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毕业人数为何比录取人数还多?

有个人叫Letitgo

1924年5月,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入学,这个时代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在军阀统治下,所以进行的是秘密招生,通过国共两党的介绍,共有499名学员,11月时毕业合格者456名。



开国大将陈赓和国军名将宋希濂则来自于另外一个方向,同为湖南人的他们之前考入的是广州“湘军讲武堂”,这是湘军元老、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长程潜所办,听说黄埔军校招生后陈赓和宋希濂立刻前往考试并顺利录取,这下子其它湘军讲武堂的同学不干了,后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等人坚决要求转学,程潜无奈,经过与孙中山和廖仲恺沟通,不久将湘军讲武堂停办,全部158名学生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解放战争宋希濂兵败被俘后,陈赓将军曾经专程探望,就是因为之前同学情分。



另外一批特殊的学员是四川省的,当时的四川是军阀混战期间 ,另外蜀道艰难,得知消息和赶到广州时间较晚,本着国民革命全国性的精神,经过校委会特批,从四川迟到的31名学员也计入了黄埔一期毕业生里。

这样,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员总数即为456+158+31=645名,确实是比原来招生的499名要多。第一期学员毕业后组建学生总队,邓演达出任第一位总队长,再以此为基础成立了第一支“党军”: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首任团长何应钦。



历史造就了黄埔一期将星如云,集结了投身国共两党的全国青年翘楚。第二和第三期由于广州政府和北洋军阀关系破裂,所以招生有限。一直到第四期政治环境较好时来了个爆发,共招生2600名,所以也有机会产生了林彪、刘志丹、张宗逊、胡琏、张灵甫等国共名将。


度度狼gg

黄埔军校第1期是在1924年3月开始入学,到6月才举行的开学典礼,而因为一系列原因缩短了学时,在11月的时候就宣布毕业了。其中第一期的毕业生共有635人,这中间正常录取的大约五百多名,其中有100多名是后期并入的。



而当时学生的来源多是由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介绍而来的,因为当时国共正在合作,所以其中许多学生是由共产党组织从各地选派来的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当然也有很多属于国民党的党员,当然了他们大多数最后都成为了老蒋的嫡系。而当时选拔由于对各省都有配额,籍贯大概分布在21个省区之中,除吉林、外蒙古、新疆、西藏以外,其余各省都有人参加,这中间尤其以湖南、广东、陕西、江西、浙江等省居多,最多的当属湖南人,因为程潜办的湘军讲武堂都是湖南人,这大约有100多人,这些人便是在后期并入黄埔军校的,所以在毕业的时候出现了毕业人数多于录取人数这一现象。



而黄埔军校第1期学生可以说是中国革命的支柱,他们很多学生都参加了东征北伐,是当时国共两党革命所拥有的唯一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而在军校第1期生入学至毕业期间,其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受到了蒋介石的亲自接见,而之后第1期毕业生中有三分之一便是由蒋介石亲自点名提携并加以重用的,所以老蒋的发迹便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的,他依靠黄埔军校建立起了一个维护他独裁统治的军事团体黄埔系,而这个派系统治了中国军政长达二十多年。



当然了,黄埔一期在很多方面往往代表了黄埔军校,这中间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黄埔一期走出了太多日后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比如胡宗南、宋希濂、关麟征、杜聿明、郑洞国、陈赓、徐向前、左权等等将领,他们的冉冉升起正是代表着黄埔精神,他们是军人中的典范。

我是略懂一二的四少,感谢您的关注!


风流倜傥张四少

因为实际招生是采用秘密方式招的。

各地军阀反对这样一个新生的军校,招考第1期学生采用秘密招生方式。黄埔招生消息传出后,各地青年报考很多。为保证学生质量,每名学生录取时要有两名担保人。当时除在广州可以公开进行招生外,其余各省因军阀统治下,不能在这些地方公开招生,因此委托出席国民党“一大”的各省代表回原籍后代为秘密选拔考生来校应试。所以说黄埔一期毕业人数比录取人数还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