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关于比亚迪的一些思考!

想慢慢记录一下自已对比亚迪的一些思考,今天贴出第一部分吧,也是对自已的一个督促,督促自已要再思考下去。

在投资制造业、科技业的企业时,有些投资者十分看重研发能力,并且将企业研发能力做为持股的首要考虑因素,比如说有人认为某一汽车公司在自主汽车品牌中具备研发优势而做为持有其股票的唯一重要因素。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有很大缺陷的。

研发当然很重要!我个人将研发分为两大类:没有竞争力的研发和有竞争力的研发。有竞争力的研发我认为至少应该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在消费者心智中,企业品牌和竞争对手大致处于同一集团阵列中,比如大众和丰田就处于同一水平线,而差一些的法系标志也还算处于这一集团中;2、直观的用户体验和竞争对手相比至少没有代际差;3、放宽一些条件,直观用户体验相差虽然有一定差距,但处于消费者可接受的范围,其价格、营销、管理服务体系又进步较快。在以上这三个条件下,企业通过研发追求的是:1、更低的成本下同样水平的用户体验;2、同样的成本下更好的用户体验;3、略高的成本下极具优势的用户体验。

为追求以上三个目标的研发是值得的!但研发同样是一件十分消耗资本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你要有钱,充足的钱。

而对于行业中的后进生来说,问题的关键恰恰是它们很难从一般的经营活动中赚得利润,特别是汽车行业。那么研发的资金从哪里来?1、对于一些企业,它有一些其它赚钱的生意,用在其它业务上赚来的钱开展研发。比如说贵州茅台,它的生意模式并不要求其经常升级改造其生产线,所以其依靠茅台酒赚取的净利润几乎就是自由现金流。利用这种自由现金流去做研发是最好的选择。比亚迪有电子产业,但其行业特点决定了其生产线必须要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新产品,其财务报表上的净利润的很大一部分并不是自由现金流,而通过比亚迪电子到底能产生多少自由现金流,做为业余投资者是很难判断的(即商业模式并不好,如果商业模式不好,但竞争格局很好也是较优的选择)。2、也有一些企业通过汽车产业本身能够赚取利润以维持其研发资金的可持续性,而这个利润的真实性就需要特别关注其研发支出是费用化了还是资本化了等各种“财技”。

对于比亚迪来说,比亚迪电子的分红收入是实打实的现金流,但相较与其在新能源上所需要的投入来说实在算是杯水车薪。比亚迪新能源自身净利润虽然为正,但现金流却很不好看。总体上来看,比亚迪电子和比亚迪新能源业务都算不上是很好的生意模式,竞争格局上比亚迪电子略优,比亚迪新能源竞争格局十分激烈。

在保证比亚迪电子现在收入、利润稳定的前提下,我们将考查的重点放在母公司比亚迪身上。

先列举比亚迪的优势和正在向好的变化(1)假设比亚迪在技术上是有领先优秀→(2)慢慢认识到产品外观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聘请国际设计大师)→(3)慢慢认识到,用户体验是极其重要的(汽车和空调在这两方面是完全不同的,汽车是需要不断和驾驶人员互动的,而空调的工作过程中基本上是不需要用户参与的)→(4)战略上走向开放,这一点也是极其重要的,强如苹果的产品力、强大的品牌粘性,才能驾驭的了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以目前比亚迪的产品力和品牌粘性,想要驾驭一个封闭的软硬件生态系统是很难成功的,也是十分没有效率的。开放,向外部开放,包括硬件的采购和供应,就如同三星一样,三星即生产自由品牌的手机,也向其它品牌厂商供应零部件,这其中并没有必然的冲突。软硬件对外开放已经正式提上日程,这是极可喜的变化,本身新能源汽车极可能会变成红海,竞争高概率十分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一种“卖铲子”的技能,将会给企业竞争能力带来额外的优势→(5)引入新的激励措施。从外在表现上看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也反应出企业文化建设上的不足,存在重研发轻管理的问题,而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也如同血液对身体一样重要。希望这次集团层面上放权于事业部,事业部独立运营、核算有助于企业管理层面上的提升。(希望这会产生一种激励机制,从而将企业文化向更好的方向转变)。列举一下缺点:(1)商业模式不好。需要不断的投入资金进行研发,产品线升级等。技术路线一旦选择错路线则会给企业生存带来致命危胁。产品线升级则将会消耗大量利润,致失自由现金相对较少。→(2)竞争格局不佳。行业中强手林立,谁都很难将谁彻底击败,难以形成心照不宣似的相对垄断局面。从而造成提价困难,除非是有极出色的产品。→(3)缺乏优秀的营销、管理人员。比亚迪当前的营销手段还是十分传统的,从公开的数据来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电视媒体广告,效果非常一般。不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新式营销,引起足够的话题和关注。当然,鉴于以前产品力的确不行,缺少足够的话题点,而新一代王朝系统的面世,已经初步解决了营销上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困局,现在就看营销部门的水平了。

乘坐通用别克GL8,体验相当不错,一点也不输给大众,但为什么在中国市场上会出现大众整体碾压通用,而在MVP细分市场上GL8完全击败大众的现象呢?

战略先行,以技术为基础,成功率先占领消费者心智。大众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型企业;虽然其造车技术放在国际上来看不一定就有优势,但在当时闭塞的中国市场上,其技术还是鹤立鸡群,首屈一指的,这是技术基础;这种技术上优势体现在产品上,良好的产品营造出良好的口碑,长期的口碑成功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而GL8在细分领域彻底击败大众竞品,则体现出产品定位、技术保障等战术层面的成功。

从战略、技术、品牌三者协同优势角度来说,比亚迪显然不如当年大众的优势那么明显。

战略优势不如当年大众。当年的大众身边没有其它合资品牌的竞争,现今的比亚迪高端上有特斯拉等国际厂商,中低端上有北汽、上汽、广汽还有一众互联网新锐品牌的竞争,战略先行在打造品牌优势方面明显不如当年的大众。在北、上、广、深这几个大型城市,其先行战略优势对品牌的提升作用可能还相对比较明显,但在其它广大城市,这种先发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但这种战略先行使得比亚迪在技术上取得较大的领导,竞争对手要想短期内超越,恐怕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技术优势。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比亚迪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上核心技术,即电池、电机、电控以及其与传统燃油发动机之间的配合衔接等方面都有较强的技术,优势相对明显,而这种优势能否转变成强大、具有说服力的产品优势呢?纯电这一块是否也有同样的优势呢?从目前的公开渠道信息来看,比亚迪正在将其技术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品力,比如说e平台3311技术,同时也正在补足其它短板,比如说外形、地盘调教、音噪等等。产品力是口碑基础,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品牌。“酒香不怕巷子深”放在当前应该辩证起来看,“酒一定要香”,不然也不会长久,这就需要以产品力做保证。“不怕巷子深”放在当前这种互联网环境中恐怖就非常不合适宜了,这就要求营销部门要有真能力。以前的时候是苦于没有粮(产品力不够好),现在粮慢慢多起来了,到了营销部门发力的时候了。这点慢慢观察吧。

通过上面的分析,目前比亚迪应该落脚于技术和管理这两个点上(营销也管理能力上的一种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