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只要看到穿短裙的妹子,总忍不住

好不容易盼来了春天,

结果…老天爷搧的我脸啪啪的!

气象预报员一本正经通知全国人民—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

这几天只要看到穿短裙的妹子,总忍不住

在这种“雾里看人、出门冻成gou”

的天气里,

我就服一种人—

穿短裙配薄袜还露脚踝的妹子们

我真的很想问一句

这几天只要看到穿短裙的妹子,总忍不住

妹子,你不冷吗?

这么冷的天不注意保暖身体真吃得消?

李庆军药师跟大家说说“美丽冻人”这事

↓↓↓

前几天,一年轻美女来药房找我,进门就说,“药师,气温一下降,我就感觉特别冷,手脚都冰凉的,吃点什么好呀?”看这美女,身材适中,不胖不瘦,面色红润,气色也不错……不像是虚寒体质的人呀?但是细看她穿着,我马上找到了答案——上身只穿了件毛衫,还小露香肩,下身短裙配打底裤,脚踝也露着!

“美女,别说你冷,看你这穿着,我都瑟瑟发抖了,还是多穿点吧!”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虽然冬天已过,又刚刚立春,天气却依然时冷时热的,特别是这几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降温了,但是走在街头,依然能看到衣着单薄的美女帅哥,为了追求美丽时尚,哪怕冻得瑟瑟发抖也故作镇定……真的是拼了!

这几天只要看到穿短裙的妹子,总忍不住

对此我想说,美女帅哥们,咱不是钢铁战士,没有那金刚不坏之躯,咱这也不是马尔代夫,没有那热带温暖阳光,虽说我们的“美丽”很重要,但是“冻人”也伤不起呀!

“穿的太少”让人伤不起

现在流行的服饰如低胸装、露脐装、低腰裤、破洞裤、九分裤等等,确实是性感时尚,但天冷了依然如此穿着就不仅是“大姑娘省衣服,小伙子费眼睛”的问题了——这些衣服恰恰暴露了我们身体的薄弱部位,如颈部、肩部、腹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脚,殊不知,这些部位是最怕风寒的!一旦受寒,

相应部位就会产生疼痛,时间长了颈椎病、肩周炎、胃肠病、腰椎病、关节炎等等接踵而来,更严重是会伤肾。尤其是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要经历月经期、孕期、产期等,一旦受寒还会引起月经不调、痛经,甚至宫寒不孕

一般情况下,受寒会让我们手足冰冷、浑身不适、感冒、冻疮、免疫力降低等。而一些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骨关节疾病的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否则容易引起旧病复发、病情恶化。

天冷的时候,为了抵御寒冷,除了多穿衣御寒,我们也可以从饮食上抗寒。可以适当多吃一些高热量、辛辣、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狗肉、葱、姜、蒜、辣椒、桂圆等,吃火锅、品老酒、喝姜枣红糖茶也可以抗寒哦~

每天晚上睡前最好热水洗脚,也可以在水中加生姜、艾叶等,既活血祛寒又安神助眠呢。

“穿的不少”咋还是冷

穿的多就不冷了吗?那也不一定!比如下面这位妹子,“药师,我冷死了!你不是让我多穿点嘛,可是我里三层外三层穿成了熊猫还是冷,睡觉被褥上三层下三层缩成了刺猬,一觉醒来还是手脚冰冰……也是醉了,难道我就是传说中的‘冰雪公主’?!”

是的,确实有这种情况!

其实这妹子就是中医所讲的“阳虚”体质,又叫做“虚寒”体质。

阳虚,即阳气亏虚、阳气不足,我们常说“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气旺”,这里的“火气”就是指阳气,阳气有温煦全身的作用。“阳虚则寒”,我们人体的阳气不足了,就失去了温煦身体的作用,我们就会觉得冷,即使外界不冷也会手脚不温。

阳虚也可以具体分为肾阳虚、心阳虚、脾阳虚,都会有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的症状,但怕冷归根结底还是肾阳虚的问题。打个比方,肾脏就像是我们人体中的火炉,炉火不旺了全身都会不温暖。

肾阳虚的主要表现,除了畏寒怕冷、手足不温之外,还会有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头晕乏力、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性功能低下、苔薄白、脉沉细等。另外,容易感冒,感冒了也不容易好,或者白天容易出汗,既使冬天也莫名出汗,也属阳虚。

如果你是阳虚引起的手足冰冷,那就不是多穿衣服能解决的了,可以选择以下疗法:

★ 药疗法: 阳虚的症状较明显的,建议酌情服用温补肾阳的中成药,如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参茸口服液、肾宝片等。

★ 食疗法:症状较轻的,可以适当吃一些补阳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狗肉、黑豆、核桃、栗子、韭菜、大蒜、洋葱、青椒、香菇等,多喝红茶。

★ 穴位法:手脚冰凉,还可以按摩阳池穴;或者用艾灸条灸阳池穴、肾俞穴、命门穴;或者刮痧背部、膻中、百会穴。

★ 泡足法:可以到药房购买合适的浴足剂,每天晚上睡前泡脚,同时按摩足底涌泉穴,不但补阳祛寒,还有安神助眠的作用。

这几天只要看到穿短裙的妹子,总忍不住

以上方法可以单用,也可以结合用,联用效果更好,但需注意,服药、艾灸、刮痧专业性较强,最好在医药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

最后也要提醒大家,进补需谨慎,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补的,有些人服用了一些补品后会出现“上火”、口干舌燥或消化不良、便溏等情况,其实这是由于没有根据个人体质,盲目进补所致,即使有虚证的也有“虚不受补”的情况,因此,应该找医生诊断之后,再确定要不要补、补什么、怎么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