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对中国领土的贡献最大?

历史是人创造的故事

对中国领土贡献最大的朝代是清朝。

首先,中国历朝历代的疆域有大有小,但总的说来,自秦朝以来奠定的疆域基本成为历代大一统王朝的核心控制区域。所谓的核心控制区域,就是中央集权可以通过官僚体制直接控制的区域。

但是,历代大一统王朝的疆域往往都会比秦朝大很多,那么这些扩张出来的区域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提到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一种管理方式——羁縻。

由此可见,羁縻政策管辖下的区域并不能被算作实际控制的领土,从中国历史上看,这样的区域基本囊括了整个亚洲内陆边疆地区,如西域、东北、西南、蒙古草原等。而且一旦中央式微,中原地区陷入动荡,这些边疆地区一般都会率先选择独立,王朝的疆土又会缩回到自秦朝以来奠定的核心控制区域。

说了这么多,下面说重点,那就是:清朝差不多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将此前所有边疆羁縻地区都纳入到中央实际控制下的朝代。


对新疆的管辖

1757年,清政府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全境。近代,左宗棠又平定阿古柏叛乱,从沙俄手中收复伊犁,清政府于1884年建立新疆省,定首府为乌鲁木齐。

对西藏的管辖

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地区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处理西藏事务。

对蒙古的管辖

在清朝,蒙古分为内属蒙古与外藩蒙古,清政府对于它们的统治是有区别的。对于内属蒙古如察哈尔、科布多、唐努乌梁海等地,各旗由朝廷任命官员治理,与内地州、县无异。对于外藩蒙古,各旗则由世袭札萨克管理,有高度自治权,属于藩属国。

对东北的管辖

清初设立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进行管理。1907年被裁撤,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巡抚,并设东三省总督。

对西南的管辖

1726年,清政府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即把当地的世袭土司制改为流官制,并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可见,清朝大大扩展了中华帝国的实际控制区域,而后来的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基本继承了清朝的疆域,这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疆域。


达摩说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时间段上区分,因为每一个时期的国土都是继承的前一个特定时期的国土,如果只说现在的话,我认为清朝对如今国土的贡献最大。但是如果从总体上而言,我们必须特别感谢秦汉和隋唐。

如今我国的国土大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基本都位于清朝的版图之内,清朝国土面积最大时应该是1759年,有着131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说1820年更大),基本完全囊括了现代中国的陆地版图,无论是之后的民国时代还是现在,所继承的都是清朝时期打下的国土的基础,现在相对于那个时代,相差了3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从这方面来看,再对照俄罗斯等民族来看,不得不说我们大汉民族扩张的欲望太低了。


我们在从整个中国历史方面来衡量,最早的夏商周三代的管辖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面积其实并不大,无非就是现在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江苏,安徽这几个省份,面积最大时也不过100万平方公里左右,而且大多是部落联盟或者是城邦式国家联盟,并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统治管理,到了秦朝的时候,我国大地上才真正出现了一个统一式大国,所以我们必须感谢秦始皇,秦朝的伟大,并不只是国土面积猛增了三倍,达到了340万平方公里,还在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各个领域都实行了趋向于统一的改革,比如他统一了文字,统一了钱币,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为抵御外辱建立万里长城,使得我国第一次以一个统一的整体出现,并且表现出强大的力量(秦朝北击匈奴南并夷越),这些才是我国乃至我们中华民族能够走向强大的根本。

然而可惜的是,秦朝二世而亡,统一的大好局面只有十多年的时间,没能将这一成果保存下去,使之深入人心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然而继之而起的大汉王朝却很好的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基本上全盘接受了秦朝的统一性思想和管理方式,使得统一的趋势没有中断,汉朝的国土在汉文帝时期也恢复到了秦朝时的水平。

而到了汉武帝的时期,汉武帝以其雄才大略激扬其汉武雄风,开疆拓土的欲望第一次在汉族人心中被击发出来,一帮中华好男儿开始纵横亚洲大陆,他们北击匈奴使其漠南无王庭,兼并西域直至中亚地区,使得河西走廊以西直到中亚一带第一次成为我国的国土,朝鲜半岛和越南大部也被划归到版图之内,其国土面积比秦朝时已翻了一倍,放眼大汉王朝四周,他们加起来的力量也不能望大汉王朝之项背。

然而这还不算,到了汉宣帝时期,汉朝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虽然因为王莽的原因,汉朝的国土曾经有暂时性的减少,然而东汉时期又进一步恢复,所以汉朝也是当时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其影响力穿古越今,直至永远,其积极开拓,统一才能强大的思想意识也深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

但是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却是中国分崩离析的时期,虽然争取统一的欲望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一直没有哪个政权能做到,直到隋朝隋文帝杨坚出现,中国才又一次走向统一。

虽然统一的隋朝的统一国土面积,并不是很大,但是他却深远的影响了之后的唐朝,可以说隋朝和唐朝前期一直都在不停的开疆拓土,到了唐朝唐高宗龙朔年间,唐朝的疆域面积达到了1237万公里,可以说在汉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北面具有蒙古大草原,西面直达咸海之滨,这是中国历史上版图的最西端,东面也囊括了朝鲜半岛等地区。


然而唐朝之后,朝代更迭频繁,宋朝又不能算是真正的大一统王朝,后来元朝统一了中国,然而明朝却又没有很好的继承元朝的领土遗产,这又一次暴露了中原民族领土欲望低的缺点,如果以元朝为依据,明朝没有在疆土上做任何贡献,如果以宋朝为参考,那么明朝算捡回了唐朝时失去的幽云16州,并且曾经长期有效统治东北地区,管辖范围也扩张到了日本海。明朝本有远超周边小国的国力,就是相比于西方正依靠工业革命兴起的英法西班牙等国仍然是超越的,然而明朝皇帝胸无大志无所作为,虽然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终究也只是一起唱了一曲悲歌。

所以回朔历史可以看到,是秦汉和隋唐对中国疆域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给予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正能量,我们中国之所以是一个大国,我们之所以是统一的文化和民族,必须感谢那些有着雄才伟略的帝王,但我们也不能忘记清朝的贡献,因为清朝实际上是相当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比之元朝有着很大的进步,而且清朝的疆域在明朝的基础上又有所开拓,极盛时期相比唐朝仍然有所扩大,这也是我们如今仍然是一个大国的重要原因,所以如果单指现在的话,清朝领土的影响最大。



科普频道

中华民族的版图不是一天一夜形成的,更不是充话费送的,事实上历朝历代都对中华版图的确立有着或多或少的贡献,当然有的王朝丢失的领土也很巨大: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疆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夏王朝直接控制的领土,另一部分是臣服于夏王朝,但保持半独立地位的各部族,加起来大体相当于今天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当时广大的南方地区基本还是一片蛮荒

商朝全盛时期在夏朝的版图基础上向北扩张到辽河流域,向南拓展到长江流域,囊括了今天的辽、晋、冀、鲁、豫、陕、川、渝、鄂、皖等十多个省区

周朝疆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萧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为了控制新取得的领土即推行分封制——即将周朝王畿之外的地区分封给宗室、勋戚功臣、先圣后裔,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室。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诸侯除了互相争夺霸权进而一统华夏之外,也在不断对外开疆拓土——齐国灭东莱;晋国灭赤狄、白狄;秦国霸西戎、灭巴蜀;楚国平山越;燕国驱东胡、伐朝鲜;赵国灭林胡、楼烦。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嬴政在灭六国继承战国时代的华夏疆域基础上在东南兼并闽越和东瓯,置闽中郡,有今福建全省及浙江东南部。公元前214年南征百越置桂林、南海、象3郡,相当今广东、广西2省;又北逐匈奴,拓地至阴山, 将河套地区开置九原郡。此外秦始皇还开了通往西南的五尺道,从而控制了大致自今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一线的部族国家,将秦之疆域拓展至云贵高原。至此秦朝的疆域达到极盛:东到今天朝鲜半岛境内的清川江,西到今甘肃陇西高原,北筑长城直达阴山,南到今越南北部地区。

汉朝的疆域拓展是从收复秦朝失地开始的——在经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相争后匈奴趁乱占据河套地区,南方的越族部落以及西南云贵地区的部族也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控制。公元前127年卫青收复河套地区;公元前121年~公元前67年间汉朝发动针对匈奴的河西之战并成功夺取河西走廊;在南方不仅成功平定了当地越族部落的叛乱,而且将其由半独立的藩国改为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海南岛、南海诸群岛以及今天越南北部、中部地区都在这一时期被纳入汉帝国的版图;在西南地区设置了犍为、柯、越、沈黎、汶山、武都、益州7郡,西南界达到了今四川邛崃山和云南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一带,到了东汉年间哀牢山以西的部族也归顺了汉朝,至此汉之疆域囊括了整个云贵高原以及今天缅甸、老挝、泰国境内部分地区;在东北方向灭卫满朝鲜并设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4郡,汉朝在朝鲜半岛的疆域一直推进到今天韩国汉江一带;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至此新疆地区以及邻近的中亚巴尔喀什湖一带被并入汉朝版图。

汉朝灭亡后曹魏、蜀汉、东吴三国的主要精力用于彼此争夺中原正统的战争,基本没怎么对外开拓,不过三国对汉朝的领土都进行了开发和消化:曹魏东征乌桓、伐高句丽;蜀汉平定南中;东吴开发山越、远航台湾。秦汉时期还较为蛮荒的江南和四川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从而成为鱼米之乡、天府之国。西晋统一三国后不过三十余年就陷入到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乱局之中,至此中国历史进入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北方的突厥兴起占据了西域;东北的高句丽占据辽东;西南云贵地区的各部族也日益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控制;在汉代时原本归属于中原王朝的越南中部地区独立成为林邑国。隋朝统一后取得河套地,不过势力未超过阴山。隋朝版图最大的一次拓展得算是西征吐谷浑——此战开拓疆域数千里,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隋廷设置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这也是中原王朝有史以来第一次将青海纳入版图。

630年唐朝灭东突厥汗国,北面疆域推至阴山以北600里,将漠南收入版图。646年又灭了汉北的薛延陀汗国,北至贝加尔湖的大漠南北全入唐版图。汉朝时期只是重创匈奴,但并未占据漠北草原,然而李世民在漠北草原正式设置安北都护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设置行政机构管辖漠北草原。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又平定了趁隋末动乱而脱离的吐谷浑,重新将青海纳入版图;征服了臣服于西突厥的高昌国(位于吐鲁番盆地),唐太宗没像在漠北和吐谷浑那样在高昌设置羁縻州府,而是直接将其纳入和中原完全一样的郡县管理体制。到了唐高宗时期彻底消灭西突厥势力,唐朝疆域一直向西延伸到中亚的咸海、里海一带;在东北方向灭百济和高句丽,在朝鲜半岛设置羁縻州府。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积贫积弱的王朝——整个两宋时期只有一次对外开疆拓土的行动:北宋熙宁年间在宰相王安石的支持下由王韶主持了宋朝唯一的对外开疆拓土行动——熙河开边,成功开拓了河湟地区,这次行动只开边三千里,远远无法和汉唐时期国威远播漠北、西域相提并论,但已是有宋一代唯一的开边之举

说起元朝的疆域务必将其与蒙古帝国区分开——因为蒙古帝国实际上是由统治这个,以汉法建立的元朝和蒙古系的四大汗国共同组成的,而四大汗国显然不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汉地、漠南、漠北(包括蒙古和西伯利亚)、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台湾岛、朝鲜半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

元朝灭亡后继之而起的明朝直接统治了原来的南宋、大理和西夏、金的地区,对新疆、外蒙古、松花江流域和吐蕃地区则采用羁縻统治的方式:明朝在今藏、 青、 川西置乌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并分封阐教、阐化、辅教、赞善、护教五王;在今阿里和拉达克设有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封建古格等三王。明朝前期滇省辖境很大,在今国境外的有缅甸、木邦、孟养、大古刺、底马撒等宣慰司在今缅甸境内,有老挝宣慰司在今老挝境内,有八百大甸宣慰司在今泰国境内。1407年(永乐五年)又将宋元以来安南地(今越南北、中部)收入版图,设置府州县200多个,统以交趾布政使司,推行与内地完全相同的统治。当地于1427年(宣德二年)撤兵弃守,万历初期再次纳入版图。

1684年清军攻克台湾,彻底消灭明政权。此后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以及大小和卓之乱,成功将今天的青海、西藏、新疆地区以及邻近的中亚巴尔喀什湖地区纳入版图。然而与此同时在和沙俄的历次条约中清政府一再割让在其眼中看来:没什么价值的北方领土——《尼布楚条约》明确割让外东北北边大片领土给沙俄,但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雍正五年(1727年)又和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割让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国土割让给俄国。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更是一再失土——1908年清朝疆域由乾隆年间的1350万平方公里缩水至1170万平方公里。

中华民国的版图最大时期是在一战后达到的:当时沙皇俄国在一战中崩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正与白军残余势力角逐,北洋政府趁此时机恢复了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江通航行船的权利并出兵收复了外蒙古。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台湾、澎湖、满洲光复。大连、旅顺、威海卫、广州湾等租界也先后收回。1947年中华民国派人员军舰接收南海诸岛。但在1946年外蒙古脱离中华民国而独立。而藏南、江心坡、帕米尔等地的实际控制权在清末民初时已不属于中国政府。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周朝、秦朝、汉朝、唐朝、明朝对中国领土版图的确立,贡献都可谓极大。而贡献最大,真正奠定了华夏中国基本版图的,无异于延续四百年的大汉王朝。汉朝抵御着游牧夷狄民族的侵袭,守护了初生的华夏文明,并使之得以发展壮大、步入辉煌。如此重大贡献,当为我辈后世子孙所永久铭记。

经过汉高祖刘邦、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四代人数十年休养生息,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后,更强化集权,削弱诸侯,官营盐铁,富国强兵,令国力达到鼎盛,然后以风卷残云之势,布武四方。


汉武帝:刘彻

大汉军旗猎猎,汉军将士马踏匈奴,收取河西,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以临翰海;威服西域三十六国,置城郭都护,西越葱岭,攻灭康居、车师、大宛诸国;东并朝鲜、南诛百越,又灭西南诸夷如滇国、夜郎,犁庭扫穴,置以郡县。

到汉武帝去世时,中国的领土疆域比他即位前扩大了整整一倍。华夏民族收复了秦末大乱丢失的宁夏、河套、两广、贵州、浙江、福建、辽东诸地,并首次将甘肃、云南、海南、内蒙等地,和西域部分地区收入中国版图,进而征服朝鲜、越南和中亚各国。

汉武帝即位时疆域:

汉武帝去世时疆域:

汉人之所以之后两千余年皆为汉人,便是因为汉武大帝刘彻: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继承了汉武帝事业的摄政大臣霍光,经过近二十年的新一轮休养生息后,联合西域各国,大军分路出塞,对匈奴人一击必杀,将其彻底打垮。

到了汉宣帝刘询亲政时,窘迫的匈奴单于不得不率部南下,向汉朝称臣,同时西域各国也完全纳入汉朝版图,汉朝的国力也达到了最强盛时期。

所以,汉家将士才喊出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汉之臣妾!】的时代最强音,声越千古,依旧震撼回音,辉耀千古,无限荣光。


一、列代王朝拓土与收复(最大疆域、不计后期丢失):

燕国:开拓辽东;

赵国:开拓九原云中(内蒙中部);

楚国:开拓江西、云贵;

秦朝:开拓陇右、四川、河套、福建、岭南、交趾(越南北部);

汉朝:收复河套、岭南、交趾、云贵;开拓河西、海南、朝鲜(朝鲜半岛北部)、漠南、西域;

隋朝:开拓青海、占城(越南南部)、澎湖;

唐朝:收复青海、西域、辽东,朝鲜(半岛北部);开拓中亚、漠北(外蒙)、百济(朝鲜半岛西南部)

宋朝:开拓(无)、收复(无)

明朝:开拓东北包括库页岛、台湾、缅甸、老挝;收复宋丢失的全部版图;并继续收复漠南、河西、幽燕、辽东、云南、越南、哈密(新疆东部)

清朝:开拓西藏,收复漠北、青海、西域;

二、边远地区归属中原王朝的时间:

甘肃:汉武帝破匈奴,设河西四郡;

青海:王莽纳降西羌,设西海郡、隋炀帝破吐谷浑,设西海四郡;

内蒙:秦汉破匈奴设云中、五原、朔方郡,唐灭突厥设定襄、燕然都督府;

新疆:汉朝置西域都护府,魏晋沿置西域长史府,唐朝置安西、北庭都护府;

云南:汉武帝平西南夷,置县二十四;

吉林:唐朝灭高句丽,设安东都护府;

福建:秦设闽中郡;汉武迁闽越,置东部都尉;东吴设建安郡;

黑龙江:唐朝设黑水都督府;明朝设奴儿干都司;

海南:汉武灭南越,设琼崖郡;后代延置,均为陆上遥领;南梁于岛上设崖州;

台澎:明朝设澎湖巡检司,南明设东宁府;

西藏:明朝设乌思臧都司与朵甘都司;

三、对中国领土贡献最大的历史人物:

周公姬旦: 封建诸侯、拓土关东。

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原、拓土河套、岭南。

汉武帝刘彻:扫平四夷,征服漠南、河西、云贵、西域、南越、朝鲜。

吴大帝孙权:屠灭山越、开拓赣南、福建,远征台湾。

隋炀帝杨广:收复越南、开拓青海、琉球。

唐太宗李世民:收复漠南、青海,西域,开拓漠北。

唐高宗李治:收复辽东、朝鲜,开拓中亚。

明太祖朱元璋:驱逐蒙元,收复河西、河套、漠南、辽东,云贵,并令青海西藏臣服。

明成祖朱棣:收复越南,征服漠北,吉林,黑龙江,缅甸、老挝,并令整个东南亚各国臣服,远征爪哇、斯里兰卡。

ps:满清王朝诸帝的开疆拓土:

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与黑龙江流域,

康熙帝:征服漠北与西藏,

雍正帝:收复青海,

乾隆帝:征服新疆和中亚,最终确立了近现代中国版图。


狐狸晨曦

不得不承认:对中国领土面积贡献最大的朝代是满清。同时,对中国损害最大的朝代还是满清。

满清,起家于白山黑水的东北地区,原本是人口区区几十万的弱小少数民族一一女真族。在大明帝国和蒙古铁骑的压制下,憋屈的生活。但努尔哈赤不愧人杰,竟然学习蒙古历史,统一了女真四部,进而建立了一套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在冷兵器为主的时代,这套八旗制度垫定了满清强大的战斗力基础。

努尔哈赤率领女真各部吃掉了蒙古黄金家族,并通婚安抚,稳固了后方,进而挑战中原。继任者皇太极乘虚而入一举击溃李自成,大明帝国彻底崩盘。东北地区和外蒙漠北尽入囊中。

康雍乾百多年盛世,民间虽然依然凄苦不堪“饥饿盛世”,但文字狱的压迫和愚民政策的成功,让三亿中原国民深深的陷入了奴才的境地难以自拔。但清庭的民族政策还是很好的归附了西南边陲的黎苗民族,加上西藏的内附,和新疆地区的叛乱被平,大片大片的土地进入满清版图。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占据宝岛台湾的郑成功坚决反清,但无功而返,其后人意欲独立,也被清庭击败,台湾得以回归。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满清统治了中国,为中国带入了超过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是,满清政府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更是影响深重!

满清作为一个发家于白山黑水的弱小民族,其历任皇帝的工作堪称兢兢业业。且不论康雍乾三帝,就是嘉庆、道光,甚至慈禧,莫不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统治中国人民。但是,闭关锁国、井底之蛙的帝王又怎能领导中国前进呢?

满清入关160多年后,日渐末路,不仅签订了无数丧权辱国的条约,更是在俄国的欺骗和逼迫下,损失了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西北、东北土地。损失可谓巨大!但这真不是最重要的。



满清统治下的中国,闭关锁国,武器全面落后,技术发展停滞,经济全面困顿,人民生活凄苦。最最关键的是:满清政府给中国带来了奴才精神!

奴才,在满清一朝,是崇高的称谓,只有清人专享。但到了晚期,四万万同胞竟然以奴才为荣,竞相自称为奴!以至于满清官员颇为不屑:“你也配称奴才!”

满清三百年,是中国被灭国的朝代,是中国人民坐稳了奴才的时代,是中国人民自豪为奴的时代。呜呼!


猴思猴想

我大中华上下几千年文化,从封建王朝到现在,每个朝代的国力和贡献都大小不一,历朝历代的领土一直在发生变化,疆域不断的扩张在一定时间上达到巅峰。


历史上中国领土最辽阔占地最广的当属清朝。



自从清太祖努尔哈赤为皇太极铺平道路后,清王朝一路开挂,一直到康熙皇帝,我大中国的统治疆域已经达到西至帕米尔高原,南到南海的曾母暗沙,北达外兴安岭;


西北有巴尔喀什湖(也就是如今的哈萨克斯坦),东北涉猎到库页岛(现在的俄罗斯边境),更派出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些可都是我大中国曾经的土地呀。(此处应有掌声,很骄傲很自豪有没有)


只不过“成也清朝,败也清朝”。


所谓富不过三代,这王朝也是同个道理,每个王朝都不会长久不衰,总会出现一些败家子或庸臣。


这些赫赫战功都是历朝历代的祖宗们御驾亲征打下来的,有胆有谋的皇帝毕竟不多,没有经历过艰苦创业的艰难,是很难懂得财富的来之不易。


财大气粗的清朝开始签订不平等条约,将一块块大饼赠予他国。



长辈既然开了个头,这直接导致清朝晚辈们丧权辱国,一直不断把国土割让出去,让有些历史问题遗留至今都未能真正解决。


虽然现在我们的国家并没有清朝的疆域那么广阔,但是我们正在逐渐强大,稳步发展,领土问题绝不退让。


我们的国家在日益强大的积累中已经立足于世界之林的佼佼者,这是毋庸置疑的。


有书课堂

对中国领土贡献最大的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不好说。因为,如果今天中国没有现在这个力量,就没办法保证目前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样。风光了几百年的帝国,拥有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庞大国土,但是在一战之后却损失了90%的土地,谁让他的继任者不给力呢。

但是中国,拥有今天这么庞大的国家领土,肯定也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一个伟大的王朝,给了这个国家伟大的民族精神。所以说起来,这个王朝应该算是对中国的领土贡献最大了,他就是强大的汉王朝。


汉朝建立之初,继承了秦朝的国土,它的面积并不大,说起来可能也就比当年的北宋大一些。但是,汉朝结束之后,却奠定了除青藏高原之外的后世领土范围。

汉朝建立后,通过休养生息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国力,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向北方的强大敌人匈奴人宣战。经过上百年的战争,终于将匈奴人打服。于是匈奴人向汉朝俯首称臣,从法理上来说,北方广袤的草原一直到西伯利亚地区,都变成了汉朝的管辖范围。在西方,由于汉武帝的开拓和经营,汉朝的控制范围已经到达了今天的中亚地区。南方更是延伸到了今天越南的北部。在当时来看,汉朝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虽然这个图有点吹牛)

就像我一开始说的那样,一个王朝不管他有多大的领土,如果他的继任者无能,那么这些领土将会损失殆尽。还好,大汉王朝给后代留下了另外一个财富,那就是挺立千秋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指引着后继者继往开来!

汉王朝强大后,建立了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这个体系几乎涵盖了整个亚洲东部。而这一朝贡体系,也成了此后每一个大一统王朝所追求的目标。当他们追求这个目标的时候,也是一个扩张领土和影响力的过程。所以,才有了后继王朝一次次的复兴,才有了今天传承2000多年的广袤国土。

所以可见,如果说哪一个王朝对中国领土的贡献最大,只有开拓了这一切的汉王朝有这个资格。


历史风暴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定一个标准,做到什么样才能够被称之为“对中国领土的贡献大”,把这个标准确定之后,我们才能够分析这个问题。


评价的标准

一个朝代在领土上做到什么样子才能够称之为对中国领土的贡献大”呢?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这个标准。

第一个方面,每个朝代都有巅峰期和衰落期,有些朝代巅峰期的领土疆域大得惊人,而到了衰落期领土疆域又小得可怜,打得住守住不,这样并没有用。所以,如果要计算这个朝代真正的领土疆域的话,我个人觉得应该是这个朝代灭亡之时给后面一个朝代留下了多少疆土,这样才算是公平合理的。

第一个方面,这个朝代的疆域领土比前一个朝代的疆域领土增加了多少。请注意,我在这儿不是简单的看这个朝代的领土疆域有多大,是与你前一个朝代相比增加的领土范围。不然的话,上一个朝代领土范围很大,下一个朝代刚好继承了,而且并没有什么增加,我觉得这样称不上贡献大,只是站在前朝的肩膀之上罢了。

确定了这样两个标准,我们就可以来分析一下哪个朝代对中国领土的贡献最大这个问题了。


具体的分析

说明:为了方便分析,我在此处只将大统一的封建王朝作为分析对象;分裂的时代,领土面积明显较小,而且不好比较,在此不做分析。

秦朝

由于秦朝建立时间比较短,它的巅峰期和衰落期领土面积没有多大变化,所以我在此处以秦朝固有的340万平方千米为准。而秦朝是第一个大统一的封建王朝,前面没有王朝作对比,暂且以秦国的国土面积作对比。秦国面积大约为50平方千米,

所以秦朝比前朝增加了大约29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

汉朝

汉朝巅峰时期,汉元帝初期领土面积达到2560万平方千米,但是衰落期的领土面积为600多万平米千米。所以此处以汉朝的领土面积以600万为准,比秦朝增加了大约2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面积。

隋朝

隋朝巅峰时期,最大的领土面积大概为600万平方千米,到了衰落期,固有领土大概是467万平方千米,所以此处以467万平方千米为准。与汉朝的600万左右相比,隋朝的领土面积明显缩小了许多,所以谈不上贡献。

唐朝

唐朝领土面积巅峰期是唐高宗时期,最大面积为1237万平方千米,可是到了晚唐时期领土面积急速缩水,只有900多万平方千米,比起隋朝的467万平方千米,增加了400万多平方千米。

宋朝

宋朝虽然是统一的封建王朝,然而它的领土面积确实不敢恭维,北宋最大时期为890万平方千米左右,到了衰落期也就只有280万平方千米左右的领土面积了。因此,在领土面积这个方面,宋朝丝毫谈不上贡献,甚至是有罪的。

元朝

元朝的领土面积巅峰期达到2267万平方公里,而且还没有算上元朝的藩属国,到了衰落时期,元朝的领土面积也有1000多万平方千米,可以说是相当的大了。相比于南宋时期280万平方千米,至少增加了70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明朝

明朝的领土面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达到最大,大约1000万平方千米,到了衰落期明朝的领土面积大幅度缩水,甚至缩水到了360万平方千米。相比于元朝的1000多万,至少缩少了70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面积。

清朝

清朝的领土面积,在巅峰时期大约为1316万平方千米,到了晚清时期1908年的时候,缩减到了1135万平方千米,幅度不算很大。相比于明朝的360万,清朝大概接近80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面积。


我的结语

因此,虽然很多人对元,清这两个异族政权比较讨厌,但是如果实事求是的话,元清两个朝代对中国的领土贡献是最大的。如果非要谁元和清哪个更大,我还不好说,因为元朝衰落期的国土面积目前我还没有数据,所以暂时将这个两个朝代并列把。

各位亲爱的网友,你们觉得呢?


老魏聊历史

中国领土版图是历朝历代尤其是统一的大朝代前后相继开拓巩固而据有的。大家可以看中国以外的大帝国例如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土耳其等,他们之所以扩张以后不能保有,就是衰落了以后不能重兴,没有核心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不同时代的发华扩散,所以,他们衰落以后版图就裂解归不同人群了。那么,说哪个朝代领土贡献最大就是不合理的问法,而应该问:中国不同朝代在不同时代对领土的扩张、巩固各自做出了什么贡献?

如果说贡献最大不应该说哪一个朝代,必须说华夏汉人、汉语、汉文化贡献最大,没有中华中心,没有汉文化奠基与核心作用,没有汉人做文化发华主体做文明的不断开创,那么,中国的版图就是不存的的,就得象上述那些帝国一样早分裂了,而根本不能形成中华认同。

中国夏商周基本活动范围在黄河、长江流域,按史载大体商比夏、周比商管理范围稍大。经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文化发华,诸子争鸣、诸侯争霸,而有了大秦帝国。大秦帝国对岭南一带做了开拓,而使中华将南粤一带纳入版图。

但是,大秦帝国不是一个凝聚完整春秋战国诸子文化的帝国,很快灭亡了。汉朝建立后,在六七十年休养生息基础上开始发力,经武帝北击匈奴、通西南夷、开发西域、出东北,到汉宣帝汉元帝时,汉朝版图达到最大,有了中华后世帝国版图基本构架。所以,汉朝的作用是文明范式形成,版图开拓奠基,在东方形成汉文明中心。后世之隋唐、元明之版图扩张文明扩散,清代版图之巩固,都是汉文明范式与文明中心的形成而后继发展。甚至,至今仍在发展中,在消化西方近代文明,在中华新文明开创中,在中华文明世界化开创中。

汉朝灭亡,中国进入帝国文明状态的第二个文明运动周期,就是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文化裂变到隋唐的统一文明聚变状态,完整的一阴一阳之。隋朝类秦国祚短。唐朝是这个文明运动周期的集中代表。唐朝不负时代文明提供的力量,比汉朝扩张得更大,文明扩散更远。在西北一度设波斯都督府。在北方正式设管理机构____安北都护府,把北方草原纳入版图。当时的东北地区有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唐在黑水靺鞨设都督府,任命首领做都督,黑水靺鞨正式划入唐朝版图。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作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南方有南诏和六诏,唐玄宗支持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封为云南王。后设云南安抚使司管辖云南。所以,唐朝的贡献就是在汉朝基础上扩大了范围,尤其是管理了北方草原,使草原正式归属中华版图,则后来元朝统一才有中华的性质。

元朝是唐朝灭亡后五代两宋到明末这一文明运动周期的第一个统一政权,但元朝之不同于秦隋在于元朝不只是大统一正脉皇朝的前朝,也是时代东方文明扩张的陆上代表,所以元朝宏大刚猛。元朝对版图的贡献主要是把西藏纳入中华版图,北方草原和东北进一步归属统一国家。而且,到元朝中国版图的陆地部分也基本扩张到顶峰了,大块领土以后基本没有再有新开拓。

明朝对陆上版图开拓有限,管辖了东北,管辖了西藏,对西南改土归流,这些前面的统一朝代都做过了。那明朝做为五代两宋到明末这个文明运动周期的正脉没有扩张吗?当然不是。明朝与元朝是一个时代的东方文明勃发,是近代的东方文明扩散,明朝必有扩张性表现,就是元朝代表陆上力量,明朝较明显体现了中华文明海洋文明的一面。在唐宋基础上,明朝郑和航海,对东南亚有较大影响,一度设旧港宣慰司、三宣六慰几十年。明朝后来不再管理东南亚,但民间又形成下南洋大潮,以至于在东南亚形成华人国家。后来,这些华人国家被洋人打散了。但华人还是顽强生存,经清、民国发展至今而有东南亚华人社会。明朝管理东南亚一事能不能象汉朝管理西域一样七百年后有一个类唐的发展,只能看历史发展了。但明朝当时的开拓性是一段真实历史。

清朝贡献只是巩固,清朝没有扩张新领土,没有走出比汉唐元明更大的范围,没有开拓更远。你可以看到汉唐元明都有外向性。尤其与比较近的元明比,元明的文明活动范围在亚欧大陆在东南亚、印度洋、非洲。但清朝海上禁海,没有唐宋元明的海上文明活动。陆地上也不是蒙元那样凶猛,只是在准格尔威胁下勉强打败了准格尔,才据有了西北。所以,清朝的版图不是主动开拓的,是应对威胁而防卫反击才恢复了对西北的控制。但是,我们不能否定清朝在明朝改土归流基础上的继承发展,不能否定清朝对西藏、蒙古的管理的加强,使多民族国家更巩固了。尤其是,西洋入侵情况下,保住了基本版图结构,把权力和平过度给了民国。虽有被迫,亦是中国人的表现。


玄谷真人



很现实的说清朝无疑是对近代中国领土面积最大的朝代,现代意义上的国家领土基本上在清朝末期开始定型。



清朝以自己在西方列强手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权益维护了中华的领土权益,虽然在这个屈辱的过程中也丧失了很多国土,但是最核心的地区都还留在中国手中。中国没有像近代史上的奥斯曼帝国一样分崩离析,完全变成众多相互自主的小国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