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化所在華北克拉通南緣晚中生代花崗岩及其與Mo-Au-Pb-Zn成礦作用關係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華北克拉通南緣晚中生代時期發育大規模的花崗岩和Mo-Au-Pb-Zn成礦作用。近10年來,前人對二者間的關係進行了廣泛探討。然而,在成巖、成礦物質來源及其形成的地球動力學背景方面仍存在爭議。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趙太平研究員及其合作者對華北南緣中生代的岩漿作用及其與成礦的關係,近年來開展了細緻的研究工作,系統總結了前人研究資料,對岩漿岩的時空演變、成礦流體的特徵、成礦物質來源及礦床成因等方面進行了綜述。研究表明,華北克拉通南緣晚中生代大規模的岩漿作用經歷了兩個階段的演化(圖1a),其地球化學組成在127Ma前後發生明顯轉變(圖2),是對華北克拉通南緣晚中生代構造體制由加厚的岩石圈向強烈的伸展減薄的構造環境的轉變的響應。Mo-Pb-Zn成礦作用可分為兩期(圖1b),分別與早晚兩期岩漿作用密切相關,早期鉬礦化(155-130Ma)包括斑岩型和斑岩-矽卡巖型礦化,其成礦物質為殼幔混合來源,晚期鉬礦化(127-116Ma)主要為斑岩型礦化,其成礦物質來源類似於早階段的鉬礦,但有更多的幔源物質(圖3d,4a-b)。早期Pb-Zn礦化(144-130Ma)主要包括熱液脈型和矽卡巖型,而晚期Pb-Zn礦化(125-117),則主要為熱液脈型。H-O-S-Pb同位素特徵指示(圖3-4),Mo礦化與Pb-Zn礦化屬於同一成礦系統,且後者為前者的遠端產物。此外,華北克拉通南緣的金礦床集中爆發於132-120Ma,其礦化類型主要為石英脈型和蝕變巖型,成礦流體以岩漿熱液為主(圖3b),而成礦物質為殼幔混合來源(圖3e, 4c-d)。

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於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本研究成果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編號: 2016YFC0600106)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准號: 41373046,41402047)資助。

广州地化所在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花岗岩及其与Mo-Au-Pb-Zn成矿作用关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圖1華北克拉通南緣晚中生代成巖成礦年齡

广州地化所在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花岗岩及其与Mo-Au-Pb-Zn成矿作用关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圖2華北克拉通南緣晚中生代岩漿的Sr-Nd-Hf同位素組成

广州地化所在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花岗岩及其与Mo-Au-Pb-Zn成矿作用关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圖3 華北克拉通南緣晚中生代Mo-Au-Pb-Zn礦H-O-S同位素組成

广州地化所在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花岗岩及其与Mo-Au-Pb-Zn成矿作用关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圖4 華北克拉通南緣晚中生代Mo-Au-Pb-Zn礦Pb同位素組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