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誤解為“凶器”,如今它終於走上廣州街頭

說起急救,人們會想到120急救電話、會想到救護車、會想到急救醫生,卻很少會想到我能做到什麼,更難想到我有什麼可以用來急救。

一直被誤解為“兇器”,如今它終於走上廣州街頭

廣州急救車標配

但是無論多麼牛叉的院前急救專業力量,當應對諸如心臟驟停這類分秒必爭的事件發生時,仍然望之興嘆。因為對於突發的心臟驟停患者,每延遲急救一分鐘,成功率下降10%,而急救車到達現場時,往往需要至少10分鐘 時間。

一直被誤解為“兇器”,如今它終於走上廣州街頭

醫護專業人員使用的除顫器

一直被誤解為“兇器”,如今它終於走上廣州街頭

公眾可用的自動體外除顫儀(AED)

隨著經濟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健康和急救知識的理念得以提升,國內公眾學習急救的熱情開始萌發,我們也看到很多新聞事件中,目擊者開始對現場心臟驟停患者實施心肺復甦,尤其是心肺復甦技能甚至簡化到僅需要單純胸外按壓,這幾乎掃平了心肺復甦學習的大部分障礙。

但遺憾的是,單純的心肺復甦成功急救患者的幾率認比較小,最大程度拯救心臟驟停者的策略是:心肺復甦與早期除顫的聯合。

而要做到早期除顫,有賴於在公共場所鋪設更多的AED。AED價格不菲,對於政府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開支。但阻礙AED鋪設的關鍵,可能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很多主管領導不懂AED工作機制,認為AED使用不當,會加重病情或造成傷亡。

實際上,AED的使用指徵是:無反應且無呼吸或僅有瀕死喘息的患者(即心臟驟停)。此時病人心跳停止,不做心肺復甦與AED急救一定會死,哪來的加重病情一說。還有什麼比心跳停止更嚴重的病情呢。

即使施救者判斷錯誤,給一個昏迷沒有反應卻有呼吸的病患使用了AED,貼上了電擊貼片,AED自動分析心律之後,並不會自動充電,也就無電可放,不會傷害到病人。

所以說,作為一款設計之初就是給公眾使用,對活人安全、對心臟驟停急救至關重要的機器,一直被當做“潛在的兇器”,實在是冤枉。

日前廣州開始在

正佳廣場、北京路步行街、花城廣場、廣州塔、市旅遊局以及白雲機場國際到達區和國內AB到達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器,佈局公共場所急救建設,這是一個大的進步,希望能夠加快這一進程,承擔守護市民生命安全的重任。

一直被誤解為“兇器”,如今它終於走上廣州街頭

廣州,景點服務中心的AED急救站

更多急救,關注@急診夜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