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1、地坑院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建筑形式,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在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境内,至今仍有很多地坑院存在。“近听人畜声,不见人畜影”便是地坑院的真实写照。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2、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3、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长12-15米的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内四壁挖出多个窑洞用于家庭居住。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4、通向地坑院狭长的门洞中,条件好一些的家庭的通道和门楼多用青砖砌成阶梯。俗称"穷院子,富门楼"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5、随着条件的好转,很多家庭已经搬离了地坑院。只留下了一座座破败的地坑院。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6、由于久无人居,平陆县很多地坑院已经消失。这个地坑院中有的数窑洞已经倒塌,好一些的窑洞只放一些扔之可惜的杂物用品。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7、这是一座还有人居住的地坑院中的窑洞。青砖大坑,炕围子是报纸和挂历糊起来的,一只鸡洞里洞外自由觅食。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8、这是窑洞里的"通灶炕"。类似东北的烟火灶,冬天烧火取暖连带做饭。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9、依旧居住在地坑院的叔侄二人。生活仍处于原始状态,一盏点亮的灯和一个煤球炉子以及炕围子上漂亮的挂历小姑娘,才看出这是现代时期。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10、这一孔窑洞是夏季做饭烧火的窑洞。看来也快废弃了。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11、这一孔窑洞是挨着南边的门洞所建,专门用来存放各种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中的杂物。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12、门洞窑中存放着已有很多年代的平地的爬犁。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13、这是水井窑,深度在20多米,加一把辘轳,用以解决人畜吃水问题。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14、这是又一户人家的地坑院。农闲时,妇女们纳鞋底,纺线线和织布,剪窗花。为荒凉贫瘠的乡村生活增添了色彩。慈祥的大娘借着透进来的阳光纳鞋底。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15、把古老的纺车搬出来,纺线线。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16、地坑院的生活贫瘠而又丰富。大娘展示手工织布技巧。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17、盘坐炕上,一叠红纸剪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18、把大红的窗花贴到窗户上,阴暗的窑洞顿时明亮而又美好起来。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19、大娘收工回来走进了日夜相伴的地坑院。地炕院挂满了玉米棒子,好温馨。

实拍:运城原始地坑院,看叔侄的光棍生活,以及大娘纺线线

摄影者流萤。东方看雁配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