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裡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1. 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音樓),是食人。

《山海經》裡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螻——①形聲字,本義:螻蛄。又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等。是一種對農作物有害的昆蟲。螻,螻蛄也《說文》。

說實話其實螻蛄其實挺強的,即能挖地還能短程飛行,要是放大到山羊那麼大絕對是一種可怕的生物。

②謂被蟻蛀蝕。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呂氏春秋》。

2. 桃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是多白玉,其中多(音滑)魚,其狀如蛇而四足,是食魚。

魚——經文中關於它的特徵就兩條:1.像蛇但長著四隻腳。2.以魚為食。

《山海經》裡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可能是水巨蜥,蜥蜴目巨蜥科巨蜥屬兩棲類爬行動物,別名五爪金龍、水蛤蚧 ,屬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巨蜥最大的體長可達 3 米,是我國蜥蜴類中體型最大的種類,也是全世界較大的蜥蜴類之一。

主要以魚、蛙、蝦、鼠和其他爬行動物等為食,也到樹上捕食鳥類、昆蟲及鳥卵。

3. 有獸焉,其狀如禺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舉父。

《山海經》裡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我更關注現實中是否有類似的動物,很遺憾並沒有找到外形與經文描述相似的動物。

慶幸的是現實中確實有不少猴類是善於投擲的,比如阿拉伯狒狒就善於拋擲石子擊退猛獸。

更有甚者真的能雙手舉起石塊敲砸堅果,我第一見到的時候也非常震撼。

4. 欽䲹(音邳)化為大鶚,其狀如雕而墨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鵠(音胡),見則有大兵;

鶚——①形聲字,本義:古代對猛禽的一種統稱。鶚,鷙鳥也《說文》。按:鷙鳥,性情兇猛的鳥。

②魚鷹,準確的說應該稱為“魚雕”。郭璞注:雎鳩,雕類,今江東呼之為鶚,好在江渚山邊食魚。

《山海經》裡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李時珍亦注:鶚,雕類也。似鷹而土黃色,深目好峙。雄雌相得,鷙而有別,交則雙翔,別則異處。能翱翔水上捕魚食,江表人呼為食魚鷹。亦啖蛇。雲: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即此。

鵠——形聲字,本義:天鵝。鵠大於雁,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步。一名天鵝《本草綱目》。

《山海經》裡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5. 是多文鰩(音搖)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

鰩——①形聲字,本義:文鰩魚,即飛魚。雚水之魚,名曰鰩。其狀若鯉而有翼《呂氏春秋》。

而許慎應該就是直接引用了《山海經》或《呂氏春秋》等書中的內容在《說文》裡寫道:鰩,文鰩。

也就是說“鰩”最早就是指“文鰩魚”,也就是某種飛魚。

《山海經》裡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而在《本草綱目》中則直接確定了“文鰩”就是飛魚:文鰩出海南,大者長尺許,有翅,與尾齊,一名飛魚。群飛水上,海人候之,當有大風。

鯉——會意字,本義:鱣魚。在《說文》中鯉和鱣互訓。

但在《爾雅》中“鯉”和“鱣”是分開的。郭璞對之註釋分別為:

鯉,今赤鯉魚也。

《山海經》裡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我傾向於郭璞的解釋,因為這個解釋更大眾化。

鯉魚,是我們最常見的淡水軟鰭魚類,原產地是亞洲。大家都很熟,我就不多作解釋了。

5.文鰩魚——現實中的“飛魚”品種很多,據說已知的就有8屬50種。網上能查到的種類不多要說從外形紋理顏色上全面與經文相合的尚未發現。

狀如鯉——大小外觀未找到非常相似的。

《山海經》裡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魚身而鳥翼——這個可以對上。

蒼文而白首赤喙——未找到相似的。

6.丘時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泑(音凹)水,其中多蠃(音裸)母。

蠃母——蝸牛或河螺之類的軟體動物。

郭璞註釋說:蠃母,即螺也。

《山海經》裡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袁珂補註:郭注螺,中次三經青要之山作僕纍。按:僕纍,即蝸牛。

7.有鳥焉,其狀如翟(音狄)而五采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

翟——會意字,本義:長尾山雉。《爾雅》中說:翟,山雉。 郭璞註釋說:翟似雉而大,長尾。

《山海經》裡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但是長有長尾的山雉很多,我也不清楚具體指哪種,也可能是對長有長尾的山雞的籠統稱呼。

8.有鳥焉,其狀如雄雞而人面,名曰鳧徯(音伏溪),其鳴自叫也,見則有兵。

《山海經》裡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鳧——會意字,本義:野鴨。舒鳧,鶩也《爾雅》。郭璞註釋說:鳧,鴨也。宋人邢昺補註說:野曰鳧,家曰鴨。

9. 其獸多麋、鹿、(音昨)牛。

麋鹿,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冬季時會落角。

《山海經》裡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是我國著名的珍稀動物,在我國曾經一度滅絕,解放後由英國反引進回國。

10.獸多猛豹,鳥多尸鳩。

豹——形聲字,本義:豹子。豹,似虎,圜文《說文》。

《山海經》裡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豹,貓科豹亞科豹屬動物的統稱,古代特指金錢豹。平均全長2米左右,平均體重50千克。奔跑時速可達70公里。體呈黃或橙黃色,全身佈滿大小不同的黑斑或古錢狀的黑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