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對待唐牛兒,宋江算得上及時雨嗎?

如此對待唐牛兒,宋江算得上及時雨嗎?

如此對待唐牛兒,宋江算得上及時雨嗎?

文/張秀陽

小時候讀《水滸傳》,只知道看熱鬧,打打殺殺,切人頭如割韭菜;現在再看《水滸傳》,每當讀到那些熱鬧情節和文字,就覺得後背發涼,慶幸自己生在太平之世。如果不幸生在“天地不仁,視萬物如芻狗”的年月,說不定就成了李逵之流板斧下的冤死鬼也未可知。

宋江是一部《水滸傳》裡的帶頭大哥,殿堂級人物。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

如此對待唐牛兒,宋江算得上及時雨嗎?

這三個綽號,第一個是呼保義。有一種解釋說,保義是南宋時候武官的一個稱呼,叫保義郎。“保義”本是宋代最低的武官名,逐漸成了人人可用的自謙之詞。“呼保義”這個詞是動賓結構,宋江以“自呼保義”來表示謙虛,意思是說,自己是最低等的人。另外一種解釋,“保”就是保持的保;“義”就是忠義的義,“保義”即保持忠義,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那樣叫他。呼保義這個綽號表示的是宋江對待國家的態度,對待朝廷的態度,對待皇帝的態度。

第二個是及時雨,講的是他仗義疏財,扶危濟困,就如同春天的及時雨。

第三個是孝義黑三郎,黑,指宋江臉黑,身材比較矮,其貌不揚;三郎,指宋江排行第三;講的是他對待父母,講究孝道,對待朋友,義字當先。

如此對待唐牛兒,宋江算得上及時雨嗎?

宋江原為山東鄆城縣押司,在水滸一百單八將中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原為鄆城縣押司,因私放晁蓋等人,被小妾閻婆惜捉住把柄,以至於殺了閻婆惜後連夜逃走,期間結交諸多英雄好漢,輾轉周折上了梁山。並曾帶兵征討祝家莊和高唐州。晁蓋死後繼任梁山第三任寨主,主張並接受朝廷的招安,接連出徵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屢立戰功,被封為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最後被高俅等奸臣設計用毒酒害死。

《容與堂刻本水滸傳》沙彌懷林述語評價宋江:“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見人便哭,自稱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的是假道學真強盜也,然能以此收拾人心,亦非無用人也。當時若使之為相,雖不敢曰休休一個臣,亦必能以人事君,有可觀者也。”

如此對待唐牛兒,宋江算得上及時雨嗎?

金聖嘆則認定作者“痛恨宋江奸詐”,他認為“宋江是純用術數去籠絡人”,所以“時遷、宋江是一流人”,在一百單八人中“定考下下”。

宋江綽號“及時雨”, 對朋友仗義疏財,扶危濟困。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在我看來,則不然,如若不信,請看他對一個小人物唐牛兒的態度和做法,就知道,宋江這位江湖上被人傳得神乎其神的“大哥大”,其實就是善於用偽裝和說不清楚來源的金銀財寶收買“打手”和“小兄弟”或“跟班”。上梁山之前,混跡於黑白兩道之間,成為“鄆城聞人”;上梁山之後,最鐵的“跟班”,比如李逵、花榮,武松等。而其中,最不知名的當數唐牛兒。

唐牛兒何許人也?我不說,估計好多人不一定能想起他的名字和事蹟來。

如此對待唐牛兒,宋江算得上及時雨嗎?

《水滸傳》 第二十一回“虔婆醉打唐牛兒 宋江怒殺閻婆惜”有介紹:

“卻有鄆城縣一個賣糟醃的唐二哥,叫做唐牛兒,如常在街上只是幫閒,常常得宋江齎助他。但有些公事去告宋江,也落得幾貫錢使。宋江要用他時,死命向前。”

唐牛兒是鄆城街道上一個到處擺攤的小商販,屬於典型的“草根階層”。估計那裡沒有城管,靠小生意,日子還能過得下去,就有閒心和閒時間幹些別的混混事。說直白了點,就是幫閒和流氓無產者。打架鬥毆、偷雞摸狗的事不在話下。

最關鍵的是,他是老宋用錢買出來的“小嘍羅”。雖然他沒有能夠熬到上梁山的時候,但本質上,和李逵、花榮之流沒有區別。

如此對待唐牛兒,宋江算得上及時雨嗎?

但因為老宋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出殺人戲,唐牛兒的命運一夜之間發生了變化。

唐牛兒怎麼和老宋殺人扯上了關係呢?

這一日晚,正賭錢輸了,沒做道理處,卻去縣前尋宋江,奔到下處尋不見。街坊都道:“唐二哥,你尋誰?這般忙?”唐牛兒道:“我喉急了,要尋孤老,一地裡不見他。”眾人道:“你的孤老是誰?”唐牛兒道:“便是縣裡宋押司。”眾人道:“我方才見他和閻婆兩個過去,一路走著。”唐牛兒道:“是了。這閻婆惜賊賤蟲,他自和張三兩個打得火塊也似熱,只瞞著宋押司一個,他敢也知些風聲,好幾時不去了。今晚必然吃那老咬蟲假意兒纏了去。我正沒錢使,喉急了,胡亂去那裡尋幾貫錢使,就幫兩碗酒吃。”一徑奔到閻婆門前,見裡面燈明,門卻不關。

唐牛兒到來,正好解了老宋的圍。老宋和唐牛兒唱起雙簧,希望藉此溜掉。然而閻婆也是見過世面的,她識破兩人詭計。

“這婆子跳起身來,便把那唐牛兒劈脖子只一叉,踉踉蹌蹌,直從房裡叉下樓來。”

如此對待唐牛兒,宋江算得上及時雨嗎?

就在這天半夜,老宋殺了包養的小情人閻婆惜。

老宋因為遺失了招文袋,又被小情人要挾,一怒之下,殺了小情人閻婆惜。第二天早上,閻婆揪住老宋要報官,正在糾纏時,恰好唐牛兒又來了:

  正在那裡沒個解救,恰好唐牛兒託一盤子洗淨的糟姜來縣前趕趁,正見這婆子結扭住宋江在那裡叫冤屈。唐牛兒見是閻婆一把扭結住宋江,想起昨夜的一肚子鳥氣來,便把盤子放在賣藥的老王凳子上,鑽將過來,喝道:“老賊蟲,你做甚麼結扭住押司?”婆子道:“唐二,你不要來打奪人去,要你償命也!”唐牛兒大怒,那裡聽他說,把婆子手一拆,拆開了,不問事由,叉開五指,去閻婆臉上只一掌,打個滿天星。那婆子昏撒了,只得放手。宋江得脫,往鬧裡一直走了。

  婆子便一把去結扭住唐牛兒叫道:“宋押司殺了我的女兒,你卻打奪去了。”唐牛兒慌道:“我那裡得知!”閻婆叫道:“上下替我捉一捉殺人賊則個!不時,須要帶累你們。”眾做公的,只礙宋江面皮,不肯動手,拿唐牛兒時,須不耽擱。眾人向前,一個帶住婆子,三四個拿住唐牛兒,把他橫拖倒拽,直推進鄆城縣裡來。

如此對待唐牛兒,宋江算得上及時雨嗎?

唐牛兒真不知道老宋殺了人,他之所以打閻婆,主要還是想出一口頭天晚上被閻婆打的“鳥氣”。


閻婆見走了宋江,當然的拉住唐牛兒。正所謂“偷牛逮住個拔撅的”。

唐牛兒被抓,誰都知道他不是殺人兇手殺人的是老宋。

如此對待唐牛兒,宋江算得上及時雨嗎?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老宋在鄆城縣手眼通天,有脈極廣。他本身就是一個科級人員,縣裡到處都是他的“小兄弟”。

縣裡有那一等和宋江好的相交之人,都替宋江去張三處說開。那張三也耐不過眾人面皮,況且婆娘已死了,張三又平常亦受宋江好處,因此也只得罷了。朱仝自湊些錢物,把與閻婆,教不要去州里告狀。這婆子也得了些錢物,沒奈何,只得依允了。朱仝又將若干銀兩,教人上州里去使用,文書不要駁將下來。又得知縣一力主張,出一千貫賞錢,行移開了一個海捕文書,只把唐牛兒問做成個“故縱凶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干連的人,盡數保放寧家。這是後話。

如此對待唐牛兒,宋江算得上及時雨嗎?

唐牛兒自此從《水滸傳》裡淡出。一去再無消息,而江湖號稱“及時雨”的宋江,則繼續過他的“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的江湖歲月。而救了他的唐牛兒,早被他忘到九霄雲外了吧?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