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 覺 】 有 觀 點 地 審 美 , 從 美 學 看 新 聞 。
保護國際基金會官方網站截圖
我是水
對於人類來說,我司空見慣
理所當然
但是,我是非常有限的, 而人類的數量卻每天都在增長
我化身為雨水落入山中,流進小溪與河流,最終匯入大海,週而復始
讓我回到起始的形態,有時需要10,000年的時間
……
這是保護國際基金會(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2015年發佈的中文版短片《水》的一段臺詞,由演員周迅獻聲講述“水”的自白。《水》是該基金會發布的一系列以自然資源為第一人稱視角的公益影片中的一部。
每年3月22日為世界水日,是20世紀末人類創立的又一個節日,旨在喚起人們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
水似乎無處不在?在水龍頭裡,在江河湖海之中,也在空氣中、土壤中甚至我們的身體裡,但水資源的短缺和破壞則讓大量人口面臨健康威脅。本期【視覺】,一起讀懂身邊“水”的故事。
環境之水:多則溢、少則竭
薩迪亞和丈夫瓦里奧以及三個孩子生活在肯尼亞北部馬薩比特郡的杜拉查村。這裡是肯尼亞乾旱最嚴重的地區。村裡沒有水井,一切用水只能拿水桶去2.5公里外的水站揹回來。薩迪亞每天去水站兩次,總共步行約10公里,背水40升。
薩迪亞和丈夫盼望著送子女上學,走出鄉村。薩迪亞說:“儘管生活艱難,但我們至少不應該失去希望。”
3月20日,在索馬里邊境小鎮多洛附近,一名婦女在乾涸河床的水坑清理渾水,以便取用較為清澈的水。
3月19日,在秘魯奇克拉約,當地居民駕駛拖拉機駛過上漲的河水。
秘魯沿海地區持續3個多月的暴雨天氣,造成多地洪澇災害。首都利馬生活水源受到汙染,截至19日,已數日停水,居民生活用水告急。新華社/法新
生態之水:投以桃、報以李
3月7日,湖北省宣恩縣農民在鑼圈巖村的大棚裡開展水上育苗。
早春時節,在地處湖北省西部山區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數以百計的專業育苗團隊展開水上漂浮育苗作業。專業育苗不僅能規範種植品種和移栽時間,同時還可為農民培育出粗細均勻、根系發達、移栽成活率高的種苗,從而提高山區農民種植效益。新華社發(宋文 攝)
向北遷徙的候鳥在官廳水庫周邊的野鴨湖溼地棲息(3月11日攝)。
在福州西湖附近的白鷺和蒼鷺(2月14日攝)。
眼中之水:尋美好、以夢想
2月16日,烏克蘭國家馬戲團新劇目“水與火”在基輔上演,圖為雜技演員正在表演。新華社/路透
3月1日,清潔船上的工作人員在打撈藤橋港河上漂浮的落葉,進行日常河道維護。
2月22日拍攝的瀘沽湖畔的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洛水村。
2月28日,藍春紅和海豚登臺演出。作為一名海豚馴養員,藍春紅入行不到一年,已經可以帶領海豚登臺表演了。
杯中之水:存希望、護生命
3月6日,“生命列車”行駛到臨策鐵路阿拉善境內的圖克木廟站,呼和浩特鐵路局職工李俊根(右)和安海等待站內職工前來領桶裝水。
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鐵路局臨策鐵路(臨河—策克)段內,有一趟編號為57021/2次的列車,在鐵路運行圖上查不到它的蹤跡,卻維繫著沿線上千鐵路職工的補給,它被譽為穿行在無人禁區的“生命列車”。
內蒙古臨策鐵路沿線分佈著30多個車站,80%的地區是荒漠戈壁。全線途經400多公里的“無人區”。每逢週一,這趟由水罐車、箱式棚車和綠皮宿營車組成的列車穿過廣袤的沙漠戈壁,一路西行,為沿線的鐵路職工送去飲用水、蔬菜等給養。列車所經之處,很多地方都沒有地名,僅用鐵路公里數來命名。
貢曲(左)和次仁倉決鑿冰取水(2月9日攝)。
欄目主持人——高杉
閱讀更多 新華我報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