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備案延期後將轉為牌照準入?不管怎麼改監管只會越來越嚴!

最近關於互聯網金融備案工作的延期通告正式出臺,各地監管層都確認了暫緩出臺根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第45條規定製定的實施細則。

互金備案延期後將轉為牌照準入?不管怎麼改監管只會越來越嚴!

地方實施細則主要處理三件事:

1、P2P機構備案登記權限和流程;

2、後續日常監管責任

3、風險處置責任

地方實施細則暫緩公佈,則意味著備案登記工作的延期確係實錘。

部分地區的驗收工作繼續則一定程度昭示出整改合規驗收工作與備案登記制度脫鉤,而之前的119號文和57號文都是將備案登記作為整改合規驗收的結果,作為存量化解的終極出路和形式。

57號文實質上明確了“備案登記”是對互聯網金融現狀承認和規範,所以強調不得突擊備案、整改期間不得新設備案,自始納入整改合規工作的在通過驗收後可以進入備案程序,“備案登記”本身就被定位為一種風險化解的方式。

那麼備案延期最有可能出現的就是兩種情況:

一是進一步強化備案細則

在目前備案門檻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准入要求。這其中比較主流的觀點就認為目前可能會在三級等保的基礎上再增加若干硬性規定,比如在平臺資金量上做文章,或者出臺類似以前一些證券公司的派駐式監管等策略。

互金備案延期後將轉為牌照準入?不管怎麼改監管只會越來越嚴!

而另一個可能性就是:

改備案登記製為牌照準入制

牌照準入制度可以設置更為空切有效的准入門檻,將互金(主要是網貸)業務定位於國家戰略鼓勵的方向。實際上141號文就將網貸機構作為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小額貸款公司之外的一類合法經營放貸業務的業務實體並列,其準牌照的定位呼之欲出。

根據目前其他許可證制度的金融牌照要求,門檻要求可能包括:業務範圍准入門檻+經營規範准入門檻+平臺資金准入門檻等,這樣一系列的門檻下來,如果再配合股東資質的認證,那麼互金平臺的監管水準基本已經和上市公司很接近了。

這顯然符合監管面在年初就提出的“強化行業監管,提高准入標準”的說法。

而且,在安全性方便,牌照準入制度是具有先天優勢的,能夠取得牌照的平臺無論是在資金儲備還是在規範經營上,一定都是具備絕對能力的。

並且實行牌照準入後,相關資質就會成為市場稀缺資源,這對吸引大資本介入也有一定好處。

互金備案延期後將轉為牌照準入?不管怎麼改監管只會越來越嚴!

場外資本正在尋求介入

事實情況也如預計類似,部分嗅覺敏銳的資本已經開始提前介入佈局,比如男裝巨頭海瀾之家集團就出資5億成功收購了上海瀚銀64%股份,海瀾之家此舉明顯就是衝著支付牌照去的!

並且業內一直有傳言海瀾之家會在互金領域逐漸發力。

我們可以預見,在今年下半年內,類似的“突擊式併購”將會頻繁出現,一方面是互金相關的牌照價格水漲船高,另外也是基於監管面對於備案延後以及可能全面鋪開牌照制度的考慮。

互金備案延期後將轉為牌照準入?不管怎麼改監管只會越來越嚴!

面對未知互金平臺怎麼走?

對此,滬上知名互聯網金融平臺空中金融的總經理包聖表示:“不論備案是不是會改牌照,監管力度加快收緊都是不可逆轉的,所以作為平臺方,我們必須抓緊時間來進一步提升自身實力以確保能夠跟上監管步調。越是現在這樣微妙的時期越是不能放鬆。事實上,業內對於備案延期之後的態度並沒有很多人想象中的輕鬆,相反整體的緊繃態勢還在加劇。相關平臺的退出也在增速,同時成交總額一直保持下降趨勢。

以上海為例,2018年4月,上海地區成交總額為373.50億元,環比下降13.05%,同比下降24.01%,佔全國成交額的21.36%,較上月佔比有所下降。從去年6月開始,除了12月出現一次小幅的上漲以外,上海地區成交額連連下跌,本月成交額跌破一年來的最低值!

這就說明了,互金行業整體包括投資人都開始觀望新政的動向,都在解讀未來這個監管門檻的節點在哪裡,未來平臺會怎麼走法。”

包聖認為,目前互金平臺的當務之急就是儘可能的拓展項目標的渠道,去開發更多的優質資源,手裡的資源越多,應對監管的冗餘也就越大。並且在高壓監管之下未來的互金市場打的就是優質資源的爭奪戰,誰手裡資源多誰就佔優勢。

所以空中金融進幾年來,一直在努力通過外延和內伸不斷挖掘相關資源,從日常個人消費到汽車金融,包括之前大熱的本金可消費項目,都是以此為目標的結果。

用包聖的話來說:不管監管面要怎麼整改,要怎麼強化門檻,我們都必須把它當做一個契機去做,化被動為主動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穩定立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