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社会不愿意提高教师的待遇,但却乐意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呢?

人生心得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社会不愿意提高教师的待遇。

一、社会普遍认为教师的工作量轻。

相信大家都听到过:你们老师多滋润,一天上两节课,还有寒暑假,节假日,星期天。工资还高,哪像我们,天天……(此处省略五百字)。不了解教师的辛苦和压力。他们能愿意提高老师的待遇才怪。


二、普遍认为教师的工作技术含量低。

现在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他们认为,教师的工作没技术含量,教学谁都能胜任,我家长也可以教,你看天天在家都是我辅导孩子作业。要我教,比你教的还好。感觉会解题就是会传授知识。

三、认为教师补课,收入非常高,不需要在涨工资。

四、对教师的轻视(不在详述)。

第二个问题,乐意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

一些人认为教师的道德水平普遍较低,感觉整个教师队伍非常黑暗。经常强迫学生补课,购买学习资料,排个座位收钱 ,强迫家长送礼,经常打骂学生等等,把个别老师的行为当成了普遍现象。认为有必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

一个不尊敬教师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


小眼看教育

你的这个问题真是说出了广大老师的心声,一方面老师的待遇不高,另一方面却希望老师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哪一个行业的道德要求会高于老师了。

有这种理心的人不是一两个,形成也不是一两天,而是社会长期积压形成的。自古以来就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读书是一个很奢侈的年代,很多人都很尊敬老师,那个时候老师不要学费吗?老师也要生存的,很多孩子去私塾也是要交学费的,老师还要面试你,你带着学费老师还不一定要你呢!家长是求着老师教孩子,态度当然很恭敬了。

现在我们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门槛变低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没有淘汰,不允许惩罚,而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了。

在大众的眼里,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育心灵的园丁,思想上必须纯洁,生活上必须清贫,工作上必须敬业,最好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像春蚕一样吐丝到死,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老师。所以老师不能谈钱,不能抱怨,不能提要求,否则就让他们感觉很俗气,就会质疑这样的人怎么能当老师呢?

有些人自己一年可以换几部手机不嫌贵,买一个包几千块也不嫌贵,但是一学期交一千多块补习费他心疼,买几本学习资料就怀疑老师吃了回扣,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老师工作认真敬业,课下能给孩子免费辅导,这才是他们心中的好老师,他们忘了老师是人,不是神,老师也要养家糊口,也有生老病死。

我们常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希望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时代,尊重教育,必先提高教师待遇,否则教育行业哪能留住优秀人才?提高教师待遇,规范教师日常行为,促进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不应该是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的。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同行与家长关注交流讨论教育问题。


源小米

这个问题问得好!问到本质上了!

我是一名教师,且爷爷辈到我三代都有人当教师。对于这个问题,我始终在思考。但是,越思考,就越觉得无奈。因为,这似乎还是应了马克思那句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就是说,教师现在的尴尬,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存在的原因的。

古往今来,人们对教师这一身份赋予了太多崇高的意义,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等,似乎一切崇高的描述都能和教师挂上钩,使教师头上光芒无限,甚至神化了。但也正因为教师被认为是“神”,所以只能被给以“非人”的待遇了!这些崇高的、只有“神”才有的意义,让“无私奉献”的帽子被习惯性地冠在教师头上,而没有人考虑教师本身的需求。于是,教师有了“春蚕”、“蜡烛”、“人梯”、“孺子牛”等无私的代名词,社会也理所当然地只给教师吃“草”却非要挤出“牛奶”,甚至已经不能用“挤”这个词了,而须用“榨”。这其中的艰辛只能教师自己体会,而且越是积极奉献的、越是爱岗敬业的、越是全心投入的,其艰辛越是无可衡量。

其实,教师这一职业的尴尬,可以说是我们文化中的传统之一。当然,这个“传统”并不是什么精华,但它却是客观存在。从字源上讲,师的本义为集结的军队,后引申为掌握军队的人,进而引申为某个领域中的高人。教的意思是“上所施下所效”,即监督和训导晚辈跟从先辈做事。而教师,顾名思义,即在监督和训导方面的高人。自荀子以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观念深入到统治者心中,此后的“教”主要的意思变成了“教化”,有荀子“化性起伪”的意思。教师二字连用,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从佛教经典的翻译中得来的,其教字被赋予了宗教的涵义,而“教书师”的名称也随之出现。结合前面的分析,“教书师”是在佛教经典传播中的高人。唐宋时期,儒家观点也称为了一种“类宗教”即儒教,出现教师这一双音节词,其涵义也是解读儒家经典的高人,更多的是强调官员对下属或治下的“教化”功能。(袁东《“教师”一词的产生和演成略考》)所以,教师一词在中国古代从来就是和官员、教化联系在一起的,而与我们当前所说的作为一种职业的教师无多大关联。从职业传承方面来讲,“教师”这一职业也是自古就有的。自孔子开始,出现官学和私学并存的局面。官学中有“师”,他们的功能是培养官吏,起的是“教化”的作用。而私学中也有“师”,他们也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但他们与官无缘,一般是一些落魄的文人从事的职业。孔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政坛中被人排挤,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修订《诗》《书》等文献,并教授弟子。尽管他得到许多人的尊敬,但多数是虚名,并没有多少实际的利益。一代教师的祖师爷仅能受此待遇,也形成了千古以来中国社会只知道给教师戴高帽、加虚名而没有多少真正的尊重开了先河,也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难怪人们曾有这样的俗话:“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近代以来形成的教师这一普遍称呼,当然没有了官学的涵义,继承的仅仅是“祖师爷”的尴尬。

不过,客观上讲,教师这一职业得不到真正的尊重也是有道理的。首先,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其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不足。传统的农业基本是“靠天吃饭”。尽管我们的文化强调人定胜天,但所谓的“胜天”也仅是顺应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人们既没有运用规律改造世界、提高生产力的能力,也没有这个勇气。因此,人们尽管多强调尊重知识,但在实际上却并不会看重。其次,农业社会的特点导致传统中的“知识”多为“道学”,多是“虚”的,是指向于个体品德修养与人际关系的,基本不会转化为生产力,也即不会产生实际的利益、不会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相反,这些“知识”却成为获得权位和权术的工具。于是,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当官,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高”在什么地方?自然是读书人有可能脱离社会底层而进入统治阶层。所以,对于那些没有成功栖身统治阶层或是被贬谪、闲置的读书人,人们只会用同情失败者的眼光看待,如何会有真正的尊重?第三,传统的农业社会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士、农、工、商的严格划分,使得能够促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工、商成为社会的最底层,一些科技发明作为“奇技淫巧”而被人们排斥,而促进知识转化的商人又被划为“贱民”的行列。这使知识的“务虚”性越来越明显。读书人如果不能顺利的栖身到统治阶层,也缺乏进行创造、获得实际利益的勇气和能力,只能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百无一用”的书生。既然书生百无一用,就更得不到人们的实际尊重了。第四,文人们,尤其是在官场失意的文人们,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吃不到葡萄,只能说葡萄酸了。于是他们封闭自己,形成了“自命清高”的“酸儒”品质,拿“精神胜利法”作为安慰剂,以维护那虚假的自尊。对于什么都“看不惯”、只会发牢骚而没有实际本事的、自命清高的人,人们如何会尊重?第五,教育本就是一个隐性的、长期的过程。尽管现在所学的知识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但对于急于求成的人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看到这些知识的实际好处。而教师们却一方面深受传统“自命清高”的影响,自己除了教书、务虚之外一无所能,另一方面又生活在对社会虚幻的期待之中,想当然地等待社会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得不到的话发点牢骚了事,而不去努力分析原因、促进知识的实用性以赢得社会的尊重。于是,教师们尽管付出很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换来的却仅仅是怜悯,而非真正的尊重。

当前,虽然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对于社会需求来说远远不够。因而社会形成了“唯财是举”的风气。同时,我们学习西方的社会发展模式、管理模式、科技发展模式,却没有真正地学到人家工业社会“知识就是力量”的本质,而只学到了浅层的“按件计酬”的形式。比如说,矿工下井,确定自己一月挖了多少煤,就给你多少报酬;技师修车,确定自己一月修了多少车,就给你多少报酬;营销人员确定自己一月卖了多少产品,就给你多少报酬等等。这样计算报酬显而易见,表面上看也很公平。但,教师一天教了多少知识?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生产了多少人才?你能确定人才是你个人教好的吗?这些问题教师无法回答,更无法明确。说到课时,你一年上了多少节课是明显的,但既不能考究“产品”的质量,又不能确定其有多大影响,你还有一年三个月左右的“带薪休假”!这在以“按件计酬”为主的社会来说,怎么说得过去嘛!还有,人家挖煤,谁挖的很明确;人家修车,谁修的很明确;人家推销,谁卖出的也很明确;你上课教的学生就算教好了,你敢说这是你一个人的功劳吗?!当然不能把报酬算在你一个人的头上,分给你点就不错了!再加上,你自己都说不出一些“客观指标”来证明你的价值,不了解你这个职业的人只能按照传统“务虚”的观念来评价你了。那么,你就只能带着高高的光环,拿着低低的工资了。

总之,教师这个职业不被真正的尊重,有着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而要改变教师的地位,完全靠社会的话,只能等到大家都不缺钱花了,给你多少都不心疼、不在乎的时候才可以了!因此,教师靠社会不如靠自己。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传播知识,知识就是教师最好的武器,因为“知识就是力量”!所以教师只有拿出实际的效果来,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尽可能使学到知识的学生获得实际利益,让学生们、家长们乃至整个社会切身体会“知识就是力量”,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当然,让人们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这需要全体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狂想的芦苇1


我就想问问,在这个物质、金钱的社会,就只有教师应该提高道德水平吗?其他行业的人是不是道德水平都比教师高?还是,教师道德水平比其他行业人都低?为什么单独把教师拿出来说事?

再者,这个社会上的人,都乐意提高教师道德水平,请问,你们道德水平是高还是低?如果你们自己道德水平就低,你们凭什么,有什么资格在这口口声声指责教师道德水平低!你们先提高了自己的道德水平,再来指摘教师吧。


我个人认为,教师的工作是个良心活,你要是抱着混日子的态度,糊弄学生的心理,那你去了学校,完完全全可以悠哉悠哉,溜溜达达就轻松混一天。

然而你们睁开你们的瞎眼去看看,整个大中国,无论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偏远的山村小学。你见到的几乎每一个老师,他们都在怎样工作!哪个学校的课堂、办公室、操场,甚至甬路、宿舍……不都是他们匆匆的脚步、忙碌的身影!有那么多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把全部心血铺在教学和学生身上,对学生可以说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他们为什么本可以混日子,悠哉悠哉的过日子,为什么他们却偏偏心甘情愿的自加压力,自我找累!甚至,他们八小时外,在没有任何金钱补偿的情况下,也毫无怨言的早上天蒙蒙亮就匆匆走出家门,去学校给学生上七点的早读。晚上九点,万家灯火都沉浸在休憩甚至梦乡时,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下了最后一节晚自习的课堂!

我可以告诉你,这是因为这些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老师们,都有高尚的道德水平!


你们不给教师涨工资,也就算了!你们不给教师提高福利、待遇也就算了!你们成天给自己孩子灌输金钱至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自利的思想,搞得现在的孩子个个成了难崴崴的“小霸王”,还猪八戒倒打一耙,指责老师教育无能,也算了!

可你们现在居然,天天变着法的,变着花样的抹黑老师,挤兑老师,丑化老师。

你们居心何在!

一群金钱至上的东西,你们有什么脸,指责我们老师,我们这些挣着2000的工资,干着8000的活的老师!


灿烂晨跑

这么多年了整治教育,结果到头来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越来越多,照葫芦画瓢地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学来的永远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学习西方的开放自由自主的教育理念时是否思考过,我们国家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达到要求了吗?只单方面的要求教师提高,可是教育只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吗?我们必须承认师德师风需要提高和完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教育中其他环节的问题。

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我管差,这是由于该阶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决定的,所以这个时期的教育就应该遵循“立规矩,守规矩”,每每提到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总有家长反驳到,要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快乐,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快乐和自由都是在一定的规矩和原则的前提下,你忽视和排斥它,孩子的将来也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许多教育专家大力倡导学习西方的开放自由式中小学教育,试问我们的国情和教育体制与西方一样吗?不改变社会大环境,绕来绕去在最浅层的位置变革,中国有句最经典的老话“换汤不换药”最贴切的形容了教育专家的改革措施。

中国人口基数大,社会竞争激烈,本就不公平的“起跑线”,让平民百姓家庭的普通孩子需要更多的付出和努力,中小学阶段的自由和舒适,有可能换来的是高中和大学的加倍偿还。

许多家长跟风倡导要自由要开放,事实是严师就是出高徒,对待有些学生惩罚到他身上比徒劳的说一推大道理就是记忆更深刻。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中,哪有永远快乐和自由,只有相对的,在给老师扣帽子前,先想想到底想要给孩子的是什么,当老师批评责罚孩子,在想着第一时间质问和反击老师时,先考虑考虑自己这么做能给孩子都带来了什么益处?


仓央嘉措小迷妹

这是个现实问题,一方面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却可能不太关心教师的实际问题。

首先,社会对教师的评判出现一些误差,关键是没有辩证的去看待问题。

不少人现在说起老师,就是数落老师存在的问题,比如收礼,补课,体罚,对学生偏心等等。

这些一方面的确是个别老师存在的素质问题,却可能忽视了这背后还存在的问题,就是老师的待遇问题,权利问题。

比如参加补课的冲动,就是改善收入的需求。比如体罚的尺度,可能就涉及到老师管教的权利问题。

其次,现在社会评判教育的观念存在问题,夹在中间的教师是很为难的。

比如关于升学率的问题。社会是很看重升学率的,如果一个学校的升学率不高,考重点学校,考北大清华的不多,就会把矛头指向老师。

好像从来没有一个家长会说自己的孩子不行,而是说这个学校的老师不行。

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求学校不能注重升学率,而是注重全面发展,这就会让老师左右为难。

比如学生的行为问题。如果学生的行为超出了道德和法律规范,侵犯了其他学生的利益,就会有人把矛头直指老师,说是老师教育管理不到位。

可是在管教的问题上,如果老师的管教尺度超过了一些家长认为的尺度,就会引起更多的纠纷,有的家长还会直接找老师的麻烦。

所以有的老师就说,我到底该管学生还是不该管学生?管的边界在哪里?

最后,关于社会的关注点问题,都是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的,肯定只会提出对老师的道德要求。

何况在社会的观点来看,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本身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所以要求就会更高。

加上我把孩子交给了学校,关系到孩子人生最重要的成长,老师的作用肯定是非常关键的,肯定对老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一点也毋庸置疑。

至于教师的待遇问题,在社会看来,应该是有关方面的责任。

实际上,社会通过对教师道德水平的要求,也就是从一个角度对教师待遇提出强烈的呼吁,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有更高的道德水准,肯定要有物质待遇做保障。


碧翰烽

先抛开教师不教师,就人这个个体来说,没有好的待遇,哪里来高尚的道德水平!

如果,工厂老板不给工人好的待遇,工人是否会好好做工,尽心竭力,全心全意为工厂劳动。

饭店老板,不给员工好的待遇,员工会不会尽心尽力去招呼客人,为饭店留下二次或者多次消费的客人?

商场老板,不给员工好的待遇,员工会不会竭尽所能去为老板说服客人多买一件产品?



是的,很多的事例都告诉我们,不会!不会!不会!

但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会!老师!

不管社会家长学生怎样对他们又杀又打,不管叫兽学者如何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会学的学生,撒这样的弥天大谎来诟病老师,但老师们仍然在尽心竭力地教着可能打自己,杀自己的学生,虽然不敢打不敢骂,但就算乞求,也还是希望别人家的孩子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第一,省市第一,或者全校第一!

没有要求,是因为有要求也没人替实现,待遇像公务员说个十来年了,所有的好事因为人太多就没有了!现在又提倡生二胎,学生会更多了,老师会更多,所以他们根本就不报什么希望!

待遇不好,没关系,34.5元老教师又不是没有挣过,关键是物质保障不了,就不要怪怨老师们形象差。

德行,是每个行业人都应该有的。或者说作为人都应该有的德行。教师的师德是社会上最好的,没有之一!!!

三尺讲台上的奉献,没有登过台的没有发言权!

如果你登过了,再来评说老师不迟!

如果,老师的待遇提高了,老师会有更多的方式去教学生,周游世界,把自己看到的说给学生,说实话,这件事家长还真不能代替老师去讲,不要不服气,看世界,老师是带着孩子的眼睛去看的,你们不一样!

思考的灵魂需要书香去浸染,三尺讲台的神圣,不是登上去就能行!

如果国家允许,多想让家长们自己登台教教自己的孩子,只一天时间,感受了再说老师的事谁都能干,没有技术含量。

但有含金量!!!

待遇好了,生活不会捉襟见肘,更有风采了,更有云淡风轻的气度了,更有学生想要看见的美好的!

老师的形象直接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老师的气度更是影响学生的胸襟和认知的深度。

如果,不想后代子孙光鲜亮丽,尽可以让老师灰头土脸!

于老师而言,土更接地气,不是吗?


漫语慢文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这个是五千年留下来的!是一个受社会尊重的职位,受学生爱戴的职业。园丁、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是给予他们的光荣的称号!

而这个问题竟然把教师的待遇和师德相提并论!!!一个老师,最重要就是师德,有德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德的学生,老师如果没有师德,如何称灵魂的工程师,怕会干出来豆腐渣工程!!师德是作为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是底线!千万不可拿师德与待遇并论!!




而真正可以和待遇相提并论的是你的水平!你的能力!!给学生教会题目,讲懂知识才是你可以拿出来讨论工资的筹码!!

“乐意提高教师的师德”,这说明什么,这个是木桶原理,而提出来就是要缺什么补什么。偶尔会看到教师的新闻,有正面的,有负面的,但负面的影响确实会大于正面的,整个都是正面了,才是为人师的基本要求!加强师德教育也是势在必行的!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是每个学生的栖身与学习之地,学校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道德准则的可信,从而愿意积极行动,促成学生的言行统一。


以上观点来自个人!期待与你共同讨论!!


微乱侃

“老师,你好吗?”,也许当下的老师(这里特指的是在教育领域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而不是现在社会上被滥用、泛化的各行各业的老师)在社会上最想听到而又最难听到的,就是这么一句真心实意的问候语。或许他们会在教师节当天收到不少祝福,但毕竟那是应节的话。

这里面,一方面是传统上,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将教师塑造为“无私奉献”的群体;另一方面是在当下,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对教师群体的“妖魔化”,家长普遍对教师群体抱着怀疑、不信任甚至对立的心态。

一方面是“天使”,一方面是“妖魔”,因此,老师是“人”被忽略了!“天使”自有其纯洁、高尚的品格,不需人们的关怀;而“妖魔”自有其可恨、可恶之处,不值得关心。这样,教师也需被关怀、被关心的“人”的属性也就阙如了。

老师作为“人”,在情感上有需要被关怀、被关心的“人”的属性,这应该得到政府官员、社会人士、家长的重视;另ー方面,老师作为“人”,在行为上要合乎理性。

在现代社会功利化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在中国以分数为考评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老师传统的“授业、传道、解惑”的功能巳经失去了平衡,“授业”的责任和压力迫使“传道、解惑”的功能边缘化,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是“灵魂工程师”中的“灵魂工程师”的功能在严重减退。

这是一种社会合理性还是一种文明的退步?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理论,合理性(合乎理性)分为合乎目的理性(亦即工具理性)、合乎价值理性。前者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后者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具体到老师身上,可理解为老师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了学生,遵循了职业道德 ,履行了自己的专业职责,并且得到了自己所应得的薪酬,那就是合乎了目的理性。 至于是否合乎价值理性,则需要更上ー层楼,绝对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将自己的ー生奉献给学生,可这需要信仰的支撑,革命的理想也好,博爱的宗教信念也好。

但即使有革命的理想或者博爱的宗教信念的支撑,可在现代社会的去意义化、价值多元化、物欲化下,老师要合乎价值理性,做一个“灵魂工程师”,除了掌握自己专业的知识外,也要掌握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的基础知识,这对ー个普通老师而言勉为其难。

在文化、社会以及人们头脑中价值合理性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时代,合乎价值理性的老师会不少,但在目的合理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合乎价值理性的老师不是没有,但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你会碰到许多这样的老师。

但是,绝大部分的老师是合乎目的理性的,亦即他们会遵循职业道德 ,履行自己的专业职责。 (以上有关合理性的论述摘自我的《简书》文《老师还有必要成为“灵魂工程师”吗?》)

即使是以上所说的部分合乎价值理性的老师,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我们也没有必要将他们塑造成“天使”或“圣人”似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典范,我们更应该从人性的角度赞赏他们“自我实现”的决心和行为。

《生命,如何作答?--利己年代的伦理》作者辛格认为:我们能够过一种合乎伦理的生活。所谓伦理的生活,就是以一个特定的方法,对“我该如何生活”做自省,并依照自省的结论过生活。 那些选择过伦理生活的人,对世界造成了有益的影响,同时也为自己的生命创造出过去未曾察觉的意义。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生命变得比做这个抉择之前更丰富、更充实,也更热情洋溢。 这种伦理的生活就使他们成为一个更伟大的跨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人们会发现,过伦理的生活并不是自我牺牲,而是自我实现。他们是不安于、不屑于、或者不满足于功利目标的人,他们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他们愿过另一种不是完全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生活。 辛格的伦理价值判断是认为人应当也关注精神生活,关注他人与社会。不过,他的最终理据看来还是较倾向于目的论或结果论的,或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功利主义与自我实现论的结合。

(以上摘自《何怀宏:在一个功利滔滔的世界上如何生活得有意义?》)


老李的理性批判

大家好,我是乡村教师狼哥,光明磊落的狼哥,关于社会上大家都不愿提高教师工资待遇难,但是却很乐意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原恩:

一是社会中很多的人都觉得教师工作轻松,比农民工,比工人轻松,工资也不低了,一个月有三五千甚至也有说有六七八千,更重要的是现在网络上大把大拨的带有目的的人在抹黑老师,说老师们现在到处补课、办辅导班、收礼,调座位收黑钱,买作业本赚回扣赚的是盆满钵满了。自然他们一听到提高教师待遇就会站出来说老师工资不低了,比农民种甘蔗高多了,又不晒太阳,又有星期六星期天,还有一天就让班一两个钟,还有假期不用上班,老师已经是高收入人群了,可是,老师工资真的高吗?权威机构们为什么老是纠结这个问题呢,工资不是国家财政发的吗,他们难道不知道吗?

二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不思好学,人家读书他睡觉,人家拼命考这证考那证为了将来找工作的时候,他们要么出风头引人注意,要么游手好闲不思进取,最后别人打工的打工,上班的上班,公务员的公务员,国家干部的国家干部的时候,这些人开始觉得社会对自已不公平啊,凭什么人家有工作我没有?凭什么别人公务员有奖金我没份,凭什么老师有假期我当保安月薪两千比老师还少还没两个假期啊,他们对社会不满,不只是对老师不满,他们不只是觉得老师工资高,他们学得公安、医生、军人、公务员等等比他工资高的人的收入都高了,应该和他们一样才公平。这些人往往都是社会中基层人员,我没人看不起任何人群的意思,我家十几口人除了我当老师其他都是农民和小个体,他们都是靠自已的辛勤追求自已的幸福生活,我本人也是在社会中自由职业十四年,一向光明磊落,勤勤肯肯靠自已创造我的美好生活。对于这类人,他们肯定不愿意老师待遇难提高啊,恨不得还要降低了才合他们的意。

第三,是部分家长,他们爱子心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小到大为了一个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美丽谎言,逼着自已的孩子大量的补习,英语,奥数,语文,数学,拼音,画画,钢琴,舞蹈等等,也有部分任课老师、班主任给他们补课,然后他们觉得孩子成长花了多少钱啊,老师从这些补课中又年赚了多少万啊,所以,这部分家长把这笔帐和全部的怨气都算在了我们所有老师的头上,这类人自然也觉得老师收入够高的啦。

第四,中国自古以来老师的社会地位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社期教师工资收入低,老师被人们称为“臭老九”人们习惯了拿现在的老师收入与以前老师收入比,一比不得了啦,以前老师工资才几十块、几百块,还是那么敬业那么默默无闻,深得人民称赞,到你们这怎么就那么计较了?老师不都是视钱财如粪土,视仁义为千金吗?现在的老师怎么了,两三千,三五千了,还说工资不高?

综合以上种种,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提高老师待遇了吗?

致于为什么愿意提高老师的师德水平,我想本来就是提问者和我们都非常明白的了,因为人们对老师一直套着很高的道德绑架,老师是圣人,德高为范,要以身人作则,普通人犯了错可以饶诉但是老师不行啊,普通人可以扒地铁门,但是老师不行啊那可是师德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蜡烛燃烧自已照亮别人,是园丁默默无闻,贡献自已不求回报,人们对老师的要求只能更多,再说了,提出要求不花钱,可是提高老师待遇,那要是开支的啊,老师不就应该清贫的吗?谈钱不是与师德格格不入吗? 对于这些整天哪老师说事的哥们啊,我想说老师也是人啊,我有父母兄弟,孩子也要上学,他们也想买车买房,也想体面而有尊严的活着,教育是国家的根基,人民文明社会希望根源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