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技术方案还是咨询规划,最重要的是战略广度,方可事倍功半

不论是技术方案还是咨询规划,最重要的是战略广度,方可事倍功半

最近一段时间我投入到一个项目,是在太过繁忙,连续5天没写头条实在对不起自己。当然,自打年初给自己安排的“头条新工作”以来,不知不觉已发文50篇,当前这里面也自本职工作中持续支持客户,值得总结一下。

这个客户就是今天在IT技术领域还挺NB的华为。


别看这家企业牛,它仍然在某些方面需要借力发挥,一个BG每年要在咨询和服务方面划拨上千万的预算,借助“外脑”为自己的业务发展和战略部署打气充电。

往往一个咨询类项目,是一个展开脑动的过程。这里面不仅思维发散,而且东一嘴西一句很难抓住重点,但开展这类项目的目标总是明确的,所以要铭记于心。

再者,我们需要把每天探讨的过程形成 “思路框架”,而并非只关注其中某一个细节,否则漫不经心的讨论会影响输出成果,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浪费时间。

所以,我总结了几个关键点需要铭记于心:

1、理解客户意图,达到客户要求;

2、聚焦工作重点,避免节外生枝;

3、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成本;

4、充分与其沟通,建立信任关系;

过程是这样的,我们与客户在讨论:大数据平台如何更好支撑业务。这里面必然涉及技术架构,结果围绕架构展开脑动,群舌之辩讨论2天,画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架构图。结果第三天发现时间紧迫无法交工。所以似乎应该先把“思路框架”搭建好,再针对某一块儿组织素材并尽快形成初稿,然后再深入讨论才有进度。但与此同时,核心内容又是规划目标的灵魂,不聚焦核心又怕规划效果不好,正所谓“进退两难”。

我们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是由浅入深、由内而外、化繁为简,需要遵循这样的方法才能提高效率。这个咨询规划大概分为如下三个章节:

a、大数据平台当前现状的支撑情况;

b、业务痛点分析和需求理解;

c、大数据平台整体规划思路;

当然,每个人的做事方法是不同的。

有些人喜欢顺序的、按部就班的去依次完成……

有些人喜欢先突破难点,最终回头整理全部思路……

还有些人喜欢天马行空,真正落到笔杆却没了头绪……

无论哪种方法,只要达到客户要求就能圆满完成工作,所以这条要放在首位,否则一切工作白费。

而且,再难再复杂的事情也有方法突破,所以一定要聚焦重点,避免头脑风暴的杂念影响原本计划。

然后就是要提供工作效率。工作是一项浪费时间的过程,只有提高效率利用好每天的8小时,才能不耽误生命。

最后还不要忘记,沟通是浪费时间的过程,但却又是一个建立互通双方信任关系的有效途径,只有建立了信任客户才能相我们。

因此从第四天起,快速把前几天的讨论、思路、脑动转化为材料框架、快速总结每页的key message,持续一周完成本次规划内涵。

某一领域的“知识深度”固然重要,但某一项目的完成需要更加全面的“知识覆盖”,这样才能事倍功半的完成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