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自己的定位,決定了你將到達的高度!(二)

你給自己的定位,決定了你將到達的高度!(二)

上次我們談到了為什麼需要去給自己一個“身份定位”。正如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位置”一樣,一個適合自己的“身份定位”讓我們在不同角色中得到更好的發展並且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那麼今天,我們接著要說,如何去做好一個適合自己的“身份定位”。

Part 5.

別讓別人決定你是誰

影響“身份定位”形成(或者確定)的因素十分複雜。因為這個“身份定位”必須適合我們自己。這不但與我們的成長環境以及身邊的人對我們的影響有關,也很大部分關乎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是的,我們不能等著別人來定義自己,我們應該自己決定在各個角色上的“身份定位”!

(一)探索所處領域中的各種可能性:

充分探索我們正在從事的角色職責中所涉及的各種可能性。(這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對於心理工作者來說,有講師,諮詢師等等不同的具體定位。)即便這些方向已經有人正在做,甚至非常優秀。不斷的探索和勇敢的嘗試,會為我們最終的“身份定位”提供多元的參考選項。

(二)讓個人價值與期望對等:

我不建議你打腫臉充胖子,而是去做符合你內在價值觀與渴望的事情,才能真正感到輕鬆自在。我們不斷的在心中問自己:

“在這份工作中(或這個角色中),我重視的是什麼?”、“我理想中的樣子是什麼?”、“我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工作者?”、“當我成為什麼樣的工作者時,最能活出自己?”、“我現在所扮演的角色內容與我理想中的生活樣貌是否有落差?”。

當我們經過(一)的嘗試後,我們會得到相應的答案,而答案會告訴你,到底哪個才是你最適合的“身份定位”。

你給自己的定位,決定了你將到達的高度!(二)

(三)持續微調與平衡:

當我們完成(二)的自我檢視後,內心基本就確定了一個“身份定位”。但先別急著定下來,而是試著開始在生活中進行微調,朝向那個方向多做一點點的努力,不斷的深入一些,並不斷觀察:“當朝著這個“身份定位”前進時,我的生活各面向是否能保持平衡,若有些變動,我是否能夠接受?”。(因為作為一個整體,不管是哪個角色的“身份定位”確定或改變,都會給其他方面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持續檢視、持續調整,直到你覺得ok了,“嗯,這個狀態正好!”。

(四)打破侷限自己的框架:

事實上,“身份定位”類似一個標籤。你的價值觀與信念將符合這個標籤。與此同時,你將設法具備該標籤所需的能力,並扮演出相對應的角色行為,而最終這些行為的結果也會給予你各種反饋(或物質收入或心靈成長)。

當然,也將影響你身處的環境,與身邊相處的人。因此,“身份定位”的影響力之大,可想而知。而我們卻並不是所有人都確立了屬於自己的“身份定位”。這也是為什麼,我用這麼長篇的內容來提醒大家。(希望你能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有所得,更歡迎你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你的感想。)

這裡是愁啥,一款專業的線上心理諮詢APP。如果遇到心理困惑,又不知道該去哪裡尋求幫助,歡迎來愁啥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幫助。愁啥?來聊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