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字的源流是什么?

郜素清

我们那些最初的国学大师样,把外国技术或文化引进的时候,来进一步汉化。如这个新造字熵,以及烃、烯、炔以及很多科学用字都进行了汉化,我们的子孙后代受益匪浅,而后期就没有了,因为那些大师都死了,没有再去研究了。一个“阿佛加德罗常数”给中国孩子的理解,造成了多大的麻烦,一个“物质的量”的概念多少次纠结变化。为什么?这些后起的所谓科学家,他们没有汉字的基础。不知道汉字的规律。就只能用英文字母“GDP、CPI”等这些让国人难易理解方式出现在大众眼前。使我们几十年的扫盲运动又会产生新的“文盲”。谁能预知几百年后我们的汉字中会有多少“GDP、CPI”等等。当我们的汉字中这些英文字母超过我们的汉字时,我们还是汉族吗?

说多了没用,还是来解下这个字,看看我们早期国学大师级的科学家的智慧。熵是由火和商会意而成的字。“商”是由“冏”和章的省形“”会意而成的字。“冏”表示从外知内,在一定的范围内沟通;章“”表示协商要有章法,不可漫无边际的乱谈。表示做买卖,谈生意。引申为数学名词“商:一数除以不为零的数的结果。”以此为参照,用“火”表示能量,温度除热能的得数即为“熵”。商即标音又会意。后又引申信息论中的基本量,描写不肯定性的大小。熵越大,包含的信息的不肯定性就越大。


严师说字

21日更新:

我见到有人说「熵」字的本义是「薪火相传」,古庙香火不断为「熵」:

第一,我不知道这种说法从哪里来的?

我查了《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均没有查到这个解释,都认为是科学术语:

中国古籍文献浩瀚,我不排除有些文献我没有见到,我并不是这种说法一定错了,关键是你要指明信息来源,不然你是怎么知道?



第二,我们要搞清楚:1923年才出现科学术语「熵」和古代的汉字「熵」,并不是一个字,只是【同形字】:字形相同,但是意义和读音全不一样,或者意义不一样。

比如:简化字「柜」。古代有一个同形字「柜」,表示一种树木,也就是「榉木」。《說文》收录了这个字:

《說文》:柜,木也。从木巨聲。


我看到「熵」的古代同形字,只有辽代的《龙龛手镜》有这个字,但没有解释。

「熵」部首是「火」,「商」是十一划,我在《康熙字典》中寻找,没有收录这个字:

《中文大辞典》也没有收录这个字词:

我查阅了台湾教育部编纂的《异体字大字典》,这是目前收录汉字最多的一个字典:

查到收录这个字的古代文献是明代的字书《四声篇海》,但显然也是引的《龙龛手镜》:

《异体字大字典》的也是当科学术语解释:

------------------------------------------------------------------

所以,「熵」确实有一个古同形字,但是什么意义,字典都没有给出准确的解释。我查了两天资料,没有发现。

我只发现从「火」从「高」的「熇」和「熵」电脑竟然不区分,二者的二进制编码是一样?我不懂这些,懂的人留言指教。


我在谷歌上搜索发现《黄帝内经》中有一句:


刺法日:无刺熵熵之热,无刺渡渡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


但其实,「无刺熵熵之热」的「熵熵」原典是「熇熇」:

郭霭春. (2010). 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 贵州教育出版社,页379

所以,很多电子古籍可能都搞错了,就没有办法从文献例句分析,因此,考证了一圈,真不知道「熵」是什么意思?


-------------------------------------------------------------------------------


因此,我就想问一下那位网友【汉字泰亚】,你声称:

「今人不知其义,只有个物理学定义,所有字典也不会解,悲也!」

你说「熵」的本义是「古庙不断香火」,你是怎么知道的?真的想请教一下,真不是说你错了,我就是想知道这个说法在那个文献上有记载?


---------------------------------------------------

我们知道一门学科中某些属性能进行【量化】,并能诉诸【定量化】逻辑推理分析,才能叫【科学】。学理工的人,定量求解、定量决策是基本功。

比如:时间(秒、分、时)、质量(g、kg)、速度(km/h、m/s),都是量纲,它们反映特定物理量或物理现象的度量。

今天我们所说的【熵(entropy)】正是这样一个科学术语,它是热力学和信息学中衡量系统有序度的一个量纲:

(引自: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第2389页)

「熵」这个科学概念,是人类最天才的洞见之一,【信息熵】和【热力熵】其实就是同一个物理现象的一体两面。

比如网上看到一个理工男和女朋友分手:

(来源不详,若侵,则删。)


其实,「人必有一死」,这句话就能很好的诠释「熵」的概念,说的就是「熵增原理」。同理,一辆汽车不可能越开越新,最有一天会报废,杯子打破不可能复原。

所以,熵值由低变高,就是系统从有序变为无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二战以后,信息学的祖师爷美国学者香浓,引入【热力熵】,创造了一个【信息熵】的概念,用数学语言阐明了概率与信息冗余度的关系。

其实,【信息熵】和【热力熵】可以看做是同一物理现象的一体两面,因为传递信息需要消耗能量。

那怎么理解【信息熵】这个概念呢?

打个比喻,我依次分别对你发出四个短信息:

1、大XXX

2、大同XX

3、大同小X

4、大同小异

这依次发出的四个信息,慢慢由不确定(无序)变为确定(有序),也就是从不知道,变为知道的过程。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到第三个信息,就能确定我说的是成语【大同小异】,第四个信息的「异」,可以说是一个「冗余码」。

如果我想图简便,我只需要对你传递三个字「大同小X」,你就知道我想说什么,这就是【信息压缩】。

那你会问,这个信息熵有什么用?

非常有用,比如设计汉字字体、传输信息的编码都要用到香浓的信息熵方程。

还是打一个简单的比喻:

我们知道,一个汉字两个字节,如果我在电脑上向你传输【大同小异】这个成语信息,完整传输就是4*2*16=128个二进制数字.

但是,我根本不需要传送这么多,我只需要六个字节,也就是6*16个二进制数字,如果还有不确定性,我就加一个「冗余码」0,这样只需要6*16+1=97个二进制数。也就是传输【大同小0】

将信息编码的冗余度,也就是信息熵,设置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就能让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效率性兼顾。

我水平有限,不用数学公式,只能讲到这个水平,不知道好不好懂?

------------------------------------------------------------

那么,如题主所问:「熵」字的源流是什么?谁造的?

我看到网络上的说法是是我国的物理学家胡刚复教授灵机一动创造的一个字:

有多篇论文证明核实了这种说法:

1923年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M·Planck)来我国南京东南大学讲学,在讲叙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一个极重要的概念Entropie时,当时担任翻译的胡刚复教授将这个既复杂又深邃的概念译为「熵」。
王森. (1991). “熵” 与《 热力学史》. 中国图书评论, (4), 98-99.


学者刘娜和李艳萍的考证文章《普兰克1923年在华学术活动》也完全一致:

刘娜, & 李艳平. (2010). 普兰克1923年在华学术活动. 物理, 39(8), 572-577.
曹则贤. (2009). 物理学咬文嚼字之二十七熵非商-the myth of entropy. 物理, 38(9), 675-680.


普兰克演讲和译文文章《热 力 学 第 二 定 律 及 熵(Entropie)之 观 念》登载于1923年学术杂志《科学》上:

濮郎克讲,胡刚复译.热 力 学 第 二 定 律 及 熵(Entropie)之 观 念.科学,1923,8(5):515—527[Plank,HuG Ftranslated. ScienceMagazine,1923,8(5):515-527(inChinese)]

(文章的原始文献我找不到,太早了)

所以,基本可以确定,「熵」字是胡刚复先生在1923年所造,这个字造的非常智慧,「形、音、义」都包含在这个小小的汉字中。

「熵」,从火,因为这个字表达的是一个热力学量纲概念,但是,这个量纲又是从一个除式的推导所以为「商」,故得名「熵」。

但是其实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同形字。辽代的《龙龛手镜》就收录了这个字形:


「二俗」,也就是两个字形,「忝、商,适」三个读音音。具体表示什么意思不是很清楚。我没有看多更多的文献记载。


小汉字见大历史

“熵"字,查了好多资料,均无结果。有人说"熵"字与香火有关,没有查到相关依据。

“熵"字是一种外来引进的,由中国的胡刚复教授译为“熵"。根据意思由中国的象形字,"火"十“商"组成了“熵"。译成“熵"字。表示“热"转变为“功"的能力。.“熵”是糸统热量变化与系统温度的“商"。

这是热力学的词汇。对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来讲。确实解释不清。我查阅了“辞海",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一阅。


谢阅读!


健康快乐

熵属于近代造的字,在热力学上非常重要,具体可以参考热力学方面的书。

据查,1923年,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来中国讲学用到entropy这个词,胡刚复教授翻译时灵机一动,把“商”字加火旁来意译“entropy”这个字,创造了“熵”字,因为熵变dS是dQ除以T(温度)的商数。

感觉有点类似于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