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肥料含量是越多越好吗?

国家农业公园

近年来,高含量的肥料不断出现,农民施肥时只讲究方便与含量多少,却忽视了肥料的数量,大量使用高含量肥料,虽然方便了农民,却不符合作物的生长规律。如一颗果树正常需要在长1立方米的范围内吸收营养,但为方便,农民朋友只施少量高含量的肥料,不与磷肥、有机肥、农家肥等搭配使用,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小,虽然肥料含量是达到了,但是由于施用量少而导致数量没有达到,开始没有什么影响,但是随着土壤本身的营养被吸收,致使土地严重板结坏死,水份不会下渗,土壤营养得不到补充。

不少经销商依赖复合肥取得暴利,宣传复合肥就是“万能肥料”,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农民对复合肥的偏爱,造成的破坏并不亚于农民过度依赖尿素对土壤等所造成的破坏。现在的农资经销商,大多都是利用偷换概念的手段来获取暴利,都是要么应付农民需求要么冲昏农民头脑,说明中国目前农资市场的混乱,不是没有好产品而是严重缺乏施用的好方法才造成大量减产、导致土壤病虫加重、导致土壤板结等。


农学谷

农用肥料含量当然是越多越好,不仅方便,平均每亩还能省好几块钱!但是,事实真像那些卖化肥的农资商所说的这样吗?显然不是!现在市场上充斥着一些打着“肥料含量多”这个旗号的化肥,一部分农民朋友出于方便和省钱的想法,就使劲买这些所谓的含肥量高的化肥,结果就是省了几块钱,亏了更多钱!含肥量高的化肥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坏处。《三农宝典》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一、农用肥料含量是越多越好吗?

农用肥料含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这个问题,我就来简单地举个例子。盐是人们日常生活所离不开的必需品,对人体有益,一碗饭或者一碟菜如果没有盐,人连干活的精神都没有。但是如果在饭菜里面含过多的盐,那么人的身体也很容易出问题,如高血压!

那么,比如一种农作物对于某一元素的需求量是x,一些含肥量比较高的农用肥中这一元素含量是y。如果你对这种肥料不了解的话,按照以前的施肥量,给这种农作物施用化肥,就会导致这一化肥元素过多。

那么,农作物摄取肥料就跟人摄取盐一个道理,如果农作物摄取肥料含量过多,也会导致农作物出现一些生长发育问题,如各种元素超标等。其次,农用肥料含量越多,就会减少与其他肥料搭配使用,这一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农用肥料含量越多容易对土壤造成破坏

农用肥料含量越多,对庄稼作物不利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会影响土壤状况,如果土壤状况恶化,何谈去种好庄稼!比如土壤如果施用态度的含肥量比较高的农用肥,就会破坏土壤的肥力结构,导致出现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导水功能降低等现象,这对于农作物种植来说非常不利!在这一点上,主要表现为一些农民朋友不根据含肥量来确定撒肥量,不管化肥含肥量是多少,直接按照以前的撒肥数量来撒肥。这就导致单位面积上的某一元素会过多,对土壤造成影响。

三、含肥量越高,不代表它的利用率就高!

虽然有的农用肥含肥量比较高,但是它的利用率并不一定就会非常高。农作物对于肥料需要也存在一定的偏好,那么那些不被某种农作物所吸收利用的元素就很难得到有效利用。

其实,不管是平常化肥还是含肥量比较高的化肥,我们都需要科学撒肥,要根据农用肥的含肥量来确定撒肥量。再就是,如果选择那些含肥量比价高的化肥,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如果买那些不合格的,价格低廉但是劣质的,会存在许多问题。



村郎三农馆

农用肥料含量是越多越好吗?


答案:农用肥料纯度达到化学纯时,含量是一个定值,不会增高。农用肥料使用量是由肥料有效含量来决定的。

在农村,很多农民错误地认为,化肥含氮磷钾量越多越好,其实化肥袋是标的含氮磷钾量,是最高的有效元素含量。化肥在制造过程中没有必须象制造化学纯一样,去提纯。纯化肥含氮磷钾量是一个定值,是由分子结构固定的,不以人的意识而改变,不可能要高就能高的。


就拿氮肥为例来说,尿素,CO(NH2)2,含两个N的原子量占尿素总原子量的46%,就是尿素的含氮量。氯化铵,NH4Cl,含氮量是26.67%。碳酸氢铵,NH4HCO3,含氮量是17.7%。这三种氮肥尿素含氮量最高,氯化铵次之,碳酸氢铵最低。

农民在使用化肥时,重点是化肥的量为依据,不是以含量为准,由含量多少来决定化肥的使用量。如一块地要用氯化铵100斤,要换成尿素要用58斤,若换成碳酸氢铵要151斤。化肥的使用量是由土壤面积多少和选择的化肥品种即肥料有效含量来决定的。

总之,农用肥料的使用量不是以含量为依据,而是由含量来决定使用量的。


旭日东升付先

不一定。肥料含量高是好事,需要看怎么用?例如,复合肥含量越高,尤其氮元素,代表尿素含量越高,效果越慢,当需要速效铵态氮和硝态氮时,就没有什么作用。象春季小麦追肥,如果单纯追施尿素,就会出现不发苗现象;还有果树膨果,在果树需要快速膨果时用尿素就不如硫铵快等等。还有就是,过渡追求高含量,原料纯度越高成本会越高;原料纯度高不代表利用率就提高了,因为没有科学依据,实际上在土壤里高纯度原料利用率并不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