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士兵战败回国后受到了怎样的待遇?

潇泊兔

日本侵略者在二战中对被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其中只有少部分人被送上军事法庭受到了判罚。虽然绝大多数士兵没有被起诉,但他们回国后的待遇基本都很差,普遍收到歧视,也算是一种迟到的报应吧。



一、家庭破碎。许多参战士兵是有家室的,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活着回到故乡和家人团聚。但是很多人能有幸从战场回到家乡,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他们的妻子由于收不到任何关于丈夫的消息,认为他已经死亡,在为他举行了葬礼后另有新欢,重组家庭了。由于被轰炸,也有一些人回到家乡,却只能面对满目苍痍的城市,家和亲人已经无处可寻。当时日本各地都贴满了寻亲的消息,广播甚至开通专栏播放寻亲信息,直到1962年才告结束。

二、遭到歧视。战争时,参战是光荣的;战败后,由于美国到处传播日本战争罪行,使日本人开始审视失败原因,这些士兵的形象一落千丈,处处受到歧视。一方面是这些士兵迫于生活压力,开始揭露军队中的黑暗残暴,发泄不满。一方面,是老百姓把他们视为胆小鬼、失败者,是军国主义罪行的直接参与者。绝大多数从苏联和中国回国的士兵,则被认为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普遍受到严苛的政治审查,被视为是异类中的异类。

三、生活潦倒。由于家庭破碎、受到歧视,许多回国士兵无法谋生,生活潦倒。他们往往无家可归,只能和难民挤在公园、疗养院等公共场所度日。有些四肢健全的还能放弃尊严做份苦力,对于那些残疾或者有心理疾病的人来说,真是无比煎熬。有的人不得已干起了偷盗抢夺的营生,被送进监狱。有的人则精神崩溃,一死了之。


四、对于那些亲人战死异国的家庭来说,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不仅要面对亲人离世的痛苦,还要面对生活的压力。家属补贴早已停发,孩子嗷嗷待哺,不少女性要么为了生计重组家庭,要么出入风月场所出卖自己;许多孩子成为孤儿流落街头。

这些侵略者有此下场也是恶有恶报,这是他们必须付出的代价。


石头有话说

或许说起来大家有些惊讶,日本天皇裕仁下令全军投降后,那些战败回国的士兵别提什么优待,甚至连生活都成了问题。

大狮我在这方面专门找过不少资料研究过,日本政府当时已经接近于溃散状态,而且天皇的威望已经从顶端落到了低处,人们开始不再信任天皇。

那些日本士兵归国后,面对的不再是出发前的繁华都市和安逸乡村,而是被美军的轰炸机炸的千疮百孔的残檐断壁,更何况长崎和广岛还遭受了原子弹的严重毁坏。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已经完全成破败状态,而且还要面临对曾被占领和侵略过的国家的高额战争赔偿,这令日本政府更加雪上加霜。

但是源源不断的士兵和侨民从异国他乡被遣返回国,这在日本迅速引发了粮食危机,因为本国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吃,如今越来越多的日本侨民和士兵要回国,很容易引发暴乱。好在在美国人帮助下,大量的粮食被运送到日本,这才勉强渡过难关。

士兵回国后,如果不能得到安置,依旧会造成大麻烦。虽然有本国的宪兵可以镇压,但是宪兵的枪几乎全部被美国人收走了(宪兵当时的武器为铁钩子和木棍),没有武器的情况下很难压制住那些归国士兵的暴乱。于是日本政府让这些人身穿军装当起了工人。

在原长官的带领下这些归国士兵进行城市清理和尸体运输等工作,因为城市被炸烂了,如今这些人正好可以来干这些活,还有一部分被分配到各工厂进行机械拆除(拆除机器是为了做为补偿款赔给各国)。有些本身就是农村的士兵,给予一定的路费后,将他们送回家。南京大屠杀的两个著名凶犯(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就是在回到农村后,才被美国人费劲周折逮捕,这些家伙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于是隐藏了身份。

另外一部分没有工作和住址的士兵混迹在美国军营附近,祈求美国人给他们一些食物。美国士兵会在自己吃剩下后,将自己的剩饭给他们。美国曾拍摄过一部纪录片《日本战败后的惨状》,其中有个镜头,就是无数身穿日本旧军服的士兵跟一些日本儿童蹲在美国人军营的墙边,看着美国士兵领取食物,这些日本士兵的眼神中充满了哀求和对食物的渴望。这些曾经的恶棍们在当时的环境下一点嚣张气焰都没有,完全是一副“可怜人”的模样。

有件事情或许大家会更吃惊,当年被苏联红军带到西伯利亚做苦力的数十万日本士兵,有段时间竟然收到了不许回国的命令。因为日本政府非常担心这些家伙的回来,所以跟苏联人协商能否让他们永远留在那里,但是却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反对。

不过谁也没想到,一个被打烂的日本会崛起的如此之快,很快他们又成为了东方的经济强国。随着生活的好转和经济的复苏,令民族士气大增,那些不受待见的二战老兵,一下子又成了国家英雄。很多人走进学校去演讲,讲述自己当年在战斗中的英雄事迹,虽然有些人也反思战争,但是还是有更多的人不以为然。甚至有电台在采访一些老兵的时候,那些已经变成老人的二战鬼子兵依旧嚣张,不但不承认错误,反倒埋怨天皇的投降命令,这其中就包括三个曾经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老鬼子。

日本是个奇葩的民族,你硬他怕你,你软他欺负你,所以单口嘴巴骂骂他们是没用的,唯有做到让自己硬起来才行。


大狮

说来不可思议,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分批被遣送回国的日本兵,别说受到我们想像中的优待,就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他们各自经历了悲惨的遭遇,要不是后来得到美国的援助,这些战败士兵的待遇不可能得到改善……


一,战后初期,日本兵的不同遭遇。


1.精神摧残,选择自杀。


在各种抗战神剧中,我们经常看到日本兵为效忠天皇刨腹自杀的场面,对于从小接受军国主义思想熏陶的日本民众来看,这些战败的日本兵没有战死沙场却安然无恙地回到日本,绝对是非常耻辱的事情。


他们回到国内之后,几乎遭到整个社会的鄙视和唾弃,甚至连家人都不愿让他们进家门。有些日本兵彻底绝望,干脆以自杀的方式了断精神上的摧残。这些没死在战场却死在自己家乡的日本兵,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2.生活窘迫,沦为乞丐。



战败后的日本满目疮痍,政府官员有一摊子战后事宜要去处理,根本无暇管理上百万战败回国士兵的生活,社会上也没人给他们提供安身立命之处。由于粮食极度匮乏,致使很多日本兵落魄流浪到街头,为了生存经常到美军垃圾堆里找吃的。


他们像狗一样讨好美国人,向美国人点头哈腰,为美国人擦皮鞋打扫卫生,为的只是混口残羹剩饭。想想这些曾在战场趾高气昂的日本兵如今却沦落成毫无廉耻的乞丐,此情此景,实在凄惨,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为曾经犯下的罪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3.分配工作,勉强糊口


比起那些自杀、沦为乞丐和待业在家混吃等死的日本兵,仅有小部分日本兵的命运相对来说是幸运的,政府给他们安排了在盟军监督下维持社会秩序的工作或者到美军军营里干活,虽然薪水极低,但起码能勉强糊口。



4.黑市交易,黑帮集团


多数日本兵没有工作只能自谋出路,他们跑到黑市去摆小摊,变卖自己的军装、军鞋以及一些值钱的小物件,用以贴补家用。因为战后的日本粮食匮乏,实行供给制,每人限量供应,他们就贩卖高价粮牟取暴利。有些日本兵迫于生计加入暴力集团,都处抢东西,干起黑帮买卖,这也是后来日本黑帮越来越多的原因。


二,美国援助和“恩给”制度下日本兵的生活。


你一定奇怪为什么日本向来对美国“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吧?因为这是有据可依的。战后的日本物资匮乏,源源不断的日本兵和侨民回国,引发了严重的粮食短缺危机,全国上下哀鸿遍野,动荡不安。


在日本首相的恳求下,麦克阿瑟尽其所能向国会申请到70吨粮食援助日本,才解了日本在1945年和1946年那段时间的燃眉之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日本把美国视为再生父母。


值得一提的是,1946年2月之前战败回国的日本兵,根据《恩给法》,是可以领到日本政府专门发给退役或退休士兵的补助金的。但在2月之后,盟军驻日司令部发表评论,称日本军人的恩给制度是“世界上最恶劣的制度”,直接废除了《恩给法》。



所谓的“恩给”制,就是日本为发起侵略战争,向入伍士兵提供的奖励措施。这些钱虽只够低保水平,但也基本解决了士兵们的后顾之忧,足以鼓励士兵们为国冲锋陷阵。

“恩给”制的废除,断了日本兵以及死伤军人遗属的经济来源,导致他们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之后日本在美国的援助下,在一片废墟中迅速重建起家园,战败的日本兵投入国家建设中。作为战争的牺牲品,他们逐渐被日本一些民众认可。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腾飞,日本人的民族士气大增,不受待见的老兵摇身一变成了国家英雄,日本政府也重新恢复了对他们的补贴。


拿着政府的“恩给”补助和奖励,多数日本老兵对战争从没做过真正反思,他们不以为然地选择了沉默!更可恶的是一些日本老兵居然跑到学校去演讲,讲述他们当年的“英雄事迹”。


由此可见,这些战败的日本兵对他们在战场上屠杀、强奸、烧杀掠掳的滔天罪行,显然毫无反思悔过之意,简直让人神共愤!



有书共读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伟大的,顽强的,智慧的中国人民终于在历经八年抗战以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那一天,那一夜全国各地都是欢灯鼓舞的庆祝,和中国人民的喜悦相比,那些在中国战场无恶不作的日本士兵当然垂头丧气了,那么这些日本士兵在回国以后遭受了怎么样的待遇呢?

在日本宣布战败以后,大部分日本士兵都被遣返回国,这一部分的遭遇等下会细说。还有一部分关东军则直接被苏联人抓到西伯利亚去当苦力,这些人远离家乡,每天卖命的干活也只能得到苏联人的毒打,当时他们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生病,因为生病就不需要工作,并且还会被遣返回国,这自然又和第一部分的合在了一起。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崇尚武士道的国家,在侵略的时候他们的武士道令盟军吃了不少苦,宁死不投的日军往往需要好几倍的兵力才能打败。但回国以后,作为战俘的日本士兵因为武士道精神吃了不少苦,他们是失败者所以得不到国人的尊重,他们的亲人都不愿意待见他,可以说是受尽了白眼。

但他们回国之后也需要钱,需要生存,当时的日本作为战败国,战后国内经济已经是一塌糊涂了,当然没有闲钱照顾这些士兵。而他们又因为是失败者,在日本根本找不到好的工作,于是许多人就去当乞丐,有的甚至做小偷,和当年在各个战场耀武扬威的状况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



还有一部分人直接加入了日本的黑社会,使得日本的黑道在战后得到了快速的扩充,如今日本黑帮合法化也和这方面有关,因为混黑帮得有很多都是当年的日本士兵,这是国家欠他们的。当然在这里我又想说一句了,这些给淳朴,善良的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入侵者,无论让他们做什么都是罪有应得,报应不爽,“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一树梅花一放翁

多数站在街头找工作,就跟我们城市马路路口“站大岗”民工一样。


429方寸世界

回答这个问题,要综合日本的“恩给”制度、长子继承制以及美援等方面一起介绍,但毫无疑问,这片文章里见不到所谓的“为什么不去为天皇效忠?你去剖腹自杀吧”类似的娱乐性质回答。

恩给制度

1875年,日本设立“恩给”制度,实行于陆军和海军退役兵士,根据服役年限、军功、伤残程度给予不同的额度,死亡士兵的家属也可以得到为数不菲的抚恤款或补助款。

192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新订的《恩给法》,对军人和公务员的退役和退休给予补助。

1946年2月,盟军驻日司令部发表评论,称日本军人恩给制度是“世界上最恶劣的制度”,予以废止。

由此可见,日本士兵战败回国后,在1946年2月前,是享受日本政府提供的恩给补助的,比起普通国民,他们更能获得最低的生活保障。

长子继承制

战前日本一直采取长子继承制,因为日本土地面积有限,这种方式使得农村的家产得以被长子继承,不至于越来越小,长子以下的儿子大多选择进入城市,成为工商业组成部分。所以,战后的日本士兵,是长子的都还可以回到农村,那里有他们足以生存的土地和产出。不光是能生存,还可以过得很好。

1947年,日本制定的新宪法改变了这个规定,诸子皆可以享受父母遗产。

美国援助

城市里生活的非长子退役士兵们,在战后初期,与其他国民一样,也饱受饥饿威胁,事实上其他国内居民反而已经习惯了,在战争后期为了紧衣缩食支援战争,他们就一直是这样过的。

退役士兵们除了恩给之外,他们确实在城市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战争已经把工业破坏殆尽,重建需要时间,只有有限的成员会进入公务部门当警察或获得其他职位,大多数需要自谋职业,其中一个很大的流向是黑市,最主要的售卖品还是粮食。在全日本超过15000个黑市里,随处可见穿着“败战服”和“败战靴”的退伍士兵贩卖高价粮,个别人员还加入了黑市管理者的队伍,也就是所谓的黑帮。

在最关键的时刻,麦克阿瑟从美国等各处调来70万吨粮食,解了日本1945年到1946年的那段燃眉之急。

最后,还是回头来说说恩给制度,美国给废除后短短几年后的1953年,日本又恢复了这个“最恶劣的制度”,一直持续到现今。

日本在世的二战士兵,日本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2万日元的“退役抚恤金”,每人每月5万日元的“战争补贴”,每人每月3万日元的额外“恩给”,再加上厚生省每年支付的“厚生年金”,共计每人每年275万日元(折合现在的16万元

人民币以上)。这还不包括不定时向战死者家属发放的特别抚恤金,1995年这次最为大方,向将近310万个战死者家庭分别支付高额日元抚恤金,总计达到5238亿日元。

日本普通士兵战后所能获得的基本保障,值得我们借鉴,也值得我们警惕,并不是值得我们嘲笑的对象。


历来现实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代表日本国宣布接受《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即无条件投降,当时的日本军队总数达700余万,在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战场派遣军队多达300余万,这些士兵在投降之后,大部分被陆续押送回国,约60万关东军被苏联押送去了西伯利亚(1946年,国际大赦组织要求苏联当局把外国战俘遣送回国。1947年底,最后一批日军战俘离开了卡列利村第64劳动营,讽刺的是在其他地方关押的许多日军却志愿留在了苏联,最后只有一半多的人返回了日本)。

被押送回日本的士兵待遇

昭和天皇宣布投降对战场上的日本军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他们在战场上打仗就是为了效忠天皇,有的日本军人根本接受不了这种耻辱,当场自杀了;怕死的士兵就放下武器,等着日本安排他们回国。

在军国主义精神的影响下,回国的日本士兵后并不受人待见,他们是打了败仗回来的,还有很多人为了俘虏,只有英雄才会受到人们的礼遇,回国的士兵被国内认为是耻辱。加之日本常年战争,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国内满目创伤,而且在海外作战的士兵,后勤补给基本都是沦陷区提供的。回国的日本士兵备受歧视,不仅找不到工作,就连家人都唾弃他们。数百万回国士兵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被政府安排了工作,从事维持当地治安的工作,工作时还要被盟军监督,薪水极低、勉强糊口,其他大部分人最后都流落街头,没有住所、没有饭吃。

被苏联押送到西伯利亚的日本士兵待遇

每到日本天皇生日,高傲的日本战俘中经常有人剖腹自杀。

对被关押在西伯利亚劳动营的士兵来说,在那里修铁路的时候穿不暖、吃不饱,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生病,因为只有生病的时候才不用干活,而且还会被送回国内。

在西伯利亚地区关押的日军战俘较多,有数千人冻死、病死。当地居民回忆称:“在日本人被分批运来时,整个路上到处都有死人”。

据第64劳动营副长官斯捷潘诺夫回忆说“在广岛、长崎遭到原子弹轰炸后,我们对日本人的态度有所好转。从莫斯科来的军官给他们带来了亲人的书信,几箱伏特加,还有食品,安慰他们”。日本战俘在知悉原子弹的事情后,哭得很厉害,一些人含泪说他们憎恨美国人,热爱苏联人。

战争的反思

对于战争的回忆,日本人主要集中在本国所遭受的战争痛苦,很少触及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带给其他国家人民的苦难和灾难。到现在为止,日本仍然不肯承认慰安妇、南京大屠杀等滔天罪行,仍然不能正视和反省战争带给别国人民的痛楚,不顾中、韩等国家的强烈反对,很多日本政要还经常参拜靖国神社。

自诩为英雄的这一代二战的日本军人一生“效忠天皇”,为日本法西斯四处征战,却没有得到幸福的生活,后半生十分凄惨。真可谓“自作孽不可活”。


正经的八哥

其实,相当一部分日本士兵并未被遣送回日本,而是继续留在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日本投降,当时日本滞留在国外的军人、侨民合计660万人,器重在中国的军人、侨民大概为370万名,大体分布为:东北地区的59.4万人被押送去了苏联的西伯利亚,剩下110万人;关内地区约为210万人,台湾等地50万人。这些无恶不作的日本过去在中国作威作福,但是中国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宽大为怀,积极主动了遣返了他们。最有名的就是东北地区的日本俘虏超过一百万人通过葫芦岛被遣送回国,这就是有名的“葫芦岛大遣返”。

日本俘虏替蒋介石占领地盘

日本投降以后,蒋介石希望利用冈村宁次手底下的百万日军,以“保持现有态势”。国民党当时要求日军不得向中国战区的敌军投降,同时希望日军继续维持秩序,保持完整的华北交给国民政府。同时,蒋介石还甚至聘请战犯冈村宁次为顾问,为其开脱罪行。1949年元旦,汤恩伯等人还携带礼品为冈村宁次祝贺66岁生日,并询问长江防务问题。后来,蒋介石还以10万美金在日本招募98名参加过侵华战争的将领组织成“白鸿亮团”,在台湾训练军队。

阎锡山组织六千人的日本纵队

日军战败以后,阎锡山对愿意留在中国的日本军人给予军官待遇,并且还提升三级,并且予以优待。在两年以后,阎锡山负责归国事宜,更为丧心病狂他们还特别鼓励留下来的日军同中国妇女结婚。当时一共2600多名士兵,加上技术人员家属,共约6000多人留了下。阎锡山不仅给他们发双倍工资,甚至还后来还一律晋升为少尉或者中尉。后来,这些留下来的日军在解放战争中惨无人道的对解放军使用毒气弹,不过后来这些留下来的日军几乎还是都被予以歼灭。

协助发展空军

抗日战争中有些日军被俘虏,后来加入了八路军,形成了有名的“反战同盟”。当时的“反战同盟”一度人数达到1000余人,不过后来抗战结束,这部分人很多都以回国。另外,在日本投降以后,其有相当多的技术人员留在了解放区。当时,东总军工部186个技术人员中,日本人共有103人。特别是当时特别缺乏的医生护士,因此大规模使用了日本人,这些人在战争中救助了大量伤员。《亮剑》中李云龙受伤以后,便是日本医生所救很好了反映了当时的情况。还有一部分日本人留下来为解放军提供技术帮助,比如最早的飞行员都是这些日本俘虏训练起来的,后来这些飞行员成为了中国空军的骨干。

归国的日本士兵

二战中日本高层本身要求民众和美军同归于尽,并且要求普通士兵不能投降,而后来却接受投降,并且专门组织妇女,服务美国大兵。另外,二战中日本民众后期生活极为艰难,民怨沸腾。所以二战后日本士兵在国内日子并不好过。日本政府本身是对日本士兵有一定的优待政策的,不过当时由于人数过多,加上政府已经面临崩溃,更为重要的是给予这些归国的士兵恩惠,意味着肯定战争。当时日本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美国肯定是会消灭日本的军国主义,因此日本政府冻结了日本战犯嫌疑人的财产,同时对所有复原的日军(伤残除外)停止所有抚恤金并同时解散协会。

不过后来,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日本开始有限度发展日本的军事,10090名军国分子被解除整肃,3250的军人被“解放”,再后来8.4万人被解除整肃。这些人中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了日本有名的政治人物,比如鸠山一郎。随着,日本占领时期的结束,很多法令开始失效,这些日本士兵的生活开始好转。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连日本战犯的抚恤金都恢复了,再后来就更加变本加厉了。


历史是什么

1945年之后,日本有数百万的士兵(应该不下200万)沦为战胜国的俘虏 ,除了少部分战俘死去之外,大部分战俘都在战后分批被遣送回日本。

对于受过军国主义教育的日本来说,这批战俘回国的日子并不好过,不仅受尽白眼,遭受唾弃,除了一部分被安置成工人的士兵,很多人连温饱问题都无法保证,不少人沦为乞丐,天天蹲在美军驻地前面等吃的。


当然,这个和日本战后的经济状况是相关的。日本弹丸之地,本就资源匮乏,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资源。战争失败,日本的经济基本已经崩溃,这莫名其妙的多了数百万张嘴抢吃的,能让你好过吗?

不过到了1956年以后,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的经济完成了一次腾飞。在经济的支持下,日本人的野心又开始膨胀,某些主义又开始复苏。典型的表现就在于提高了那些回国战俘的待遇,还有大量的抚恤金发放,将他们鼓吹成日本的大英雄!

突然想想,我们还是太仁慈!!


小镇月明

日本士兵战败回国后没有受到热烈欢迎,而是遭到冷遇,但他们被冷遇不是因为国内人民反战,而是因为国内看不起他们,觉得他们是懦夫!

无论日本军国主义者多么邪恶,很多日本士兵确实是被迫参加战争的,所以一旦天皇宣布投降后,他们便纷纷放下了武器,回到日夜盼望的家乡,与家人团聚。

这些日本士兵本以为回国后会受到家人或者政府的热烈欢迎,因为自己毕竟是为国效力,在战争上拼杀,怎么说也是国家的英雄。

出人意料的是,当他们踏入祖国的土地时,却遭受到了各种冷遇。日本国内遭受严重破坏,经济接近崩溃,根本没有能力安置他们,甚至不管他们的死活。最令人伤心的是,即便是家人也对他们冷眼相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原来日本国内的百姓,一直接受的是军国主义教育,他们根本不了解战场的残酷。在他们看来,只有战死沙场才是最大的荣耀,才是真正的勇士,这些返回国内的士兵都是贪生怕死的懦夫,有些士兵的家人甚至不让他们回家!

当时的日本粮食极度匮乏,这些士兵为了生存,只能到美军的垃圾场寻找食物,或者是给美国大兵擦皮鞋、打扫卫生,换来一顿剩饭剩菜,生活极其屈辱。

还有一些老兵,被迫到街头变卖自己的军装、军鞋、勋章等物品,换取一点可怜的生活费;有的士兵为了生存,选择加入黑帮,导致日本战后黑帮势力发展十分迅速,很多黑帮就是由这些退役士兵创建或者壮大的。

在这种压力下,一些残疾的士兵无力生存,干脆选择了自杀。然而,即便是受到如此待遇,这些士兵也没有发出任何怨言。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