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猪八戒能拿动5048斤的九齿钉耙,却嫌唐僧的200斤行李沉?

百变影视大咖

其实这并不是说猪八戒挑着的行李真的沉,而是猪八戒的心里有抱怨,他觉得这样的分工不公平,不合理!

他是什么时候嫌沉的呢?

其实就是在刚刚收了沙和尚的时候,要知道猪八戒曾经在天庭当官,当的还是天蓬元帅,那是何等的荣耀,而孙悟空呢,只是一个没品的弼马温,即使是沙和尚的卷帘大将也不过是一个高级保镖而已,都是不能跟猪八戒的地位比的!

我们看西游记,会发现猪八戒像孙悟空抱怨最多,几乎没有跟沙和尚抱怨过,这是为什么呢?

在西游记原著中,大家离开流沙河,也就是取经队伍所有人已经凑齐了,猪八戒抱怨了几句担子重,紧接着孙悟空要打他,并且此时孙悟空就给大家分了工:

‍‍“错和我说了,老孙只管师父好歹,你与沙僧,专管行李、马匹。但若怠慢了些儿,孤拐上先是一顿粗棍!”‍‍

也就是从这以后,他们几个人基本就是按照这个分工进行的工作,比如沙和尚经常停留在原地照看行李和马匹,孙悟空去作战,有时候也会拉上猪八戒。等到了一个地方以后,其余人休息,唯独沙和尚还得伺候喂马,可见分工还是明确的!

沙和尚这个人比较老实,没有说什么,但是猪八戒是有抱怨的:

‍‍“哥啊,不要说打,打就是以力欺人。我晓得你的尊性高傲,你是定不肯挑;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

但是呢,孙悟空并没有把猪八戒说的话放在心上,也就是不理睬他,所以说,猪八戒抱怨的并不是行李重,他其实是在抱怨孙悟空不讲理,分工不均,还不让人抱怨几句了?

而猪八戒的钉耙这么重,有5048斤,他怎么不嫌沉呢?

其实这里面是有技巧的,也就是说钉耙是神器,既然是神器,那么在谁的手中就很重要,就像观音菩萨的玉净瓶,当年让孙悟空拿,孙悟空是费了全身的力气,纹丝不动,而观音菩萨用两个手指轻轻一捻,就拎起来了,当然菩萨的力气可能比孙悟空大,但更重要的是,宝贝其实是认人的。

因为这个武器本就是神器,并不是一直都这样重的!

比如孙悟空师徒在玉华州收了三个徒弟,刚开始他们三个肯定是拿不动孙悟空等人的武器的,但是后来被孙悟空吹了一口仙气:

‍‍“一个个骨壮筋强,大王子就拿得金箍棒,二王子就轮得九齿钯,三王子就举得降妖杖。”‍

所以,平时猪八戒使用钉耙的时候,使用的是神力,就像我们打游戏一样,此时是战斗状态。而挑担子是平常状态,使用的是凡力,自然就觉得重了!

这就是猪八戒为什么抱怨行李重的原因!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杨角风发作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从三个方面来回答:第一,先说猪八戒的九齿钉耙,虽然重达5048斤,可老猪可是收纳自如啊,只有战斗的时候,才拿出来,其他时间,都收到自己的空间法宝里去了,根本不觉得累啊。

第二,5048斤的东西,虽然很重,但只有战斗的时候拿一会儿,其他时间,不是负担。可行李呢,根本收不到空间法宝里,得整天扛着。就像举重运动员,虽然能举起上百公斤,可只是举一下,如果整天拿着30公斤的鸡蛋,那也累得受不了。一个玩短暂,一个玩长线,伤不起。

第三,唐僧的行李,真的只有200斤,这个存疑。大家想一想,一路取经九九八十一难,十万八千里,唐僧师徒收刮了多少宝贝事物,而且,行李本身就是空间法宝,我怀疑,行李可能比九齿钉耙都重,而且内容丰富。不然,以猪八戒的见识,完全没必要,天天吵着分行李了。


董江波

首先问这个问题的就把西游记原著中的概念给弄错了,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不是5045斤,而是5400斤。

5400斤的东西也就2吨半,古时候行军打仗,粮食消耗巨大,2吨半其实就是毛毛雨。

还有就是猪八戒的钉耙也和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长短随心,包括沙僧的降妖宝杖也能长短随心。

也就是说猪八戒的钉耙能顺着猪八戒的脑电波变重变轻。

再者唐僧的行李肯定不止200斤,因为作为西游世界一等一的打砸抢烧团队,取经团队对各个洞府进行极尽搜刮为能事,行李肯定很重,以至于孙悟空被青狮吞了的时候,八戒和沙僧能细细的分行李。

可就算行李重,猪八戒也能拿的动啊。可是猪八戒是贪闲爱懒,也就是说猪八戒挑担的时候,累,或许有叫累,那是懒癌犯了。

另外,沙僧挑担的次数其实也不太少,他就没懒癌。


六石映像

正所谓钉耙是自己的,行李是大家的,八戒的钉耙是一藏之数,5048斤重。我竟然看到其他回答否定5048斤,竟然说是5400斤,是我看错了西游记,还是那个答5400的人看错了?看错了就不要说,再去看一遍不就行了。



我认为八戒嫌弃钉耙重主要是因为团队内的工作分配机制出了问题。原著中写的是,猴子负责探路,沙僧负责牵马,而八戒一直负责挑行李。这还行呀,猴子负责探路打妖怪,这个无可厚非。白龙马是龙的化身,还用牵吗?随意走也走不丢的。为什么一直都是八戒做这种苦逼的工作。这种不平衡的工作分配机制,导致了八戒经常的抱怨。所以经常嫌弃行李重。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钉耙可以随心所欲,是能够变化大小和重量的。钉耙虽重,但是平时却轻如鸿毛,行李是不会变的。而且唐僧的九环锡杖也是有灵性和神力的,只要有灵性和神力都不是普通的重量。唐僧可以轻而易举的拿起来,并不代表其他人拿着也轻。虽然原著中并没有写明九环锡杖的重量。但九环锡杖也是如来所赐,而且唐僧成佛之后也要使用。想必也轻不到哪儿去。



在八戒的心里一直有等级观念,一直强调自己是天蓬元帅,还一直提悟空是弼马温,而如今自己干的活还不如弼马温,心里极其不平衡。还有就是背负行李责任重大。探路和牵马没有任何责任。而八戒带着行李,里面有锦斓袈裟,还有通关文牒等等重中之重的东西,万一丢失一件那不是大罪过了。他俩这样,八戒这样,能平衡吗?


越关小侃

电视剧中有了沙僧后八戒是牵马的,小说中八戒一直在挑担。

四大名著中,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更贴近于现实生活,尚且自嘲说《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呢,更别说神魔志怪小说《西游记》了,那简直更加荒唐了,作者吴承恩为了写作效果,加强人物形象,有时把他们当人,有时把他们当神,所以他们既有神的神通广大,又有人的欲望与情感。

猪八戒既然能用这么沉的耙子,对于拿这点行李应该不费吹灰之力,之所以经常抱怨行李重,应该不是因为懒。

漫漫取经路上,就四个人(妖),如果都不说不笑不哭不闹的,都像唐僧与沙和尚那样一本正经,沉默寡言,是要把人憋闷坏了的,所以就需要有个人来活跃气氛。

活跃气氛这个任务,唐僧与沙和尚显然不行,唐僧是领导,要经常拉着脸装逼,否则太亲民了容易减损威信。沙僧是新来的小弟,心里明白自己资格最小,他们都是老资格,自己还是多干活少废话,这样最明智。

至于孙猴子,野性太强,脾气暴躁,开不起玩笑,大家都不愿招惹麻烦。想当年就是为了几句话自己不中听就大闹了天宫,怎么惹得起?况且就算聊天,话题也很单一枯燥,是不是就:想当年老子怎样怎样,大家也都不愿意理他:你那么牛逼怎么还跟着秃子去取经?他骑马你在马屁股后面屁颠屁颠的。。。

而八戒最适合活跃整体气氛,脸皮厚,心眼多,性格开朗,谈吐幽默,经历复杂,在高老庄生活过也深谙人性。

所以说八戒有时为了活跃气氛,又想卖卖自己的苦劳,又加上一般人都感觉猪是一种懒惰的动物,八戒就会偶尔抱怨行李重,矫情一番,挑起话题,大家有说有笑,取经路上就不会那么无聊了。

现实中好多人其实也这样:一个人的时候,如果发现老鼠直接空手逮住,然后揪住尾巴扔到地上啪叽摔死再踩上几脚;而在人多的时候见到个小毛毛虫都尖叫一番,拍着胸脯连声说好怕怕哦,花容失色。这与八戒抱怨行李重有何不同?


路克蜜

据有人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装辛苦,卖弄可怜。本来猪八戒在高老庄呆的还不错。但是取经人来不得不出家当和尚。而且一路上孙猴子对他的欺负一直不少,还故意分工让八戒挑担子。八戒所以不满,一路上没少抱怨,还经常和唐僧一起打压猴子。

第二,九齿钉耙和金箍棒都是太上老君打造。有符文,可以如意变大变小。平时赶路不用拿兵器,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会使用。而毕竟打妖怪的时候少,赶路的时候多。一直保持一个姿势挑担,一般情况下谁也受不了。

第三,就是力气不足。就算是神仙也要补充能量。一路上人烟稀少的地方更多,而孙猴子拿紫金钵化斋那也只够唐僧一个人的量,几个徒弟忍饥挨饿的情况那是常见的。尤其是消耗力气挑担的八戒更是受不了。所以一找到可以吃饭的地方,八戒都是大吃特吃,补充体力。

第四,也是对唐僧这个凡人师父不满。八戒曾经说过担子里面的东西。全都是唐僧一个人的东西。有袈裟,紫金钵,禅杖,通关文牒,经书,席子,雨伞。那都是唐僧一个人的东西。唐僧一路上轻轻松松的,而成正果也是唐僧为首。所以他要多次邀功,骗取唐僧的同情和关怀。

综上所述,八戒是最辛苦的。也尝试抢人头立功来改变命运。可惜的是,如来在灵山只是提到八戒挑担有功而封净坛使者,把他打妖怪的功劳抹杀,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乱神虎

西游记里,最可爱的莫过于八戒了,他偶尔在师傅面前撒撒小娇,告点小状(主要是告大师兄的状),关键是他还常常偷偷小懒。看完下面这件事你就知道八戒为何总嫌师傅的行李沉了。

一、《西游记》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这一回里,悟空让八戒在巡山和看师傅里选一样,八戒还要悟空把两件事细细说明白,他好挑一件轻松的活干,最后他选择去巡山。原文是这样的:


八戒又笑道:“这等也好计较。但不知看师父是怎样,巡山是怎样,你先与我讲讲,等我依个相应些儿的去干罢。”行者道:“看师父啊:师父去出恭,你伺候;师父要走路,你扶持;师父要吃斋,你化斋。若他饿了些儿,你该打;黄了些儿脸皮,你该打;瘦了些儿形骸,你该打。”八戒慌了道:“这个难!  难!难!伺候扶持,通不打紧,就是不离身驮着,也还容易;假若教我去乡下化斋,他这西方路上,不识我是取经的和尚,只道是那山里走出来的一个半壮不壮的健猪,伙上许多人,叉钯扫帚,把老猪围倒,拿家去宰了,腌着过年,这个却不就遭瘟了?”行者道:“巡山去罢。”八戒道:“巡山便怎么样儿?”行者道:“就入此山,打听有多少妖怪,是甚么山,是甚么洞,我们好过去。”八戒道:“这个小可,老猪去巡山罢。”

巡山这么大的事,八戒依然在一块石头上懒洋洋的睡了一觉,醒来后就开始寻思编排谎言来糊弄悟空了,原文这样:

他道:“我这回去,见了师父,若问有妖怪,就说有妖怪。他问甚么山,我若说是泥捏的,土做的,锡打的,铜铸的,面蒸的,纸糊的,笔画的,他们见说我呆哩,若讲这话,一发说呆了,我只说是石头山。他问甚么洞,也只说是石头洞。  他问甚么门,却说是钉钉的铁叶门。他问里边有多远,只说入内有三层。十分再搜寻,问门上钉子多少,只说老猪心忙记不真。此间编造停当,哄那弼马温去!” 

难到八戒不会巡山吗?当然不是,八戒有三十六般变化,曾经是天蓬元帅,本领不用说是杠杠的,可他连巡山都不愿意,你认为他愿意动不动就背行李吗?当然他要喊苦喊累啦,这样师傅又可以护他短了。所以八戒仅仅是懒而已!

还有一点就是,八戒的铁耙是仙家宝贝,怎么能和凡品比呢?就比如八戒背唐僧也嫌弃太重一样,那是因为唐僧是凡人嘛!


闲闲影视

一个贪吃贪睡又贪色的猪,却不得不每天挑一副担子,抱怨好像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但八戒抱怨行李重,其实不是因为懒,主要还是因为沙僧。



八戒被沙僧摆了一道,不服气,所以抱怨

按顺序来说,这担子怎么也应该沙僧来挑吧!可人家沙僧是何等聪明,领导不喜欢听的话,人家是从来不说,唐僧被妖怪抓去,他也不过是一句话:“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去了!”然后继续打酱油。

八戒一天就叽叽歪歪,动不动就要散伙分行李,而且每次都是和沙僧,这就不奇怪了,你想想这种情况,沙僧可能不往上汇报吗?

唐僧听见八戒要散伙分行李,肯定气的是暴跳如雷,你丫的想破坏我的大事,不收拾收拾你还了得?可怎么收拾呢?除了让它挑行李,好像也没有其他好法子!

这样,沙僧的目的就达到了,可八戒不乐意啊,你丫有什么不能跟我明说,非要背后告诉领导?就算散伙,行李也是平分,我也没说要独吞啊!可这不乐意归不乐意,自己确实说过散伙分行李,所以只好吃下这哑巴亏。

虽然对于它来说,行李是很轻,可每次一挑起行李,就会想起这窝火的事,忍不住就又开始抱怨了!


袜子哥

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不让孙悟背上唐僧最长也用不了几天就到了西天了,非要费尽千辛万苦一步一步的走上去,险些把命也丢掉,这不是自找苦吃吗?世界上说不清楚的事太多了。猪八戒背不动行李是作者逗你玩的,别当真。


志士明人

重点是个面子问题,堂堂天蓬元帅(尽管被炒了),但是余威还在,怎么可能给你挑担子。

其次是耙子有灵性,看过修真的就好理解了,九齿钉耙已经炼化了,成自己的法宝了,所以就不觉得什么了。

再者是心理问题,说句心里话一百斤的人民币我扛起来就跑,一斤的砖我都嫌重。

最后是态度问题,八戒:说我懒?一个团队老唐是老板,三个打工的,为啥要我一人挑?猴子我打不过他,不敢让他挑,我是老二,沙僧是老三他不挑谁挑?

再说说九齿钉耙, 九齿钉耙可是比金箍棒高级多了。一个是老君给大禹治水用的,一个是老君精心准备给天蓬元帅的,天蓬元帅是北极四圣之首。道家地位极高,陪着取经也只是走个过场,沙和尚也是玉帝的保镖头子。带刀侍卫的存在。哪里是太监了,在地位上玉帝也是高于现在佛如来的。猪八戒也看不上做什么佛的 别人长官 什么大帝给忘记了和玉帝一样的地位。

猪八戒在天庭就是头猪,论仙阶以是顶级。武器是太上老君亲手制作。法术36 天罡变化,猴子的72地煞变化和他比要差好几个次元。沙僧卷帘大将,那是玉帝的贴身侍卫。猪八戒和猴子打一夜。和沙僧就打了几十回合跑了。大闹天宫就是放屁,猴子进了南天门被值班的王灵官挡住就没在前进一步。如果当时碰到了猪八戒或是沙和尚,猴子早就一命呜呼了。真正看过原著,了解原著的都知道。这是事实


男人到中年,就像是一部西游记,悟空的压力,八戒的身材,沙僧的发型,唐僧一样的絮絮叨叨,还他妈的离西天越来越近了。[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