檯球入門教學 掃盲篇:1、打檯球必須要知道的事?

檯球入門教學 掃盲篇:1、打檯球必須要知道的事?

大家好,我是檯球君的阿松,多年臺球愛好者;今後我會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檯球技巧和心得,希望能夠幫助檯球愛好者提高臺球技巧和相關理論知識.... 目前臺球在國內有三種主流的玩法:斯諾克、九球、中式八球......下面我會分別介紹一下規則,由於打中式八球的檯球愛好者居多,我會詳細的講一下中式八球的規則。


一、斯諾克基本規則:

檯球入門教學 掃盲篇:1、打檯球必須要知道的事?

1.比賽時,選手們使用相同的主球擊打目標球。共有21只目標球,其中:15只紅球各一分;黃色球2分;綠色球3分;棕色球4分;藍色球5分;粉色球6分;黑色球7分;

2.運動員標準擊球順序:將紅色球與彩色球分別交替落袋,直至所有紅色球全部離臺,然後按綵球分值由低至高的順序也至全部離臺為止。

因此,斯諾克比賽的基本戰術是要儘量把主球留在你的對手沒有活球可打的地方。也就是給你的對手做障礙。如果一方隊員落後對手很多分的話,那麼製作障礙讓對手被罰分就成為非常重要的得分手段。


二、九球的基本規則:

檯球入門教學 掃盲篇:1、打檯球必須要知道的事?

球手每次擊球時,必須擊打桌面上號碼最小的球。如開球后沒有任何球進袋,桌上仍剩9顆球,另一方就必須由1號球開打,若1號球已進袋,則要從2號球開打,以此類推。最終將9號球在合法的前提下擊打入袋的選手獲勝。

九球球數少,球檯相對小,並且袋口相對大,因此清檯難度比斯諾克低。所以在比賽過程中,要追求以清檯為目的。同中式八球一樣,要處理好死球和難度球,從而降低自己清檯的難度。在無法清檯時或者死球無法處理時,要考慮防守,利用防守獲得自由球從而清檯。

九球的竅門,要考慮下一顆球甚至再下一顆球,儘量叫出角度,不要叫直球,便於更好的走位


三、中式八球的規則:

檯球入門教學 掃盲篇:1、打檯球必須要知道的事?

中式八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新式八球,參賽者為兩人。目前中式黑8檯球在中國發展極不平衡,在北方開展比較好,如火如荼。在南方相對發展緩慢,南方喜歡斯諾克的人比較多些。下面是詳細的中式八球的規則。

自由擊球權:

線後自由球是指開球一方開球犯規時,獲自由球的一方只能將主球在開球線後任意放置(包含主球壓線,但主球的二分之一以上要在線內),擊打開球線與頂邊之間的任意目標球,或主球撞頂庫反彈後擊線後的目標球。

一方開球之後擊球犯規時,對方可將主球置於檯面任意位置開始擊球,主球與目標球之間沒有距離限制。

故意犯規判罰尺度:

一場比賽中故意犯規一次,警告;第二次判負一局;第三次判負整場。次數全場累計。

安全擊打:

犯規說明:

如果選手在一次擊球過程中同時發生幾起犯規,僅最嚴重的一種將被判罰。如果在下一次出杆前裁判未宣判犯規,則假設沒有發生犯規。

一、比賽方式

8球比賽使用同一顆主球(白色)及1到15號共15顆目標球,1到7號球為全色球,8號為黑色球,9到15號為雙色球(又稱花色球)。

比賽雙方按規則確定一種球(全色或是花色)為自己的合法目標球,在將本方目標球全部按規則擊入袋中後,再將8號球擊入袋的一方獲勝該局。若一方在比賽中途將8號球誤擊入袋或將8號球擊離檯面,則對方獲勝該局。

二、器材

球檯:內沿尺寸2540mm×1270mm,從地面到庫邊頂部高度為800mm-850mm。

球杆:須符合中國檯球協會認可的標準。

架杆:比賽採用賽事組委會提供的。

置球點:球檯長邊中線上距頂庫635mm的點。

開球線:平行於球檯底庫,距底邊635mm,並與左右兩庫相交的直線。

三、擺放球

開球前目標球排列為三角形,共5排,每排球數分別為1至5顆。第一排的一顆球置於“置球點”,8號球位於第三排的中間位置,三角底邊兩端分別放置一顆不 同球組的球,其它目標球全色和花色間隔開隨意擺放,但必須彼此緊貼。比賽雙方均有權檢查球擺放是否符合規則,並要求修正。

四、開球

首局開球權的確定由雙方在開球線後同時分別向頂邊擊打同一規格的兩顆主球,碰頂邊彈回後靜止。球離底邊較近的一方獲得開球權。若擊出的球未觸頂邊或入袋則為犯規,由對方獲開球權;若雙方球離底邊距離相同無法判定或雙方都有犯規,則重新進行直到一方獲開球權。

多局比賽由上一局獲勝方開球。

開球時選手將主球放置於開球線後(包含主球壓線,但主球的二分之一以上要在線內),擊打開球線與頂邊之間的任意目標球。

開球后,必須使任何一顆目標球入袋(包含黑球)或至少4顆目標球碰觸臺邊,為合法開球。若開球選手合法擊球入袋(8號球除外),他繼續留在臺面上擊球,球局保持開放。

若開球后主球跳離檯面或主球入袋或碰觸臺邊的目標球數少於4顆,則為犯規。對方有以下選擇:

(1)接受現有檯面所有球的位置,線後自由球;

(2)要求重新擺球,由自己或對方重新開球。(本條規則的執行可由賽事組委會在賽前重新約定。)

合法開球並擊入8號球並不犯規。如果8號球入袋,開球選手可以選擇:

(1)重置8號球於置球點並接受現有檯面所有球的位置繼續擊球;

(2)由自己重新開球。(本條規則的執行可由賽事組委會在賽前重新約定。)

如果開球選手擊入8號球且主球也入袋則為犯規,對手可以選擇:

(1)重置8號球於置球點並獲線後自由球;

(2)由自己重新開球。(本條規則的執行可由賽事組委會在賽前重新約定。)

如有任何目標球在開球時離開臺面則為犯規,離開臺面的球無需被重置(8 號球及主球除外),對手獲得線後自由球。

開球后若無進球亦無犯規,則換對方擊球。

五、選擇球組

開球有球入袋,不論數量、花色、先後,開球方繼續擊球並有權選擇種類。此後,其所選擇的一類球合法入袋,則球局關閉;若其選擇的一類球沒有入袋,則球局 仍開放,換對方擊球可繼續選擇種類;若其選擇的一類球雖有入袋,但同時伴有主球入袋或主球、目標球出臺等犯規,則球局仍開放,對方獲自由擊球權。球局開放 時, 選手可以選擇擊打8號球以外的任何目標球。

六、擊球

開球擊打無須指球定袋。

選手擊打明顯的球不需要報袋,不明顯的球需要報袋(反彈、翻袋、借力),黑八必須報袋,其擊球全部過程沒有犯規,則本方目標球入袋均有效,獲繼續擊球權;若本方目標球入袋同時有對方目標球入袋,對方目標球亦不再拿出;若僅有對方目標球入袋,亦不犯規,換由對方擊球。

任何一方擊球后,主球最先碰觸的必須是本方目標球(本方目標球已全部入袋後,8號球為本方目標球)

違反本項規則的權處罰:對方獲自由擊球

一方擊打主球碰觸目標球后,若沒有目標球入袋,必須至少有一顆球碰觸臺邊(含主球)。違反本項規則的處罰:對方獲自由擊球權。

擊球后,未入袋的目標球和主球必須停留在臺面上。違反本項規則的處罰:若8號球停留在臺面以外,則擊球方該局負;若其它球停留在臺面以外或主球入袋,則對方獲自由擊球權,跳離檯面的目標球合理消失。

擊球過程中(包括出杆前後),擊球者除杆頭以外的任何身體部分(包括服飾)、器材(包括杆身、架杆、擦粉)均不得碰觸檯面上的任何球。違反本規則的處罰:對方獲自由擊球權。

在一次擊打過程中,杆頭不能碰觸主球兩次以上(含兩次)。違反本規則的處罰:對方獲自由擊球權。

選手不得在擊球瞬間雙腳同時離地。違反本規則的處罰:對方獲自由擊球權。

選手不得在臺面上有球尚未完全靜止時擊球。違反本規則的處罰:對方獲自由擊球權。

選手不得放置球杆在臺面上如果選手不使用手架而直接將球杆置於檯面上瞄球或定位後擊球是犯規行為。違反本規則的處罰:對方獲自由擊球權。

七、貼球

主球與檯面上本方目標球相貼時,擊球方擊打主球后,可以使該目標球移動,且出杆角度沒有限制,但擊打動作必須明顯,若反向擊打,該目標球沒有移動,並不算已碰觸目標球。違反本項規則的處罰:對方獲自由擊球權。

如果主球十分接近目標球,杆頭接觸主球時,主球同時與目標球接觸,該擊球即為犯規,對方獲自由擊球權。如果主球十分接近目標球,而選手出杆僅僅輕輕擦到了目標球,該擊球被假定為未犯規,即使從理論上說,也許主球接觸目標球時,杆頭可能還在主球上。

如果裁判沒有宣告主球貼球,則假定沒有出現主球貼球情況。擊球選手有義務在擊球前詢問裁判是否有貼球。

主球與檯面上非本方目標球相貼時,擊球方擊打主球后,該目標球不能因此擊而直接移動。違反本項規則的處罰:對方獲自由擊球權。

目標球與臺邊相貼時,主球擊打該目標球后,該目標球必須離開臺邊後再次碰觸臺邊或有其它球碰觸臺邊或有目標球入袋。違反本項規則的處罰:對方獲自由擊球權。

八、跳球

擊球方可根據技術需要將主球擊離檯面,躍過其它目標球直接擊中本方目標球。但規則六的條款依然適用。

跳球時,擊球者只能用杆頭擊打主球球面1/2以上的區域,且所用球杆不能短於90釐米。

若選手從主球球面1/2以下的區域出杆,剷球以達到跳球目的,則屬犯規。違反本項規則的處罰:對方獲自由擊球權。

九、重置球

如果開球8號球入袋或離開臺面,8號球將被重置或重新開局,如果置球點被佔了,8號球擺在置球點與底庫的垂直線上,儘量靠近置球點,並且不能夠碰到其它球。任何其他目標球入袋或離開臺面都不被重置。

十、僵局

如果一局比賽出現僵局,由該局的開球選手重新開球,

十一、出杆時限

選手於檯面球全都靜止後不超過45秒必須擊球。違反本項規則的處罰:對方獲自由擊球權。

十二、輸局

對方合法將8號球擊入指定球袋。

未將本方目標球全部擊入袋中而先將8號球擊入袋。

將8號球擊出檯面(開球時除外)。

8號球入袋同時伴有犯規(開球時除外)

一擊使本方最後一顆目標球與8號球同時或先後入袋。

打8號球時所進球袋非指定球袋

注意:8號球留在臺面上的犯規情況,只有“犯規”沒有“輸局”,8號球離開臺面的犯規情況,只有“輸局”,沒有“犯規”。

中式八球的代表人物有:楊帆、鄭宇伯、王鵬、馬志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