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没有驳壳枪的抗战剧吗?

毛瑟军用手枪在中国又称驳壳枪,盒子炮,欧洲则多称其为毛瑟C96。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在中国也称为匣子枪;如配备20发弹夹则被称为大肚匣子。其枪身宽大,因此又被称为大镜面。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手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的一种手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由德国毛瑟兄弟研制,并以毛瑟命名。

你见过没有驳壳枪的抗战剧吗?

毛瑟在生产盒子炮的四十年历史中, 内部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因此可以说是原始设计几尽完美, 没什么可改进了。 一般常有1912型、 1920型之类的称呼, 事实上毛瑟厂从来没有用过这些型号,大多是收藏家后来才赋予的名称。因为原始记录丧失,目前收藏家用来除了用序号大小来决定生产年代外,另外也根据盒子炮的零组件的特征来区分。通过不同的枪管、照门、刻字等。以这种方式,大致可以决定一把毛瑟手枪是何时生产的。但有时又会产生冲突,因为毛瑟厂有时会采用旧零件生产一批手枪,因此这种辨别法只能大概指出制造的年份。

驳壳枪的弹容量为十发和20发两种。在抗战剧中经常看到主角拎着一只10发的驳壳枪无限扫射不换弹夹,当然他也没法换弹夹(因位驳壳枪的装填方式跟其他手枪有明显的不同)。 盒子炮的正式装填方式, 和毛瑟步枪相同, 用10发装的桥夹, 由上方压装, 无论是7.63mm或是9mm, 都可使用相同的桥夹, 如果没有, 5.56x45mm的桥夹也可以凑合着用。 固定弹匣型如果没有桥夹, 几乎无法使用, 需要一手拉住枪机, 一手装弹, 再同时用两腿把枪夹住。 毛瑟另一个有趣的地方, 是它的照门, 刻度高达800或1,000公尺! 这当然是没有意义的事, 即使有人能对一千公尺的目标, 用手枪瞄准射击, 纵然7.63mm是一种高初速的子弹, 在一千公尺飞行后, 也没剩什么力量了。

你见过没有驳壳枪的抗战剧吗?

收藏一把盒子炮, 可能是许多人的愿望。 但是如果要拿来射击, 就千万要小心, 这些枪起码都有六七十岁了。 盒子炮最常出问题的地方是枪机榫(Bolt Stop), 这是唯一挡住枪机使其不至砸在射手脸上的机件。 在多年使用后, 难免磨损, 甚或制造者使用的金属材质太软, 在枪机后退时, 齐根切断, 枪机即无阻碍而自由飞行矣, 射手眼脸则惨矣。 这是一个十几二十元的零件, 最好要射击前将它换掉, 但是原件不要丢掉, 因为其上多有序号, 遗失了一个有序号的原始零件, 将会大大减少该枪的价值。

由民初军阀混战, 国民革命军北伐,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一直到韩战, 盒子炮几乎无役不与, 和中国现代史紧密的缠绕在一起。 翻开旧照片, 由上海街头, 到深圳边境, 到东北老山密林, 都有它的踪迹。 它伴随我们渡过了艰难的岁月。 盒子炮之情, 绵绵无尽。中国特定的战争样式决定了毛瑟手枪在中国军队的地位。中国的军事斗争,自古就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在“奇”与“正”的利用上,中国更注重以奇制胜。

到了二十世纪,包括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在内的近半个世纪的战争,多数是非常规战争,特别是在抗战胜利以前所进行的战争,游击战就更是主要的作战样式。化装奇袭、伏击、村落战、地道战、挑帘战等小部队的作战行动是敌后抗日游击战的主要战法,在重武器与自动火器严重不足和重视轻装机动的游击队中,毛瑟手枪便成了游击队员得心应手的最好伙伴。八路军曾经组建了大量的手枪队、武工队,他们曾经使用这种手枪取得了非常多的战果。《世界特种部队始祖》中曾经对可以称为世界特种部队始祖的中国手枪队的成长过程有非常详细的描写。

你见过没有驳壳枪的抗战剧吗?

通常认为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组建特种部队的国家。1940年6月,德国法西斯军队横扫欧洲大陆,完全占据了优势,而英法军队却节节败退,到英国本土,武器装备几乎全部遗弃,损失巨大。为了对付德军将要发动的进攻,并进行反攻,英国军方根据首相邱吉尔的建议,从各作战部队中挑选了一批强悍精干,训练有素的士兵,组成了特种作战部队哥德曼,主要负责深入德军后方发动攻势和破坏的特殊任务。但是英国特种部队已经比中国的手枪队的成立时间晚了十几年。

中国的手枪队已经完全符合了现代特种部队的性质。他们的主要主要任务是:袭扰破坏、暗杀绑架、敌后侦察、窃取情报、心战宣传、特种警卫,以及反颠覆、反特工、反偷袭和反劫持等。所以说,中国的手枪队才是真正的世界上最早的特种部队,而所谓的手枪队,其实就是建立在毛瑟手枪基础上的部队。驳壳枪,20响,没有它就没有现代中国的命运。

你见过没有驳壳枪的抗战剧吗?

自从清末进入中国直到朝鲜战争其地位由苏联手枪代替,都是每个中国军人的梦想,整整辉煌了半个世纪。从清末革命党各次起义,到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每一个战场都能看到双方装备的大量的毛瑟手枪。除了正规部队以外,抗战期间的国共各种游击队,民团,土匪,私人保镖,甚至老百姓自备防身武器,都有大量的盒子炮。八路军新四军武工队员的标准装备就是一把盒子炮,二颗手榴弹,连毛泽东也戏称:老百姓好认我们,我们盒子炮背的多!而土匪除了长枪以外,装备最多的就是盒子炮了。电影《红高粱》里面,土匪图三炮手持一把盒子炮,200米内枪法如神。他有一把盒子炮就可决定了十个人的命!至于只要是中国大陆拍摄的敌人抗战电影电视,几乎没有一部少了这把盒子炮。

你见过没有驳壳枪的抗战剧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