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考,孩子你必须全力以赴!

面对高考,孩子你必须全力以赴!

哦!我突然回忆起那时候天天盯着教室黑板上那个倒计时,从三位数变成了两位数,然后马上就是一位数了。

是的,高考就是一道独木桥。面对这座独木桥,我告诉表妹,你必须全力以赴!

1。

记得高考那年,孩子刚上小学的班主任跟我们分享一个她跟孩子对话的故事,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刚上小学的孩子问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学呢?天天早起,这么累!”

妈妈说:

女儿,你知道吗,一棵小树长1年只能拿来烧。

但是10年的树就可以做柱子了。

30年的树可以拿来做家具,树叶树皮可以做纸张,根部可以拿来雕刻工艺品。

如果一个孩子不上学,他6岁就可以去放牛,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牛,但他除了放牛,其他都干不了。

如果这个孩子去读完小学,那么在农村可以知道一些新的耕作技术;在城市的话,他可以到工厂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

如果这个孩子到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一些机械的操作了,例如去学习一门手艺当技工或者厨师。

如果读到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知识,成为一个高级的技工。

如果这个孩子读到大学毕业,那么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

如果他还有能力去读个硕士博士什么的,他就可能成为科学家或者发明家了。

这应该是我知道的,可以跟小孩子解析“为什么要上学”的最接地气的回答了。

当时班主任还告诉我们:“这个故事也说说明了,为什么你人生的前20多年都在上学,你们每一个阶段的攀爬提升,都是给未来的自己多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只有努力过,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任!”

面对高考,孩子你必须全力以赴!

2。

这个时代,到处都是可见的“浮躁”。

新闻上说,某共享单车的80后创始人套现15亿;

新闻上还说了,人家广州一个早餐店的大叔卖早餐月入三万;

新闻还报道了,隔壁老王家的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后拿到了富士康的offer,另一个老李的儿子高二那年就辍学,也失去了富士康;

新闻上还有,老陈的大学毕业女儿在深圳工作好几年,现在还是月光,马上三十了还没有对象,读那么多书有啥?

亲戚们转发的朋友圈里有对读书无用的结论,聊天时也会说谁谁谁儿子女儿毕业了在大城市还住在城中村呢,还不如自己在老家开小卖部收入高呢······对于这些讨论,我从来不会上前说“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的结论。

因为我无比坚信——

在大学里,你可以认识到很多比你优秀的人,你可以学到更多的做人事做的经验,你的头脑也会因此丰盈起来。

读了大学,你就不会跟早餐店的大叔比收入了,因为你清晰地明白,大叔每天要重复煮的那几百碗汤粉汤面,起早贪黑的从不敢有双休。在大叔的生活里,卖早餐是他维持生计的主要来源,除了汤粉面,想的最多的应该城管和工商检查吧?

我见识过小贩们听到“城管!城管!”时恐慌的眼神,嗖地一下踩着脚踏三轮车慌忙远去的背影。有那么一个瞬间,我暗自庆幸了许久——活了二十多年,考上大学是我做得最对的事,没有之一。

我认为,从某种社会意义上讲,“大学”给了我们安全感。

是的,考上大学之后,你就不会和那个不考大学的女同学比“脸”了。

那个女同学脸上的胶原蛋白会在几年后流失,因此她会丢了工作,然后回老家找一个老实人结婚生子;而你呢,却因在大学里的历练,有知识上的富有,将会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个可以幻想的未来。

面对高考,孩子你必须全力以赴!

3。

堂弟还补充说,自己成绩一般,也不想读书了,真不如早点出来打工。

还没有等他发完语音,我当时就否了他的想法。

是的,广州很“世面”,世面到令人眩晕,城市川流不息,灯火通明,夜夜笙歌,有气势恢宏的CBD,也有一线城市应该有的高房价······

但,我告诉堂弟,外面的世界即使再精彩,也与你无关,这只开放给有能力拥有它的人。

我也经历过高中生活,学习的确很累,班主任动不动就会以“家长”“前途”等理由要挟你学习。但是,十年后当你面对生活的压力,才会明白相比生活的压力,读书学习的苦真是鸡毛蒜皮。

最近看到不少新闻,有大雨天外卖小哥和时间赛跑,虽未超时却因饭菜冷了被客户给了差评,原本只想赚10元的配送费却生生被扣了2000块,视频里他在电话里苦苦哀求客户撤销差评:“那是我儿子的救命钱!”

最近还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商场开业为招揽生意,请了门口穿玩偶服的人拼命表演,当幕后看到这个“人偶”脱下衣服的那一刻,竟是位年过七旬的老人!

还有个报道是一位日本地铁里一边啃面包,一边流泪的男子视频,一时被火传,因为你可能永远体会不到一个男人在地铁上流泪的理由。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

上面的一切,都是人到中年后才更懂没钱的苦。

与其往后几十年里辛苦,倒不如现在咬咬牙逼自己一把如何?

最近广州在举办广交会,有满城随处可见的老外以及跟在老外的年轻翻译。

为了招揽生意,看见没有中国人跟在后面的老外,兼职翻译的学生们就会上去搭讪,希望拿到生意。

一次在地铁上,我旁边站着一个高中生模样的年轻人,正拼命跟对面坐着的一个老外说话。一阵交流之后,虽然英语蹩脚,但我还是听了出来老外的意思——“你今年才15岁,不能因为自己英语好就不上课,出来当翻译赚钱,你应该读大学,在中国这样好的国家,只有读书才有出路!”说完,老外就拒绝了那个孩子做翻译的要求,并让他好好回去上学。

听到老外拒绝了这门翻译的生意,那个孩子灰溜溜地走了。在孩子走了之后,老外跟隔壁的朋友说了一句:“What a smart boy he is!It's a pity”(多聪明孩子,可惜了!)

面对高考,孩子你必须全力以赴!

4。

最后,我要说的是“大学已经成了和身份证一样的人生标配”。

且不说遥不可及的未来,就以4年后当你们找工作就会完全明白,读怎样的大学,在职场人士看来,就是判断学习能力的标尺——专科?二本?一本?211?985?清华?北大?这些似乎都是伴随你人一生的标签。

是的,这个世界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深度了解一个陌生人,人们只会通过你身上已有的标签去判断你的潜在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贴上有价值和含金量的标签去证明自己。

当然,文凭不是万能的,但更多时候——没这一纸文凭真就成了“硬伤”。

努力地考上大学吧,因为这将是你人生重要的一次分水岭。

这个标签不仅仅是你步入职场时的敲门砖,还有你的学识、思维、朋友圈子、伴侣爱人,还有生活层次,都将因此而不同。

因为最好的投资,就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