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三所的eID,到底是个啥玩意

在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个人信息安全的今天,eID经过这么几年的发展和推广,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逐步发挥自己的效用。eID到底是个什么东东?eID官方定义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

公安部三所的eID,到底是个啥玩意

公安部三所eID

在中国线下的各种应用场景,包括银行开户、酒店住宿、航班值机、房产登记等,如何向对方证明你就是你,是通过出示身份证方式,来向对方证明自己的合法身份。

线上身份认证,目前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产品,要求用户上传身份证照片,或者手持身份证拍照上传方式去人工审核用户身份,且不说人工审核的成本及时间,这些应用提供方收集大量用户身份信息,一旦信息系统出现安全问题,就会导致用户信息泄露,危害用户合法权益。

eID技术出现能够很好解决这个问题,eID在中国主要用于线上身份识别。用户在互联网应用中以eID伪码方式标识身份,应用提供方并不能获取用户真实信息,但监管机构能够通过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定位到用户真实身份信息,通过eID这种伪码方式,使得用户信息在存储和流通中实现数据主体的去标识化,最大程度的保护个人身份和隐私信息。

用户PC端或移动终端上使用接入eID的线上应用时,可以通过NFC手机或读卡器方式读取eID,实现互联网应用中用户身份实名认证、安全登录、交易安全保护等安全保障服务。eID从技术原理上讲,是以用户身份信息和其他随机因子计算出的一个唯一代表用户身份的编码,不包含个人身份信息、不可逆计算出个人身份,唯一标识用户身份。

eID技术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应用场景问题,若没有杀手级的应用场景驱使用户去使用,eID技术再好也无法落地形成规模。以前eID的载体集中在金融ID卡、社保卡、市民卡等,但实际效果非常有限,发放的卡片基本没有应用场景,用户使用体验也是个问题。近期,与三所合作的eID运营服务机构,把推广的重点聚焦在SIMeID上,就是将手机SIM卡作为eID的载体,通过与电信运营商的深度合作,首先解决eID承载介质量的问题。手机已经成为人体器官的一部分,人们衣食住行基本上24小时不离开手机,把eID集成在手机SIM卡中,先把用户端准备好,避免eID应用推广过程中是先有用户还是先有业务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公安部三所的eID,到底是个啥玩意

SIMeID是未来的趋势

剩下的运营重点就是挖掘或者培养杀手级的eID应用,丰富业务侧场景问题。类似寄递物流就是一个非常适合eID的应用场景,国家从国家安全层面出台《反恐法》要求物品寄递必须实施实名制,但大大小小的快递企业数千家、快递从业人员超过几十万,快递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此规模的快递从业人员,在收寄时采集用户信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如何才能保证用户的个人在采集、存储、转发环节不出现信息泄露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eID就可以完美解决快递实名制的痛点,即能够实现寄递实名、又不需要用户身份信息在快递员、快递企业之间集中存储,从而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公安部三所的eID,到底是个啥玩意

eID应用场景是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