫敦皇家天文學會的埃丁頓勳章,梵蒂岡教皇科學學會十一世勳章,霍普金斯獎,美國丹尼歐海涅曼獎,馬克斯韋獎和英國皇家學會的休斯。勳章6項大獎中1978年年他獲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獎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1979年,被任命為著名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的教授職務,既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教授1979年出版了。《廣義相對論評述:紀念愛因斯坦百年誕辰》,1988年霍金的驚世之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 發行。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霍金講演錄 - 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 ---1992年間所寫文章和演講稿共13篇結集而成討論了虛時間,有黑洞引起的嬰兒宇宙的誕生以及科學家尋求完全統一理論的努力,並對自由意志,生活價值和死亡作出了獨到的見解黑洞的邊界又稱「視界」。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黑洞的邊界又稱「視界」。經典黑洞理論認為,黑洞外的物質和輻射可以通過視界進入黑洞內部,而黑洞內的任何物質和輻射均不能穿出視界。一個質量為一座山大小的黑洞,其放射出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的速率將達到1000萬兆瓦特,這足以解決全世界的供電問題。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如果未來人類能夠創造出這樣的迷你黑洞,並能輕鬆自如地操縱它們,那麼人類的能源問題將輕而易舉地解決。霍金在“大設計”中強調,宇宙不需要一個造物主上帝和哲學已死,這意味著人類將從愚昧的自我奴役超脫出來。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極端物質化的當今世界是否比以前更進步,還是很可疑的事。人們必須做形而上的追求,才能脫離動物界的生存狀態。這就是為什麼世代有識之士追求存在,生命和宇宙的意義。解決這些命題本來應該是哲學家的任務,可惜科學的高度發展使得哲學無法跟上。霍金在“大設計”的開篇中說到「哲學已死」就是這個意思。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2007年4月,霍金教授在一架由24000英尺高空橫越大西洋飛往佛羅里達州的飛機上體驗零重力。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史蒂芬·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貢獻是在他被盧伽雷氏症禁錮在輪椅上20年之久的情況下做出的。他的貢獻對於人類的觀念有深遠的影響。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英國兒童小說作家露西(LucyHawking)向父親、致力研究黑洞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Hawking)念出一段故事時,他笑得幾乎要跌出他的輪椅。溫馨平凡生活得來不易,露西說,他們曾受盡家暴、疾病纏擾不斷,「恍如跌進黑洞裡」。父女推出第三本合作撰寫的科普兒童故事《喬治與大爆炸》(GeorgeAndTheBigBang)。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霍金的魅力不僅在於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知道他的人。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我的手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著的親人與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誰能想到這段豁達而美妙的文字,竟出自一位在輪椅上生活了三十餘年高位癱瘓的殘疾人 ---世界科學巨匠霍金。

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辭世

致敬偉大的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天堂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