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早期的风云人物,后半生流亡海外,最后客死美国

1925年在上海召开了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产生了五位中央局成员,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常委吧。很有意思的是,这五人中有一对情敌。他们就是蔡和森和彭述之。

蔡和森和向警予是一对夫妻,当时人称向蔡联盟。1925年,彭述之接替蔡和森担任中宣部部长,他们两家都住在宣传部的寓所里。不久,蔡和森去北京治病。

中共早期的风云人物,后半生流亡海外,最后客死美国

就是在这段时间,彭述之和向警予有了一段为期不长的热恋。蔡和森和向警予都是可歌可泣的革命烈士,他们的大名永垂史册。那么,彭述之呢?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

彭述之是湖南邵阳人,早年在家乡担任小学教师,后来去北京大学学习,逐渐走上革命道路。1921年,彭述之留学苏联,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的时候,全国的党员也就50来人啊。

中共早期的风云人物,后半生流亡海外,最后客死美国

由于才华出众,彭述之与瞿秋白、罗亦农并称为“留苏三领袖”,一度成为中共莫斯科支部负责人。1924年,镀过金的彭述之名声鹊起,在中共四大上当选中央局成员、中央宣传部部长。

在1927年的五大上,彭述之仍然是中央委员,可是到1929年,他就因反对中央路线被开除党籍。虽然政见不同,但是在抗日上彭述之还是不含糊的,他曾因抨击蒋介石不抵抗而被捕入狱。

中共早期的风云人物,后半生流亡海外,最后客死美国

(晚年彭述之)

这一关就是5年。出狱后的彭述之跟陈独秀也闹翻了,误入歧途,越走越远,被迫走上长期流亡的道路。1949年,彭述之先是流亡香港,香港不容他,他又流亡越南和欧洲。

1968年,彭述之流亡日本。1973年,又移居美国,直到1983年客死在那里,享年89岁。这位中共早期的风云人物,后半生却在流亡中度过,不禁让人唏嘘不已:一步走错,万劫不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