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參考|特朗普“通俄門”被調查一年整,到底查出了什麼?

5月16日,美國司法部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米勒對特朗普競選團隊開展的“通俄”調查已有一年整。這一天,“猛料”迭出:國會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公佈特朗普總統的長子小唐納德等人在2016年大選期間會見俄羅斯律師的詳細聽證記錄;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宣佈支持美國情報機構關於俄干預美國2016年總統選舉的結論;特朗普財務文件被披露,顯示他曾為私人律師邁克爾·科恩“報銷”大筆費用,其中2016年的“首筆報銷”金額超過10萬美元;特朗普新律師、前紐約市長魯道夫·朱利安尼宣稱米勒已告訴特朗普律師團隊他不會起訴總統。

朱利安尼20日表示,米勒的“通俄”調查將於9月1日前結束。特朗普當天也發推文反擊,他將要求司法部調查他在2016年競選時,是否遭到奧巴馬政府司法部或聯邦調查局(FBI)滲透或監控。

一年間,米勒調查範圍不斷擴大,涉及人事日漸增多,但有無“實錘”(確鑿的證據)迄今仍不明朗。調查還會走多遠、挖多深、何時以何種方式收場,均屬未知。

锐参考|特朗普“通俄门”被调查一年整,到底查出了什么?

2017年6月21日,羅伯特·米勒向參議院彙報“通俄”調查進展後離開國會山。(路透社)

進展:起訴19人3家公司

一年來,米勒調查的風吹草動頻繁躍上美國報章頭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陸續起訴了一批特朗普競選團隊成員。不過,儘管調查發現他們與俄羅斯方面或親俄人士存在交往或某種形式的聯繫,但並無任何指控與特朗普競選團隊有無“通俄”問題直接掛鉤。

這一年,米勒調查團隊總共起訴了19個人和3家公司。其中,去年10月,米勒團隊以洗錢、密謀反美、作偽證等12項罪名首先起訴前特朗普競選團隊主席保羅·馬納福特及其長期商業夥伴和副手、前特朗普競選團隊成員裡克·蓋茨,今年初又追加32項指控。首次起訴馬納福特和蓋茨當天,特朗普競選團隊外交政策助理喬治·帕帕佐普洛斯同意認罪並與米勒團隊合作以換取輕判。目前,馬納福特對所受指控一概否認,蓋茨則承認兩項罪名並同意與檢方合作。

去年12月,米勒調查團隊再次撼動美國政壇——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特朗普競選團隊重要成員邁克爾·弗林就向FBI撒謊的指控認罪並同意與米勒調查團隊充分合作。作為認罪協議的一部分,弗林之子預期將被免予起訴。

今年2月,米勒團隊起訴13名俄羅斯個人和3家俄羅斯公司,指控他們在美國2016年大選期間,利用美國社會的種族和文化分裂,開展針對特朗普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的負面宣傳。當天,米勒團隊還起訴岳父為俄羅斯富豪的荷蘭律師亞歷克斯·範德茲萬,指控他就自己與前特朗普競選助手關係進行虛假陳述,範德茲萬隨後認罪並同意與米勒團隊合作。當月,經營一家在線網絡服務公司的加州商人理查德·皮內多也就提供虛假銀行賬號的指控認罪並同意與米勒團隊合作。

此外,米勒團隊還在華盛頓特區和弗吉尼亞州召集大陪審團傳喚證人,在特朗普表示願意接受米勒詢問後向白宮開具“問題清單”。直接由於米勒的“移交查辦”,紐約聯邦檢察官下令搜查特朗普私人律師邁克爾·科恩的辦公室、住所和旅館房間,沒收手機、電腦和大量資料。此後,科恩在大選日前向豔星斯托米·丹尼爾斯支付封口費並由特朗普報銷一事(“豔星門”)被進一步曝光。科恩本人還被曝利用特朗普私人律師的身份向企業攬錢牟利,與俄羅斯富豪也疑似有金錢往來。“豔星門”和科恩臺面下的作為,為“通俄”調查走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意外。

爭議:調查權限與偏見

2017年5月17日,在特朗普突然解除時任FBI局長詹姆斯·科米職務所引發的輿論風暴中,司法部副部長羅德·羅森斯坦緊急宣佈:“任命特別檢察官調查2016年美國選舉中俄羅斯的干預及相關事項”,調查範圍包括“俄羅斯政府和與特朗普競選相關的個人之間的任何聯繫和/或協作,以及直接從調查中產生或可能產生的任何事項”。

米勒是保守派共和黨人,資深聯邦檢察官,當過12年的FBI局長。米勒被任命時,兩黨罕見地對此一致稱讚。但時隔不到一個月,針對米勒調查的批評和非議就浮出水面,並不時出現特朗普考慮解除米勒職務的傳聞。一年來,特朗普再三指責米勒調查是“獵巫”式政治迫害。近日,副總統邁克·彭斯公開要求米勒“為了國家利益”儘快結案。在特朗普支持者中,質疑米勒調查的政治和輿論聲浪不斷升高;而在特朗普反對者中,就米勒調查能否查出“實錘”,懷疑和悲觀的聲音也在增多。

與此同時,米勒的支持者不斷展開“捍衛行動”。一年來,林賽·格雷厄姆等參議院共和黨政要提出動議要立法保護米勒不被解職;中情局前局長約翰·布倫南公開表示支持米勒調查;多名民主黨國會參議員警告,如果特朗普解除米勒職務,可能造成憲法危機。

其次,調查過程中是否存在偏見。特朗普的支持者質疑說,米勒和科米私交甚篤,米勒作為FBI前局長,也十分在意FBI的聲譽,這些因素可能導致米勒在調查中有失公正。今年早些時候,米勒調查團隊的重要成員彼得·斯特爾佐克手機短信曝光,斯特爾佐克被指對特朗普存在偏見並因此被調離,但由此引發的輿論風波已使不少美國民眾產生米勒調查存在偏見的印象。

走向:難擺脫政治算計和爭議

面對爭議、質疑、猜測和各種渠道的爆料,米勒及其調查團隊一直保持沉默。一年來,他們給外界的最深印象可能就是個個嘴嚴,只做不說,紀律嚴明。

這自然也導致懸念叢生。不管美國還是國際上愛看熱鬧的吃瓜群眾,一不瞭解究竟多少人、哪些人被米勒團隊傳喚詢問,二不清楚米勒團隊究竟收集掌握了哪些證據,三不清楚各種渠道的爆料中,哪些可能成為司法證據,哪些只是經不起查驗的泡沫。最受關注的終極懸念,則在於調查結果會否讓米勒建議國會啟動彈劾總統的聽證會。

從米勒生平經歷和所組調查團隊情況看,參加過越南戰爭的米勒行事一絲不苟,強調“堅持到底”,注重專業主義。他調集資深警察和檢察官組成的調查團隊精明強幹,經驗豐富,被認為具有一流職業水準。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競選助手之一邁克爾·卡普託在接受詢問後感慨於米勒團隊對特朗普競選團隊的瞭解程度,稱如果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通俄”調查是用網撈魚,“特別檢察官就是在用漁叉獵魚。他們知道瞄準的是什麼,並且非常精確”。

隨著中期選舉臨近,美國黨爭更加激烈。不難想見,米勒調查未來無論得出什麼結論,都不太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和信任。儘管如此,作為迄今最具專業性和最少黨派色彩的獨立司法調查,米勒調查結果可望具有最受認可的法律效力,而米勒調查的質量和公正性,不僅關乎特朗普執政前景、兩黨政治博弈以及美俄關係,也考驗著美國司法的尊嚴和信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