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烈士陵园是后人为纪念中国革命先贤们所建的纪念性建筑的统称。中国革命先贤们他们一个个顶天立地、视死如归、大义凌然,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壮歌,铸就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而舍生忘死、前仆后继、气吞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他们将永垂不朽!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李林烈士陵园

山西·李林烈士陵园

地点: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井坪镇

建成时间:始建于1964年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李林 之墓

陵园简介:李林烈士陵园,前身为平鲁县烈士陵园,平鲁区井坪镇。这里山陡路险,沟壑纵横,依据特殊的地理环境,抗日战争时期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洒满了革命先烈的鲜血。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归国华侨李林就壮烈牺牲在这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李林

埋葬烈士简介:李林(1915.11.15-1940.4.26),原名李秀若,女,福建龙溪县人。李林幼年侨居荷属爪哇,1929年回国就读集美中学,1933年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参加革命,参与创建雁北革命根据地,抗击日军。1940年4月26日牺牲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平鲁区为纪念李林烈士,成立“李林中学”。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刘胡兰纪念馆

山西·刘胡兰纪念馆

地点:山西省文水县刘胡兰村(原名云周西村)村南

建成时间:始建于1956年

开放时间:周日至周四(周一休息)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刘胡兰之墓

陵园简介:刘胡兰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山西省文水县刘胡兰村(原名云周西村)村南。文(水)祁(县)公路从纪念馆北墙通过,东接大运公路,西连307国道,将该馆与山西中部的晋祠、卦山、玄中寺、武则天纪念馆、杏花村汾酒厂、晋商宅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等)、平遥古城等景点连在一起,形成一条旅游热线。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刘胡兰

埋葬烈士简介: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别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毛泽东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

内蒙古·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

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北二环路岱洲营村东

建成时间:始建于1963年,1980年清明节正式对外开放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烈士纪念碑

陵园简介:占地面积200亩,是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最具政治影响力的革命烈士陵园。该陵园属国家级革命烈士陵园,是内蒙古的“八宝山革命公墓”。 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松柏长青,绿树成荫。春夏时节,鲜花与绿草、苍松与翠柏环抱陵园。环境宁静而优美,庄严而肃穆。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五大烈士雕像

埋葬烈士简介:陵园现安放有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革命烈士骨灰242人,其中有内蒙古自治区著名“五大革命烈士”多松年、李裕智、贾力更、刘洪雄、高凤英。每年接待瞻仰祭奠的各界人士约40万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多松年

多松年是中共早期党员,蒙古族,曾任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书记,1927年曾代表绥察二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返抵北平,正值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绥察党组织惨遭破坏之时,但他不避艰险,仍然来到张家口,力图恢复党的组织。结果,由于叛徒告密,多松年不幸被特务逮捕,严刑拷打后杀害于张家口清河桥畔(原大铁桥畔),后被特务用钉子钉在张家口市大境门上。后来尸体被工友们掩埋在西山坡的荒冢中。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李裕智

李裕智(1901年-1927年)字若愚,又名巴吐尔罄,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旗河口镇南双墙村(今属托克托县)人,蒙古族第一代共产主义者。蒙古名巴图尔罄,幼名陶克陶。李裕智曾于归绥(今呼和浩特)参加“五四”学生反帝爱国运动,任归绥学生联合会委员。1927年10月上旬,李裕智率内蒙古人民革命军骑兵独立旅第一、二营东渡黄河,准备增援席尼喇嘛。当部队开入毛乌素沙漠时,暴子清在白云梯的授意下,杀害了李裕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贾力更

贾力更1907年出生于内蒙古,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到广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返回内蒙古,组织农牧民协会。七七事变爆发后,贾力更在土默特旗积极开展抗日活动。为了开辟敌占区工作,贾力更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城西达尔架村开设了一个小杂货铺,借以广泛联系群众,宣传抗日救国道理。1938年秋,贾力更任中共土默特旗工委书记和察绥行政公署蒙政处处长。1941年3月19日,在带领一批蒙古族青年从大青山出发赴延安途中与敌人遭遇,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当时为晋绥游击区行政公署驻绥察办事处蒙政处处长。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刘洪雄

刘洪雄,农民家庭出身。于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16日,归绥日本宪兵、伪警察、特务机关组成联合搜查本部,开始大规模搜捕。8月23日,他化装成香客,去财神庙进香,准备转移藏在庙里的文件时,被守候在该庙的日特逮捕,关押在归绥旧城东顺城街日本宪兵总部。为逼供,敌人进行了极为残酷的刑讯,他的腿被压断,手指被烧焦,但党的机密只字未吐。在牢房,他举起戴手铐的手,咬破中指,在狱墙上写下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名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9月上旬的一天,在刑讯室,被敌人用绳子勒住脖子,用木棒猛击头部,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和民族解放而英勇牺牲。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名录(三)

高凤英

高凤英(1925―1947),女,汉族,江苏姜堰人,中共党员,著名抗日英雄。1944年参加革命,任双堡乡妇抗会主任。194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月14日,部队在高家垛遭敌人包围,战斗中高凤英腿部负伤,隐蔽在一位大娘家。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敌人施用酷刑,将她反剪双手吊在屋梁上,用皮鞭抽打了整整一夜,她坚贞不屈。15日被敌杀害,年仅22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