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爸爸,去哪儿了?

很久之前看了《爸爸去哪儿》,也让我明白了爸爸该在家庭教育中承担哪些责任?爸爸多参与照看孩子更能促进夫妻感情。不过,生活中,因为照看孩子引发夫妻矛盾的家庭不在少数。

为带孩子引发夫妻矛盾

“回头望去,从儿子出生到现在,想想漫长5年的抚养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感觉真的好累。可是,现在时常因为教育和照看儿子而引发的家庭矛盾更让人累。”王女士说。

王女士是一所幼儿园的老师,儿子5岁。每天,王女士一大早就把儿子带到了幼儿园,儿子一天之中唯一能见到老公的时候就是周末和晚上。王女士很希望老公能利用晚上的时间跟儿子交流交流感情,可是老公回去不是抱着电脑就是抱着电视,儿子就自顾自地玩玩具。

累了一天的王女士回到家已经6点多了。吃完饭儿子想下楼去玩,王女士还得收拾家务,就让老公带儿子下去玩一会儿。磨蹭了半天,老公才不情愿地带着儿子下楼了。

回来后,老公一直冷着一张脸也不理王女士。王女士也很生气:“儿子每天都跟着我,就让他带了一会儿,就给我脸色看,儿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因为孩子,我们经常生气。”为了这件小事,两个人好几天没说话。教育孩子的事儿,老公基本上是不闻不问。

小记——爸爸,去哪儿了?

因为孩子分居

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梁女士无奈地说:“自从有了孩子后,我们夫妻俩就分居了,感觉两个人之间越来越疏远了。”

孩子出生后,梁女士奶水不好,孩子半夜饿醒了总是哭闹,梁女士的老公在一旁是呼呼大睡,怎么喊也喊不醒。无奈,梁女士只能自己起来给孩子冲奶粉。有一次,老公感冒了,埋怨梁女士半夜起床时动静太大,让自己感冒了。后来,老公就住到了原本给儿子准备的房间。

一直到孩子懂事,两个人都是分床而睡。梁女士曾经建议老公搬回来3个人一起睡,这样也能跟孩子多交流交流,被老公拒绝了,说一个人睡习惯了。平日里,孩子大多数时间都是跟梁女士在一起,老公工作忙,常常回来很晚,孩子有时候一星期才见他几面,夫妻俩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少。

在孩子5岁那年,梁女士的老公突然要搬回主卧室,一家三口住在一张床上。可是,晚上他刚躺到床上,孩子就大喊大叫起来:“走,走,你走,这是我和妈妈的床。”梁女士很无奈,问孩子:“这是爸爸和妈妈的床,你不让爸爸睡这里,那爸爸睡哪里?”

孩子理直气壮地指着旁边的卧室说:“爸爸的床是那个小床,爸爸应该睡那里。”直到孩子长到9岁,夫妻俩还是分床而睡。

小记——爸爸,去哪儿了?

幸福的一家三口

“我老公是一个很顾家的人,相比大多数家庭来说,我们算是幸福的。”周女士说。

周女士的老公在一家企业工作,每天按时按点上下班。只要一下班就回去陪孩子,而且幼儿园、小学举办什么亲子活动,他无论多忙都会请假陪孩子参加。看着有的小朋友都是妈妈一个人来,孩子很是自豪。

周末的时候,一家三口经常去动物园、新城区水库边等地方玩耍,其乐融融。夫妻俩还经常在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什么事都商量着来,感情也越来越好。

周女士说:“其实,每个做妈妈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当爸爸的如果能抽出时间多陪孩子,孩子跟你亲了,孩子的妈妈自然会更爱你。而且我觉得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爸爸妈妈各有各的特长和优势,无法互相代替。一家人一起玩耍,一起旅游,一起解决问题,不仅夫妻感情更加融洽,孩子也会更加聪明活泼。”

小记——爸爸,去哪儿了?

孩子是夫妻感情的润滑剂

现实生活中,因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很多爸爸都被隔离在孩子的成长之外。以母亲带孩子居多,不少孩子甚至主要是由长辈或保姆来带的。

由于共同生活的减少,夫妻感情直接交流的机会远不如过去;“感情转移”又有可能造成情感体验上的误解;加上家务的劳累,常使夫妻性生活出现不和谐。于是,原先亲密和谐的夫妻,随着子女的问世,渐渐地出现矛盾、纠纷也就不奇怪了。

长久以来,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总是担任“配角”,对于孩子的照顾与关爱远远不及妈妈,其实,父亲角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孩子身体、智力、情感、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且,父母的婚姻生活,对孩子将来的婚姻观有着重要影响。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相处模式,也会影响到孩子今后在婚姻生活中的表现。每天抽5~10分钟,一家人一起聊聊心事、趣事,尤其是让孩子作主导,这除了促进彼此的感情,还能巧妙地化解一些或大或小的夫妻矛盾。

孩子是夫妻双方爱情的结晶,自然也可以成为感情交流的一种纽带和润滑剂。父母爱儿女,在这共同的抚育、爱护中,自然而然地沟通了夫妻感情。

小记——爸爸,去哪儿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