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故障即将坠落居民区,飞行员该不该保命跳伞?

XGM0913

你好,我是迷彩派。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你。

别的国家飞行员不了解,但是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飞行员来说,如果说这种情况出现,那么飞行员哪怕不跳伞,也会千方百计的阻止飞行撞向居民区。对于这种情况,在解放军中是有这种这种真实情况发生的。

2010年5月6日晚上8点时分,济南军区空军某师正在组织夜间跨昼夜飞行训练。此时飞行员冯思广和中队长张德山驾驶着一架歼10战机正在进行连续起飞训练。21时30分,他们俩驾驶着战斗机进行第二次飞行。当飞机飞到距离地面50米的高度时,突然飞机发动机在空中停车。此时位于后舱的张德山急促的向地面报告情况。接到报告的地面指挥员果断向他俩发出跳伞指令。

但是飞起前下方不远处,正是济南市的一大片居民区和夜市,如果飞机坠入其中,那么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而冯思广和张德山也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跳伞,而是不约而同的向前推动驾驶杆,将驾驶杆向前推动了44毫米,使飞机的姿态由原来的仰角12.3度迅速转为俯角9.8度。而战斗机因为改变了飞行轨迹所以没有冲向居民区,而是坠落在一片没有人的地区。也正因如此,避免了人民群众的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然而,就因为这44毫米的距离,使得他们错过了最佳跳伞时间。按照飞机座椅的弹射顺序,后舱先于前舱。后舱弹射的张德山由于弹射时距离地面高度较低,因此摔成重伤。而后弹射的前舱飞行员冯思广,比张德山晚了整整1.1秒(按照飞机坐椅弹射程序,后舱先于前舱弹射,间隔为1.1秒。)而正是这1.1秒,致使冯思广跳伞时高度仅为32米,且有16度俯角。这远远低于弹射安全包线高度,因此,这导致冯思广在弹射后降落伞没有打开就坠落到地面,壮烈牺牲。那一年,这位年轻的飞行员只有28岁。

看过这个故事所以我敢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飞行员,在遇到这种情况哪怕牺牲自己,也会千方百计的阻止这件事情发生。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人民的部队。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哪怕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最后,向英雄致敬!


迷彩派军事

我觉得生命同样珍贵,不管是飞行员还是老百姓,不过战机坠落居民区有平时训练和战时两种情况。


现代战争如果是战时,早就有防空警报通知居民去了防空洞躲避轰炸,如果是平时训练,战机一般远离居民区。也就不会落到居民区。所以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

再个看国情分析,在我们国家战士都是人民子弟兵,飞行员都是千里挑一的人物。如果训练时飞机故障即将坠落居民区,虽然飞行员可以弹射先自己保命,但实际情况大都飞行员都会尽量控制飞机飞离居民区,避免出现更多伤亡和损失。



觉得飞行员确实可以先保自己,特别是在战时,可能一个飞行员一架战机就能扭转一个局面。和平年代的平时训练出事故还是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为好。


战时保自己,平时训练尽量把损失降最低。

图片来自网络


牛头马面两鬼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

因为总有人认为飞行员作为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飞行员不应该跳伞。还有一些人认为飞行员身价极高,是祖国的花重金培养的,是天之骄子,所以应该跳伞,本人认为这些说法都很片面。

跳伞,地面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不跳,地面人员可以确保平安无事,但飞行员会因此牺牲,那么到底该怎样选择?

第一.战机发生故障,基本上都是机械故障,对于屡经训练的飞行员来说,人为故障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而发生机械故障是飞行员无法控制的,仅能依靠飞机滑翔,所以如果飞行员不跳伞,损失的不光是老百姓的生命财产,还有飞行员的生命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应该跳伞,把损失降到最低。

第二.在战机发生故障时,飞行员肯定会选择控制战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选择人烟较为稀少的地方进行迫降,也就是在战机确保不会伤及广大群众的生命时,飞行员就可以跳伞。

但话虽是这样说,但实际上飞行员们在飞行训练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一般都没有跳伞,而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战机滑翔到人烟稀少的地方降落,避免战机坠毁在居民区,所以他们往往错过了最佳跳伞时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而且在战机发生故障时,飞行员们往往为了保住昂贵的战机,给国家节约财产,也会选择尽量将战机保存下来。

要知道,飞行员比战机本身还要宝贵,战机没了还可以再造,但飞行员没了就真的没了,据统计,培养一名优秀的战机飞行员要花费与飞行员等重量的黄金,所以战机飞行员的生命极其宝贵,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财产


但我们的飞行员是军人,他们一般不会让群众失去生命而自己活下来,所以飞行员们一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和去挽救飞机,乃至错过最佳跳伞时机,这种新闻屡见不鲜,实在是令我们心痛!

希望我们的飞行员在训练中能平安无事,顺利降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