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賣淫,誰來關心“空巢老人”被窩子?

七旬老人賣淫,誰來關心“空巢老人”被窩子?

據廣西新聞網報道:桂平市警方在搗毀一個設在荒山野嶺的賣淫窩點時,發現該窩點專門招攬農村老年男子嫖娼。讓人驚奇的是,組織、容留賣淫活動的主犯,竟然是今年75歲的老漢,而抓獲的賣淫女中,有一名老嫗今年已有70歲高齡。據她供述,她已有10年的賣淫史。

看罷這則新聞,我們還能說什麼呢?是怨如今的世風日下,已到無可救藥的地步?是怨老人們的為老不尊,不能保持“革命晚節”?還是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從更深層次去探討原因,找到解決之道。而不是打擊、懲罰、非議、吐口水而了之。

目前中國漸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問題將越來越突出。我們一貫以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作為我們追求的目標。但事實上,我們對於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準備得還遠不夠。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明天。善待老人,既是善待我們自己,更是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一個不尊老,一個讓老年人活得沒有尊嚴的社會,不論經濟如何發展,腰包如何鼓鼓,都毫無意義。

當年輕人被房子、孩子、車子等折騰得成了不得翻身的奴隸,整日為了生存打拼得沒有了閒心常回家看看,甚至還斷不了“奶”,成了啃老一族時。對於老年人或多或少的忽視,也就在情理之中。或許我們能從物質上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但精神層面的滿足其實有時遠比物質層面的需要為甚。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但對於老年人來說,金錢一定不是萬能的。

食色,性也。聖人是這麼說的。對於老年人同樣如此。廣東的計生辦主任,被人稱之為“楓哥”的就曾提出過“被窩子”工程。“楓哥”的著眼點是那些孤身外出的打工族,但這“被窩子”工程,其實同樣適用於老年人。只是有誰能給老年人的“被窩”送上一份溫暖呢?想起前段時間看到的一則新聞,賣淫女在某敬老院賣淫。我想,這些新聞,除了該批評老年人的為老不尊之外,我們更應該採取切實措施,讓老年人活得有尊嚴,活得有溫暖。

七旬老太賣淫十年。老人之哀,社會之哀,子女之哀。但願這樣的悲哀不再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