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攻勢猛 “老賴”防線崩

輿論攻勢猛 “老賴”防線崩

——山東濟南法院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紀實

輿論攻勢猛 “老賴”防線崩

近日,將167萬元欠款如數交給法院後,被執行人山東某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某如釋重負。此前,他從報紙和電視上看到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發佈的《關於敦促被執行人依法履行義務的通告》後,曾讓他一度坐臥不安。

藉助強大的輿論攻勢,濟南法院進一步加大執行攻堅力度,取得良好的戰績:去年以來,濟南法院共執結案件46467件,拘傳被執行人914人,拘留604人,移送公安機關追究拒執罪655人,將21577名被執行個人和4541家被執行單位納入失信名單庫並限制高消費,4437人迫於壓力主動履行義務。

新媒體持續發力造勢

2017年12月5日上午,市民方某手機響了。他拿起手機一看,一條彈窗信息赫然入目:“請注意:距離你20公里範圍內,就有一名‘老賴’,他的名字叫方某……”上面的姓名、照片、案由等信息,寫得清清楚楚,而且都是自己的信息。隨後,方某就連續接到多個親戚朋友打來的電話,詢問情況。“簡直要崩潰了!”方某感到壓力很大,第二天就到法院全部履行了執行款。

這是濟南中院與“今日頭條”合作推出“頭條追老賴”舉措帶來的成效。與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門戶網站等平臺曝光“老賴”手段不同,濟南法院“頭條追老賴”活動利用準確地圖推送技術,在“老賴”居住地20公里範圍內,將其信息推送、展示給該區域的所有用戶,將目光瞄準“老賴”們的“朋友圈”“熟人圈”,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氛圍,讓“老賴”無處遁形。

藉助新媒體方便、快速的傳播優勢,濟南中院不斷向“老賴”施加輿論壓力,人民群眾拍手稱快。前不久,濟南市長清區人民法院出動幹警70餘人,分4路前往被執行人住所,拘傳7名失信被執行人。隨後,法院召開強制執行教育大會,對100餘名被執行人集中進行自覺履行生效裁判的法制教育。4名受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全程監督。@濟南中院與@長清法院6小時不間斷微博直播,21家媒體參與報道。本場直播結束時,通過微博直播、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直播平臺在線圍觀執行一線的網民達130餘萬人次。據統計,去年以來,@濟南中院組織全市兩級法院進行了9場微博直播活動,很多網友認出“老賴”後,主動打電話或發私信向法院提供執行線索。230多名被執行人迫於輿論壓力,主動登門向法院繳納執行款或遞交分期還款承諾書。

傳統媒體步步緊逼配合

4月27日,濟南中院召開新聞通報會,發佈《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敦促被執行人依法履行義務的通告》,公佈全市打擊拒執罪十大典型案件。一時間,關於濟南法院發起“執行總攻”的報道,便佔據了新華社山東分社、山東電視臺、齊魯晚報、濟南日報、濟南電視臺等20餘家新聞媒體的重要版面或黃金時段。“簡直是鋪天蓋地,讓人目不暇接!”在濟南中院執行局局長楊雷看來,每一篇報道都令“老賴”膽戰心驚。

針對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最新進展情況、將會採取的措施等問題,楊雷走進演播室接受採訪。楊雷表示,“目前,這項工作已經進入倒計時,要以壯士斷腕的信心和決心,勠力同心,攻堅克難,確保如期完成‘基本解決執行難’任務!”

為進一步壯大輿論宣傳聲勢,濟南中院出臺創新經驗報送管理辦法,及時將執行一線的創新經驗、創新做法、創新典型挖掘出來,宣傳出去,形成良好的互動效應。去年以來,濟南法院配合執行工作,共在全國各級媒體發稿5320餘篇(條),重點報道了“聯動執行”“百日會戰”“協同執行”“定製失信彩鈴”“懸賞執行”等創新措施,有力地配合了濟南法院開展決戰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5月11日,《齊魯晚報》“基本解決執行難”專欄,以《一塊土地查封28輪,將被拍賣一個億!》為題,對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法院創新做法予以重點報道。針對被執行人某農牧公司被30多起官司纏身、名下土地遭28輪查封的困局,歷下區法院不畏艱難,積極作為,運用司法智慧,對其名下靠近雄安新區的80畝土地進行評估,評估價達1億餘元。不久,這宗土地將進入淘寶網司法拍賣平臺進行公開拍賣。該報道刊發後,受到社會輿論的一致好評。

按照宣傳促進辦案的思路,濟南中院進一步加強執行宣傳陣地建設,先後在《濟南電視臺·現在開庭》《濟南日報·法院週刊》《山東商報·拍案法官故事》等媒體開設“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專欄,形成“報紙上有稿、電視上有影、廣播裡有聲、新媒體上有互動”立體宣傳格局。去年以來,濟南兩級法院陸續推動黨委、人大、政府出臺支持解決執行難的意見,形成“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支持、法院負責、部門配合、各界參與”的工作格局。對這一做法,《濟南日報·法院週刊》先聲奪人,第一時間在顯著位置予以重點報道。

社會傳播載體多管齊下

前不久,一幅題為《讓“老賴”寸步難行》的大幅海報“火了”!濟南中院執行局執行一庭庭長於文誠手執法律文書,帶領6名幹警圍堵“老賴”的場景,在市區繁華地段LED大屏幕滾動播出後,市民們連聲稱讚:“太酷了!有大片的感覺!”

“這裡是濟南新聞廣播調頻FM106.6……”出租車司機趙師傅說,早7點到8點,邊開車邊收聽新聞廣播已成為他的一個習慣。今年以來,他發現有一個新現象:廣播中關於濟南法院執行和打擊“老賴”的新聞開始多起來。

春風不使一木枯。在進一步擴大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輿論宣傳的同時,濟南中院不斷開闢輿論宣傳新陣地,在車站、市區廣場LED大屏幕以及公交車、出租車等載體上曬“老賴”,讓“老賴”行徑路人皆知,名聲掃地。在此基礎上,濟南中院還與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協作,建成不動產網絡查控系統,與市文明委“紅黑榜”評選、與市工商局“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評選等工作進行對接,促進了信息互通共享。在鄉鎮農村,濟陽縣人民法院選取8個鎮16個村,兵分四路,將包括“老賴”照片、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未履行法律義務等信息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張貼在“老賴”戶籍地村務公開欄、村口。章丘區人民法院則開展“趕執行大集”活動,組織幹警在農村大集上擺上展板,向街坊鄰居、十里八鄉曬“老賴”們的失信行為,共同監督“老賴”們日常生活和消費情況。去年以來,已有67人頂不住這種輿論壓力主動還錢了!

為提高輿論宣傳的影響力,濟南中院新聞中心成立“紀小槌創作組”,組織全市法院宣傳力量,採寫和創作出一批反映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的文稿、圖片和微視頻作品,比如《正義不能等待》《一場執行攻堅的“三種戰法”》《絕不放過你》《誰上了“老賴”榜單?》等。這些作品緊扣執行工作主題,抓住一些被執行人不怕拘留,就怕曝光的心理,每一次投放戶外LED大屏幕等各種自媒體平臺,都會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在輿論上形成強有力的威懾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