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改名最成功的一個市,從籍籍無名到舉世聞名,和茶同名

雲南曾經有個地級市也是雲南面積最大的地級市,曾經名字叫做思茅市,2007年,覺得名氣不夠響,於是改名為普洱市。不僅讓人都知道這裡是普洱茶的原產地,還增加了本地的知名度,其實普洱市不是因為茶葉有名才設置的,在歷史上其實名字就叫普洱,準確的說是先有普洱茶。

雲南改名最成功的一個市,從籍籍無名到舉世聞名,和茶同名

普洱市

一起看下普洱市在古代的歷史,比較簡單

普洱的位置比較偏僻,所以在古代很晚才劃入中原政權的統治範圍,普洱真正進入中原政權的管轄還是在東漢時期,三國時期這裡屬於蜀國管轄,此後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統治,但是唐朝後期到宋朝時期是屬於南詔和大理國。

清朝雍正年間,清政府在這裡設置了普洱府,普洱府的設置影響很大,因為從此之後有大量的漢人移民至此,不僅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也改善了漢人和當地少數民族的關係。雲南改名最成功的一個市,從籍籍無名到舉世聞名,和茶同名

普洱環境很好

思茅市的來歷

和普洱相比,思茅市出現的比較晚,建國之後這片區域先是叫寧普專區,後來改名為普洱專區,後來在1955年才改名為思茅專區,1970年思茅專區改名為思茅地區,一直到2003年撤銷思茅地區,設立了地級市思茅市,不過這個名字沒叫多久,2007年就改名了。雲南改名最成功的一個市,從籍籍無名到舉世聞名,和茶同名

茶城

普洱茶

普洱市是普洱茶的發源地,這個是是世界公認的,2003年,世界茶葉大會上,國際茶葉委員會就授予普洱“世界茶源”的稱號。

普洱茶的歷史很悠久,最早在商周時期就開始種植了,但是名氣不夠響,普洱一詞的出現是在元朝,明朝時期,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記載過普洱茶,可見當時應該很有名了,清朝時期普洱茶成了貢品,和普洱茶是身份的象徵。

現在的普洱市

今天的普洱市總共管轄有1個市縣區,9個自治縣,管轄面積達45385.34平方千米,人口257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